馮夢龍《智囊》第08部 【兵智 運籌帷幄】古文譯文

第八部 兵智 運籌帷幄

【原文】
學醫廢人,學將廢兵。匪學無獲,學之貴精。鑒彼覆車1,借其前旌2。青山綠水,畫本分明。集「武案」。

【註釋】
1鑒彼覆車:前車之覆,後車之鑒。
2前旌:前人的旌旗,指前人的道路和經驗。

【譯文】
靠死背書學成的醫生是會害人命的,靠死讀書學成的將軍是會損傷士兵的。不學將會一無所獲,可是學習貴在精當。應該學習古人的前車之鑒,汲取他人的經驗,就像學習畫畫一樣,最好的模擬對像不是畫本,而是大自然中的青山綠水。所以總結歷史上的成功案例,編成「武案」卷。

戰車
【原文】
李綱請造戰車,曰:「虜以鐵騎勝中國,其說有三,而非車不足以制之。步兵不足以當其馳突,一也,用車則馳突可御。騎兵、馬弗如之,二也,用車則騎兵在後,度便乃出。戰卒多怯,見敵輒潰,雖有長技,不得而施,三也,用車則人有所依,可施其力,部伍有束,不得而逃。則車可以制勝明矣。
靖康間,獻車制者甚眾,獨總制官張行中者可取。其造車之法:用兩竿雙輪,推竿則輪轉;兩竿之間,以橫木筦之,設架以載巨弩;其上施皮籬1以捍矢石,繪神獸之象,弩矢發於口中,而竅其目以望敵;其下施甲裙以衛人足;其前施槍刃兩重,重各四枚,上長而下短,長者以御人也,短者以御馬也;其兩旁以鐵為鉤索,止則聯屬以為營。其出戰之法:則每車用步卒二十五人,四人推竿以運車,一人登車望敵以發弩矢,二十人執牌2、弓弩(版 權 所有 https://fanyi.cool 古文翻譯庫)、長槍、斬馬刀,列車兩旁。重行3,行五人;凡遇敵,則牌居前,弓弩(版 權 所有 https://fanyi.cool 古文翻譯庫)次之,槍刀又次之;敵在百步內,則偃牌,弓弩(版 權 所有 https://fanyi.cool 古文翻譯庫)間發以射之;既逼近,則弓弩(版 權 所有 https://fanyi.cool 古文翻譯庫)退後,槍刀進前,槍以刺人,而刀以斬馬足;賊退,則車徙鼓噪,相聯以進,及險乃止,以騎兵出兩翼,追擊以取勝。其佈陣之法,則每軍二千五百人,以五分之一,凡五百人為將佐衛兵及輜重之屬,余二千人為車八十乘,欲布方陣,則面各用車二十乘,車相聯,而步卒彌縫於其間,前者其車向敵,後者其車倒行,左右者其車順行,賊攻左右而掩後,則隨所攻而向之,前後左右,其變可以無窮,而將佐衛兵及輜重之屬,皆處其中,方圓曲直,隨地之便,行則鱗次以為陣。止則鉤聯以為營,不必開溝塹,築營壘,最為簡便而完固。」
〔評〕先臣余子俊言:「大同宣撫地方,地多曠衍,車戰為宜。器械乾糧,不煩馬馱,運有用之城,策不飼之馬。」(邊批:二句盡車之利。)因獻圖本,及兵部造試,所費不貲,而遲重難行,率歸於廢。故有「鷓鴣車」之號,謂「行不得」也4。夫古人戰皆用車,何便於昔而不便於今?殆考之未精,制之未善,而當事者遂以一試棄之耳。且如秦築長城,萬世為利;而今之築堡築垣者,皆雲沙浮易圮。趙充國屯田,亦萬世為利;而今之開屯者,亦多築捨無成。是皆無實心任事之人,合群策以求萬全故也!法曷故哉5?嗚呼!苟無實心任事之人,即盡聖祖神宗之法制,皆題之曰「鷓鴣」可也!

【註釋】
1皮籬:皮蓬。
2牌:盾牌。
3重行:兩行。
4謂「行不得」也:鷓鴣叫聲,似云「行不得也哥哥」。
5法曷故哉:其辦法哪裡過時了呢?

