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204 第五卷 侯靜山》文言文全篇翻譯

原文

高少宰念東先生云:「崇禎間,有猴仙,號靜山。托神於河間之叟,與人談詩文、決休咎,娓娓不倦。以餚核置案上,啖飲狼藉,但不能見之耳。」時先生祖寢疾。或致書云:「侯靜山,百年人也,不可不晤。」遂以僕馬往招叟。叟至經日,仙猶未來。焚香祠之。忽聞屋上大聲歎贊曰:「好人家!」眾驚顧。俄簷間又言之。叟起曰:「大仙至矣。」群從叟岸幘出迎。又聞作拱致聲。既入室,遂大笑縱談。

時少宰兄弟尚諸生,方人闈歸。仙言:「二公闈卷亦佳;但經不熟,再須勤勉,雲路亦不遠矣。」二公敬問祖病。曰:「生死事大,其理難明。」因共知其不祥。無何,太先生謝世。舊有猴人,弄猴於村。猴斷鎖而逸,不可追,入山中。數十年,人猶見之。其走飄忽,見人則竄。後漸入村中,竊食果餌,人皆莫之見。一日,為村人所睹,逐諸野,射而殺之。而猴之鬼竟不自知其死也,但覺身輕如葉,一息百里。遂往依河間叟,曰:「汝能奉我,我為汝致富。」因自號靜山雲。

長沙有猴,頸繫金煉,嘗往來士大夫家。見之者必有慶幸之事。予之果,亦食。不知其何來,亦不知其何往也。有九旬餘老人言:「幼時猶見其煉上有牌,有前明藩邸識記。」想亦仙矣。

聊齋之侯靜山白話翻譯:
吏部侍郎高念東先生說:「明朝崇禎年間,出了個猴仙,號叫靜山。它的神靈托附在河間縣的一個老人身上,能和別人談論詩文,判斷吉凶,講起話來娓娓動聽,不感到疲倦。如將肉類、果類食品放到桌子上,猴仙便吃得一片狼藉,只是不能見到他。」那時先生的祖父臥病在床,有人來信說:「侯靜山,是個年老有道的人,不能不見見他。」於是高家便派僕人騎馬去河間縣請那個老人。這老人來到一整天了,而猴仙還沒有來到,便燒香祭祀。忽然聽到屋上大聲讚歎說:「這真是家好人家!」眾人驚訝地看去,又聽屋簷上還這樣說。河間老人站起來說:「大仙到了。」眾人便跟著老人整理衣帽出去迎接,又聽到拱手致意的聲音。隨後走進房內,大笑放聲言談。當時高侍郎的兄弟還是秀才,剛剛參加鄉試回來。大仙說:「二公考得好,不過《五經》不熟悉,還需要努力,飛黃騰達之時不遠了。」高公兄弟聽完後很恭敬地詢問祖父的病情,大仙說:「生死是件大事,其中的道理很難講清楚。」於是都知道病人有不祥之兆。不久,先生的祖父就去世了。

起初有個耍猴子的人,到村子裡去耍猴子。猴子把鎖著它的鐵鏈弄斷逃跑了,沒有追上,它便跑進了山裡。過了幾十年,人們仍然能見到。它走起來像飛一樣,看到人就躲藏。後來漸漸跑進村裡偷吃果餅,可村裡的人都看不見。有一天,村裡的人發現了它,跟著追到野外,用箭把它射死了。但是猴子的靈魂居然不知道自己死了,只覺得身子像樹葉一樣輕,瞬間就能走百里路;於是去依附河間老人,說:「你能敬奉我,我就讓你發家致富。」於是自號叫靜山。

湖南長沙有個猴子,脖子上繫著條金鏈子,曾經往來於士大夫家。見到它的人必定會有喜慶幸運之事。給它果子,它也吃。但不知道它是從哪裡來的,也不知它到哪裡去。有位九十多歲的老人說:「我小時候好像見到它鏈子上有個牌子,上面有明代藩王官府的識記。」想來這猴子也成仙了。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