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末,廣陵貧人杜可筠年四十餘,好飲不食,多雲絕粒。每酒肆巡座求飲,亦不見醉。人有憐與之酒,又終不多飲,三兩杯即止。有樂生旗亭在街西,常許或陰雨往他所不及,即約詣此,率以為常。一旦大雪,詣樂求飲,值典事者白樂云:「既已嚙損,即須據物賠前人。」樂不喜其說,杜問曰:「何故?」樂曰:「有人將衣服換酒,收藏不謹,致為鼠嚙。」杜曰:「此間屋院幾何?」曰,若干。杜曰:「弱年曾記得一符,甚能卻鼠,即不如今有驗否,請以試之,或有征,當可盡此室宇,永無鼠矣。」樂得符,依法焚之,自此遂絕鼠跡。杜屬秦彥、畢師鐸重圍際,容貌不改,皆為絕糧故也。後孫儒渡江,乃寓毗陵。犯夜禁,為刃死,傳其劍解矣。(出《桂苑叢談》)
【譯文】
唐朝僖宗末年,廣陵有個窮漢子叫杜可筠,四十多歲了,愛喝酒不吃飯,許多人都說他是粒米不沾。他常常在酒店裡挨個座位要酒喝,也不見他醉。有人同情他,送給他酒,又捨不得多喝,每次三兩杯而已。樂生在街西開了個酒亭,常讓他陰雨天沒處去時就到他那裡去,這已經是常事了。有一天下大雪,杜可筠又到樂生那裡要酒喝,趕上一個做典當工作的人對樂生說:「既然已經咬壞了,就應根據物的價錢賠償那個人。」樂生不高興他這麼說,杜可筠問道:「什麼原因?」樂生說:「有人拿衣服換酒,因為收藏不謹慎,被老鼠咬破了。」杜說:「這裡有幾間房子多大的院落?」樂生說有許多。杜說:「小時候曾記得一個符,很能除去老鼠,不知道現在有沒有靈驗,請你替我試試看,或許能成,那就可以使這座宅院乾乾淨淨,永無老鼠。」樂生拿到符後,照法焚燒了,從此絕了鼠跡。杜可筠屬秦彥、畢師鐸在重圍中死,容貌不改變,都是因為鼠不食的緣故。原來孫儒過了江,他便住在毗陵,因為違犯了宵禁的規定,被用刀殺死了,傳說殺他的那把劍也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