【譯文】
李綱建議朝廷建造戰車,說:「胡人以騎兵戰勝中國,原因有三個,而不論其中哪個原因,只有利用戰車才能將胡人制服。我軍的步兵抵擋不了騎兵奔馳突擊,這是原因之一,但是戰車速度很快,可以進攻也可以防守。我軍騎兵的速度、馬上的戰技都不如胡人,這是戰敗的第二個原因,但是利用戰車,我軍騎兵就可以跟在車後,看時機方便再出擊。我軍士兵多有畏懼心理,遇上敵兵,常常是不戰自潰,即使有好的戰技,也沒有辦法充分施展,這是戰敗的第三個原因,但是使用戰車,士兵就會有所憑恃,利用戰車可以約束隊伍,防止士兵臨陣脫逃。這樣看來,戰車能克敵制勝的道理就非常清楚了。
靖康年間,呈獻戰車式樣圖的人有很多,但是只有總制官張行中所呈的車圖最有價值。他造車的方法:用兩根帶有雙輪的長竿,推動長竿,車輪就會跟著轉動;兩竿之間用橫木相連接,再在橫木上架設一個巨型大弓;大弓外罩上皮帳,這樣就可以抵擋敵人的弓箭飛石,皮帳上面繪有彩色神獸圖案,圖案上的獸嘴是發射弓矢的地方,圖案上的眼睛,可用來觀察敵人的動向;戰車下方的鐵甲,可以用來保護士兵的雙腳;在戰車前方兩側上下各裝設有長短不等的槍兩重,上長下短,長槍用來攻擊人,短槍用來攻擊馬;戰車的兩側都裝有鐵鉤,不作戰的時候,可以用鐵鉤聯結其他戰車,連接成臨時的軍營。出戰時的陣法是:每輛戰車配備二十五名士兵,其中四個人負責推動長竿,來使車輪轉動,一個人站在車頂上瞭望敵軍,指揮弓矢發射的方向,其餘的二十個人分別拿著盾牌、弓箭、長槍,以及斬馬刀,排列在戰車的兩側,每側兩行,五個人一行。遇到敵兵,最前排的是盾牌兵,其次是弓箭排,再後是槍刀排;敵兵在百步之內,就用盾牌作為掩護,弓箭排射箭;敵人逼近之後,弓箭排就退到後面,刀槍排上前,長槍刺人,短刀砍馬;敵兵後退就推動戰車大喊著前進,如果遇到狹窄陡峻的地形,就停止前進,命令騎兵從兩側出擊以取得勝利。佈陣的方法是,每軍有二千五百名士兵,其中五分之一是將佐、衛兵,以及後勤補給兵,其餘的兩千人分別乘坐八十輛戰車,排列成一個方陣形,每面都有二十輛戰車,車車相連,士兵就在車與車的間隔之中行進,前排戰車可以向前進攻,後排戰車可以向後進攻,左右的也可以各往外推,敵人攻左右就抄他後路,隨著敵人進攻的方位而防守,可以有多種多樣的變化,而將領、衛兵以及後勤兵都在方陣之中,這方陣也可以隨地形變化而變成圓曲狀,行進的時候陣中的步兵可以再排列陣式,休兵的時候聯結各車圍成營地,不必再另行挖溝塹,築營壘,非常方便堅固。」
〔評譯〕前朝大臣余子俊說:「大同宣撫等地,地勢平坦開闊,非常適宜用戰車作戰。作戰的時候所需要的武器糧餉也不用靠馬匹馱負,車可以組連成城壘,又可以代替馬運輸。」(邊批:這兩句說盡了車的好處。)按照呈獻戰車式樣圖,兵部所造出的樣車,花錢很多,但是行動笨重,只能廢棄不用,最後樣車得到個「鷓鴣車」的稱號。所謂「鷓鴣」,也就是「行不得也」的意思。古人作戰都用戰車,為什麼古代最有效的戰爭武器,在今天卻不適用呢,我認為大概是由於考證不夠精確,製作不夠精良的緣故。而負責這件事的人以偏賅全,一次發現不適用,以後就再也不願去嘗試。就以秦始皇築長城為例,世代都受長城禦敵的好處,可是今天我們所建築的城堡,所修築的城牆,都好像沙土一般非常容易就傾毀了;趙充國的屯田法,也是後代屯田的典範,但是今天我們的屯田政策,除了蓋了幾間房舍之外,就再也看不到任何其他的建樹了。這些都是不真心做事,想集思廣益以求萬全的緣故。唉,如果人沒有一顆想要認真做事之心,即使是聖人的法制,也都可以題上「鷓鴣」兩個字了。

