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 公無渡河》(李白)譯文賞析

樂府 公無渡河
李白
系列:李白詩集(樂府)
樂府 公無渡河

【題解】
《公無渡河》是《相和歌辭》之一,即《箜篌引》。箜篌是一種絃樂器,形似今天的「豎琴」。據《古今注》記載,《箜篌引》為朝鮮津卒霍里子高的妻子麗玉所作。有一天子高晨起撐船渡河,見一個白頭的狂夫,披散頭髮,提著酒壺,不顧河水洶湧隻身過河,他的妻子在後邊呼喊著,卻沒來得及阻止,狂夫溺水而死。狂夫的妻子悲慟欲絕,拿起箜篌彈奏,聲音淒愴,曲終也投河自盡。子高回家後告訴妻子麗玉,麗玉聽後感觸很深,於是也用箜篌模仿狂夫妻子彈奏的曲子,聞者無不落淚。後來麗玉把曲子傳給鄰家女麗容,起名為《箜篌引》。李白的這首《公無渡河》大抵用此意。

【原文】
黃河西來決崑崙1,咆哮萬里觸龍門2。波滔天,堯咨嗟。大禹理3百川,兒啼不窺家4。殺湍堙洪水,九州始蠶麻。其害乃去,茫然風沙5。披髮之叟狂而癡,清晨徑流欲奚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難馮6,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於其間。箜篌所悲竟不還。

【註釋】
1崑崙:崑崙山。2龍門:即龍門山,在今陝西韓城東北五十里,黃河流經其間。3理:唐人避高宗諱,改「治」為「理」。4窺家:大禹在外治水八年,三過家門而不入。5風沙:此句的意思是水雖不至有滔天之害,仍有風沙之患。6馮:徒步渡過河水。

【譯文】
黃河之水決開崑崙山的阻擋,咆哮著奔流萬里抵達龍門。洪水肆虐,波浪滔天。堯帝無可奈何,派大禹治水。大禹一心治水,不顧兒啼妻喚,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阻斷激流,將洪水堵塞,從此天下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洪水災害退去,水雖不至再為患,但仍常有風沙之患。那個傳說中披頭散髮的老者真是瘋癲得厲害,有什麼事情非要大早晨過河才行?別人不憐憫他可以,可他的妻子不能不阻止他。她哭喊,丈夫呀,你不能過河為什麼偏要渡河?就是老虎搏鬥尚且有生還的希望,可這湍急的河流是無情的,難以徒步涉險。果然不出所料,最終丈夫溺水而亡,被激流沖走。水面上浮出一條大鯨魚,張開的牙齒像雪山,丈夫啊就掛在那上面。妻子用箜篌彈奏著淒愴的曲子訴說著她的悲傷。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