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騮者,食竹之鼠也。生於深山溪谷竹林之中無人之境,非竹不食,巨如野狸,其肉肥脆。山民重之,每發地取之甚艱。岐梁睚眥之年,秦隴之地,無遠近巖谷之間,此物爭出,投城隍及所在民家。或穿墉壞城,或自門閾而入,犬食不盡,則併入人家房內,秦民之口腹飫焉。忽有童謠曰:「騮騮引黑牛,天差不自由。但看戊寅歲,楊在蜀江頭。」智者不能議之。庚午歲,大梁同州節度使劉知俊叛梁入秦,家於天水。天水破,流入蜀。居數年間,蜀人又謠曰:「黑牛無繫絆,棕繩一時斷。」偽蜀先主聞之,懼曰:「黑牛者,劉之小字;棕繩者,吾子孫之名也。蓋前輩連宗字,後輩連承字為名,棕繩與宗承同音。吾老矣,得不為子孫之患乎?」於是害劉公以厭之。明年,歲在戊寅,先主不豫,合眼劉公在目前。蜀人懼之,遂粉劉之骨,揚入於蜀江。先主尋崩。議者方知騮者劉也,黑牛者劉之小字,戊寅歲揚骨入於蜀江之應。(出《王氏見聞》)
【譯文】
竹騮是一種吃竹子的鼠類,生長在沒有人煙的深山溪谷的竹林之中,不是竹子它不吃,竹騮的體型大如野貓,肉質肥脆,山裡的居民非常喜歡吃,但是挖地抓竹騮很不容易。岐和梁發生衝突的那一年陝西和甘肅一帶,不論是遠近的山谷岸石之間,竹騮爭先恐後地往外跑,跑到城牆下的壕溝裡和附近的老百姓家裡。它們或是挖洞毀壞城牆,或是從門坎進入居民家裡,狗無法吃盡它們,陝西的老百姓吃夠了竹騮的肉。這時忽然流傳一首童謠說:「騮引黑牛,天差不自由。但看戊寅歲,楊在蜀江頭。」有學問的聰明人也不理解童謠的意思。庚午年,大梁同州節度使劉知俊背叛大梁,帶兵進入陝西,駐紮安家在天水。天水被攻破以後,又流竄進入四川。住了幾年以後,四川又流傳一首民謠說:「黑牛無繫絆,棕繩一時斷。」前蜀的先主王建聽到後害怕地說:「黑牛是劉知俊的小名,而棕繩是我子孫的名字,是按照家譜繼承和接續下去的叫宗然後是承字,棕繩與宗承同音。我老了,不能為子孫留下隱患。於是王建將劉知俊殺了以消除隱患。第二年是戊寅年,先主王建心情不好,一閉上眼睛就見劉知俊在眼前,他很害怕,命令人將劉知俊的骨頭砸碎,扔到了蜀江裡,不久先主王建死了,這時人們才知道,民謠裡的騮是指劉,黑牛是劉知俊的小名,「但看戊寅歲,揚在蜀江頭」是指在戊寅年將劉知俊的骨頭揚到蜀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