吳玠 吳磷
【原文】
吳玠1每戰,選勁弩,命諸將分番迭射,號「駐隊矢」,連發不絕,繁如雨注,敵不能當。
吳璘仿車戰余意,立「疊陣法」,每戰以長槍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強弓,次強弩跪膝俟,次神臂弓。約賊相搏2,至百步內,則神臂先發,七十步,強弓並發。次陣如之。凡陣,以拒馬3為限,鐵鉤相連。傷則更代之,遇更代則以鼓為節。騎為兩翼蔽於前,陣成而騎退,謂之疊陣。戰士心定,則能持滿4,敵雖銳,不能當也。
〔評〕璘著《兵法》二篇,大略謂,金人有四長,我有四短。當反我之短,制彼之長。四長曰騎兵,曰堅忍,曰重甲,曰弓矢。吾集番、漢所長,兼收而用之:以分隊制其騎兵,以番休迭戰制其堅忍,以勁弓強弩制其重甲,以遠克近、強制弱制其弓矢。佈陣之法,則以步軍為陣心,翼以馬軍,為左右肋,而拒馬布兩肋之間。

【註釋】
1吳玠:知兵善騎射,北宋末為副將。南宋初屢破金兵,與弟吳璘均稱中興名將。
2相搏:肉搏。
3拒馬:古代一種防禦用戰具。
4持滿:張滿弓以待敵。

【譯文】
宋朝人吳玠每次作戰之前,挑選強勁的弓弩(版 權 所有 https://fanyi.cool 古文翻譯庫),然後再命令諸將輪流舉射,稱之為「駐隊矢」。這種「駐隊矢」能夠連續不斷地發射,箭一發射出來就好像是傾盆大雨,敵人根本沒有任何招架還擊之力。
吳璘倣傚古代車戰方法,研究出了一種「疊陣法」,每次作戰的時候,列在兵陣最前排的是長槍兵,坐下之後就不允許再站起來;第二排是射程最遠的強弩;第三排則是次強弩,都必須以跪姿等待敵人的進攻;然後就是神臂弓。和敵人肉搏交戰時,百步之內由神臂弓先射箭,七十步之內則由所有的弓弩(版 權 所有 https://fanyi.cool 古文翻譯庫)一起發射。第二重陣也一樣。每次佈陣,陣前設置有拒馬、鐵鉤。如果有人受傷,就要更代,以鼓聲為信號進行更代,這時兩翼的騎兵都要上前掩護。完成更代以後騎兵才退下,這就是「疊陣」。由於戰士對這陣法深具信心,所以和敵人交戰的時候都是張滿弓待敵,敵人再精銳,也不能抵擋。
〔評譯〕吳璘曾著有《兵法》兩篇,大意是說,金人有四個長處,我軍有四個短處。因此我軍應該彌補自己的四個短處來反制金人的四個長處。所謂的四個長處是:騎兵、堅忍、重甲、弓矢。我軍應該兼采敵我雙方的優點,加以靈活運用。例如將部隊分散來牽制敵人的騎兵,讓士兵輪番交替休息,上陣以消耗敵人堅忍的意志,使用勁弓強弩來對付敵人的盔甲,以遠攻近,以強制弱使敵人的弓矢沒有辦法發揮威力,佈陣的方法,則是以步兵為兵陣的核心,以騎兵為其兩翼,就好像是人的左右肋骨一樣,最後再把拒馬設置在兩肋中間。

戚繼光
【原文】
戚繼光戚繼光1每以「鴛鴦陣」取勝。其法:二牌平列,狼筅2各跟一牌;每牌用長槍二支夾之,短兵居後。遇戰,伍長低頭執挨牌3前進,如已聞鼓聲而遲留不進,即以軍法斬首。其餘緊隨牌進。交鋒,筅以救牌,長槍救筅,短兵救長槍;牌手陣亡,伍下兵通斬。

【註釋】
1戚繼光:嘉靖中歷浙江參將,大破倭寇,升福建總督。所練新軍被稱為「戚家軍」,後以都督同知總理京師北邊練兵事。
2狼筅:戚繼光創造的兵器。用大毛竹製,前有利刃。
3挨牌:一種木製盾牌。

