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州靜慧寺僧惠寬,先時年六歲,隨父設黃菉齋。眾禮石天尊像。惠寬時在,不肯禮,曰:「禮則石像遂倒,不勝致也。」既禮而天尊像果倒,腰已折矣。後出家在寺。寺近池,人多撲魚為業。惠寬與受戒,且曰:「爾輩不當以此為給,吾能令汝所得,不失於舊。」因指其池畔,盡生菌蕈。魚人采之,省力得利。後人呼為和尚蕈也。(出《成都記》)
【譯文】
綿州靜慧寺僧人惠寬,當年他僅六歲的時候,跟隨父親擺設道教的齋場。人們信奉道教,都給天尊的石像施禮。惠寬當時在場,卻不肯施禮,他說:「我若施禮,石像就會倒了,弄得不可收拾。」他施禮之後,天尊的石像果然倒下,腰已經摔折了。惠寬後來出家住進了寺院。寺院附近有個池塘,許多人在池塘捕魚為業。惠寬給他們講解佛教戒規,讓他們受戒,不要殺生,並且說:「你們不要以捕魚的收入維持生活,我能讓你們所得的收入不低於捕魚。」於是用手指了指池畔,池畔頓時生滿了香菇。漁民都去採磨菇,與捕魚相比,即省力氣又能多賣錢,後來,人們稱這種蘑為和尚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