【譯文】
明代大將戚繼光經常靠「鴛鴦陣」取勝。所謂「鴛鴦陣法」,是兩名盾牌兵並排在陣前,盾牌兵之後各有一名狼筅(兵器名)兵,二名手持長槍的士兵分列在盾牌兵的兩旁,最後一排則是短刀兵。作戰時,盾牌兵手持大盾牌低頭向前挺進,如果聽到擊鼓前進的號令,卻遲疑退縮,就以軍法論斬。其餘士兵緊隨盾牌兵之後,雙方正式交戰時,狼筅兵負責保護盾牌兵,長槍兵負責支援狼筅兵,短刀兵負責支援長槍兵;一旦盾牌兵陣亡,那麼盾牌兵之後的包括狼筅兵、長槍兵、短刀兵一律處斬。

張浚
【原文】
紹興中,虜趨京,所過城邑,欲立取之。會天大寒,城池皆凍。虜籍冰梯城,不攻而入。張魏公在大名,聞之,先弛1濠2魚之禁,人爭出取魚,冰不得合,虜至城下,睥睨久之,歎息而去。

【註釋】
1弛:放鬆。
2濠:護城河。

【譯文】
宋紹興年間,金人進逼京城,他們所經過的城邑,都立即被攻佔。這時正好是冬季大雪,護城河水都已經結冰,金人憑借凝結的冰層就可以攀城,因此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進入城中。魏國公張浚在大名,聽說金人用這種方式來攻佔城邑,就下令取消了原先禁止百姓在護城河中捕魚的禁令,於是百姓們爭相鑿冰捕魚,護城河的冰層始終沒有辦法凍結堅固,金人來到城下,看了很久,只好歎息著離開了。

孟珙
【原文】
孟珙攻蔡1。蔡人恃柴潭為固,外即汝河。潭高於河五六丈,城上金字號樓伏巨弩,相傳下有龍,人不敢近。將士疑畏。珙召麾下飲酒,再行,謂曰:「此潭樓非天造地設,伏弩能及遠,而不可射近,彼所恃,此水耳。決而注之,涸可立待。」遣人鑿其兩翼,潭果決,實以薪葦,遂濟師,攻城克之。

【註釋】
1孟珙攻蔡:宋理宗紹定五年(1233年),孟珙、江海率兵赴蔡,與蒙古軍會師。十二月,破蔡外城。次年,破蔡,金哀宗自殺,金亡。

【譯文】
宋朝時孟珙攻打蔡州,當地人憑借柴潭險要的地形,據潭固守。柴潭的外圍就是汝河,潭底比汝河的河面要高出五六丈,城上有座金字匾額的城樓,城樓上設置有巨大的弓弩(版 權 所有 https://fanyi.cool 古文翻譯庫)。柴潭水非常深,相傳裡面有龍潛藏,人們不敢輕易接近,孟珙的手下也對這個傳說心生畏懼。孟珙宴請各位將領,酒過三巡之後,孟珙說:「其實這座潭樓不是天險,樓台上的巨型大弓弩(版 權 所有 https://fanyi.cool 古文翻譯庫),只能遠射,而不能近射,敵人所憑借的只是這潭水。如果我們能夠將潭水決開引入汝河之中,那麼就可以等待潭水乾涸。」於是派人從潭水的兩側鑿開一條水道,將潭水引入汝河中,再在乾涸的潭底鋪上木柴、葦草,於是全軍安然渡潭,攻打下城樓。

李存進 樊若水
【原文】
晉副總管李存進1造浮梁2於德勝。舊制浮梁須竹笮、鐵牛、石囷。存進以葦笮維巨艦,繫於土山巨木,逾月而成。浮梁之簡便,自存進始。
唐池州人樊若水,舉進士不第,因謀歸宋。乃漁釣於採石江上3,乘小舟,載繫繩維南岸,疾棹抵北岸,以度江之廣狹。因詣闕上書,請造浮梁以濟。議者謂江闊水深,古未有浮梁而濟者,帝不聽,擢若水右贊善大夫,遣石全振往荊湖,造黃黑龍船數千艘。又以大艦載巨竹緪,自荊渚而下,先試於石碑口。移置採石,三日而成,不差寸尺。

【註釋】
1李存進:唐末晉王李克用之養子。後唐莊宗時官招討使,戰死於陣。
2浮梁:浮橋。
3採石江上:採石磯一帶的長江。採石,在今安徽當塗北,歷代為兵家要地。

【譯文】
後梁時期,晉國的副總管李存進,在德勝建造了一座浮橋。原先建造浮橋的方法是用竹索、鐵牛(沉在水中綁竹索用)、石囷(放在岸上固定竹索)。李存進卻讓人用葦索綁在巨船上,然後固定在土山的大樹上面,一個多月就把浮橋造好了。這種簡便的浮橋的造法就是由李存進開始的。
南唐池州人樊若水參加進士考試落榜之後,想投降宋朝,他先假裝在採石一帶的江面上釣魚,划著小船,先把繩索系到南岸,然後急調船頭劃向北岸,往返著測量江面的寬窄。接著再上書宋太祖請求建造浮橋。有人批評他說,江面這麼廣闊,江水又深不可測,自古以來從來沒有人請求建浮橋渡江的,太祖卻沒有聽這些意見,而是擢升樊若水為右贊善大夫,派石全振前往荊湖,監督建造黃黑龍船數千艘。又用巨大的船艦裝載巨竹,從荊湖順流而下,先在石碑口嘗試著搭建浮橋。再在採石搭建浮橋,三天之內全部建造完成了,寬窄竟然一尺一寸也不差。

王濬 王彥章
【原文】
吳人於江磧1要害處,並以鐵鎖橫截之;又作鐵錐,長丈餘,暗置江中,以逆拒舟艦,濬作大筏數十,方百餘步,令善水者以筏先行,遇鐵錐,錐輒著筏而去,又作大炬,灌以麻油,遇鎖燃炬燒之,須臾熔液斷絕,舟行無礙。
晉王盡有河北,以鐵鎖斷德勝口,築河南、北為兩城,號「夾寨」。王彥章受命至滑州,置酒大會,陰遣人具舟於楊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載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彥章會飲酒半,佯醉,起更衣,引精兵千,沿河以趨德勝。舟兵舉火熔鎖,因以巨斧斬斷浮橋,而彥章引兵急擊南城,遂破之。

【註釋】
1江磧:長江水淺有沙石處。

【譯文】
晉朝時吳人在長江中水淺有沙石的險要之處,設置鐵鎖鏈以攔截對方的船隻;另外再用長一丈多的鐵錐,暗暗放置在江水之中以阻擋船艦的通行。王濬命令建造了數十隻竹筏,百餘步見方,又找了善於游水的士兵,劃著竹筏作先鋒,遇到鐵錐,鐵錐叉在竹筏上面,順江漂流而去,接著又要人準備火把,淋上油脂,看到鐵鏈就點上火把,不久就將鐵鏈燒熔化了,於是船艦得以通行無阻。
五代時期,晉王李存勖佔領了河北之地以後,就用鐵鎖截斷德勝口,並在河的南北兩側各築一座城,號稱「夾寨」。王彥章奉命到滑州以後,先是故意讓人設置酒席大宴將領,暗中卻派人在楊村準備舟船,命令六百士兵手持大斧,載著冶煉工匠和爐炭等設備,乘風順流而下。王彥章和將領喝酒喝到一半的時候,便故意裝作喝醉吐了滿身,借口要換衣服,暗中卻率領千名精兵,沿著河一直抵達德勝口,船上的士兵點火燒熔鎖鏈,再接著用大斧砍斷浮橋。這時王彥章率兵急攻南城,最後大敗晉王。

賀若弼 崔乾祐
【原文】
隋兵與陳師戰,退走數四,賀若弼輒縱煙以自隱。
哥舒翰追賊入隘道1,賊乘高下木石,擊殺甚眾。翰以氈車駕馬為前驅,欲以沖賊。會東風暴急,賊將崔乾祐以草車數十乘,塞氈車之前,縱火焚之,煙所被,官軍不能開目,妄自相殺。

【註釋】
1哥舒翰追賊入隘道: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反,玄宗遣哥舒翰守潼關。次年,玄宗用楊國忠言,命哥舒翰出潼關與敵交戰。哥舒翰遇安祿山大將崔乾祐於靈寶。乾祐出兵不過萬人,誘官軍數萬人入隘道,然後大破之。

【譯文】
隋軍和陳國軍隊一交手,接連失敗,隋朝的大將賀若弼在兵敗的時候,命令士兵放煙,利用煙幕逃跑。
唐朝的名將哥舒翰將賊人追殺入狹窄的地方之後,賊人利用地形優勢,從高處向下丟擲木石,結果唐軍傷亡慘重。哥舒翰想要用帶有毛氈篷的馬車為先鋒,衝散賊人的攻勢,不巧這時突然刮起了一陣東風,風勢很急,賊將崔乾祐用幾十輛裝滿麻草的馬車,橫截在氈篷車的前面,並讓人放火燒草,結果官兵們的眼睛被煙熏得無法睜開,竟然開始自相殘殺。

王樸
【原文】
周世宗1時,拾遺王樸2獻《平邊策》3,略云:「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當今唯吳易圖,東至海,南至江,可撓之地二千里。從少備處先撓之,備東則撓其西,備西則撓其東。彼奔走以救弊,則奔走之間,我可窺其虛實。避實擊虛,所向無前,則江北諸州舉矣。既得江北,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南亦不難下也。江南下,而桂、廣、岷、蜀,可飛書召之矣。吳、蜀既平,幽必望風而至,唯並為必死之寇,必須強兵力攻,然不足為邊患也。」世宗奇之,未及試,其後宋興,卒如其策。

【註釋】
王樸1周世宗:五代後周周世宗,本為周太祖郭威養子,即位後勵精圖治,威震四鄰。
2王樸:少舉進士,明敏多才智,通陰陽律歷。入宋後官終樞密使。進《平邊策》時為比部郎中,非拾遺。
3《平邊策》:周世宗時,宇內割據政權有南唐、吳越、後蜀、北漢、南漢、荊南、楚,另外契丹還佔有幽燕大片土地。此言平邊,即消除這些政權。

【譯文】
後周世宗時,拾遺王樸曾提出《平邊策》,內容大意是:攻佔土地的基本原理,一定要從容易的地方著手。放眼天下,當今只有吳國容易攻佔。它的土地遼闊,東到海,南至江,將近兩千里。我們從吳國防備最薄弱的地方開始進攻,他們防備東方,我們就進攻西方,他們守備西方,我們就攪亂東方。他們一定會奔走救援,在奔走之間,我們就能看出他們的虛實、強弱,然後我們避開防衛堅固的地方,攻擊武力薄弱的地方,這樣一來一定戰無不勝。那麼長江北岸的各州,都將歸我們所有。取得江北之後,就利用江北的百姓,繼續我們征討江南的計劃,那麼江南也不難取得了。江南一旦到手,那麼桂林、廣東、四川、巴蜀等地,就只需傳遞一兩封諭示文書便足以叫他們投降。吳、蜀既已平定,那麼燕地一定聞風歸附,只有河東,是拚死也不會歸附的匪寇,必須要出動強大的兵力來攻取,但也不足以構成我國的邊患。」周世宗對這個建議頗為讚賞,可惜還來不及照這個策論去做就病死了。日後宋朝代之而起,宋主就是按照這計策實行的。

習馬練刀法
【原文】
北虜馬生駒數日,則系騍馬於山半,駒在下盤旋,母子哀鳴相應,力掙而上,乃得乳。漸移系高處,駒亦漸登,故能陟峻如砥。今養馬宜就高山所在放牧,亦仿其法,馬自可用。
又,倭國每生兒,親朋斂鐵相賀,即投於井中。歲取鍛煉一度,至長成刀,利不可當。今勳衛之家,世武為業,而家無銳刃。愚意亦宜仿此,箕裘弓冶1,不足為笑也。

【註釋】
1箕裘弓冶:《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良冶、良弓,指冶金、造弓的能手。冶金者常補銅器,必使銅柔軟方能補合,有似於為裘皮者。造弓必使木彎曲,與以楊柳條彎編成箕相似,此言子習見其父業,影響到自己的愛好與特長。後以箕裘代指子承父業。

【譯文】
北方胡人所飼養的母馬生下小馬之後,就會將母馬拴在半山上,而讓小馬在山下盤旋,母子兩馬嘶鳴聲此起彼伏,小馬只有奮力掙扎攀登上山,才能吃到母奶。過一段時間,再將母馬移往更高處,小馬為了吃奶就要爬更高的山。因此當小馬長大之後,行走險路就會有如奔馳平地一樣了。現在我們訓練戰馬的時候就應該在高地放牧,倣傚胡人養馬的方法,日後,馬兒自然就能擔當重任。
此外,聽說倭人生下男嬰,親友前來祝賀的時候,都會攜帶鐵器,投進主人家的水井之中,主人便會將親友所送的鐵器每年鍛煉一次,等嬰兒長大以後,就製成了刀,鋒利無比。而今勳衛之家,世代以武為業,但是家中卻找不到什麼鋒利的武器。按照我的看法,不如也倣傚倭人的做法,子承父業,這沒有什麼可笑的。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