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望幸
章碣
系列:關於寫景的古詩詞
東都望幸
懶修珠翠上高台,眉月連娟恨不開。
縱使東巡也無益,君王自領美人來。
賞析
詩貴真,也貴新:真則可信,新則可愛。俗話說:「寧吃鮮桃一顆,不吃爛桃一筐」,對於詩,也是如此。
晚唐詩人章碣這首七絕,是顆鮮桃。它同詩人其他多數詩篇一樣,寫得頗為新、巧。詩的頭兩句寫:居住「東都」(洛陽)的宮女們懶得梳妝打扮,佩帶珠翠,登上高台,盼望皇帝臨幸;她們那雙像初月一樣美的彎眉,也因為怨恨而緊鎖著。對於她們這樣神情黯然、滿懷怨恨的原因,後兩句詩作了說明:原來她們知道,即使皇帝從長安東巡到洛陽來,也是要領著他的「美人」來的。也就是說:她們盼望臨幸的願望是要落空的。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寫的是「宮怨」,是東都宮女對君王的怨恨;實際上,這是一首隱喻詩,它的主旨不是「宮怨」,而是「士怨」,即準備應試的知識分子對主考官的怨恨。
章碣在唐僖宗乾符(874─879)年間進士及第。登第之前曾有過落第的經歷。這首詩當是親身感受,且實有所指的。據《唐摭言》記載:「邵安石,連州人也。高湘侍郎南遷歸闕,途次連江,安石以所業投獻遇知,遂挈至輦下。湘主文,安石擢第,詩人章碣賦《東都望幸》詩刺之。」由此可知,這首詩是譏刺主考官高湘的。詩中的宮女,喻士人;「君王」,喻主考官;「美人」,喻走主考官後門的應試者。詩中所寓的真正含意是:準備應試的士人都滿懷怨恨,因為主考官把自己的「美人」領來了,他們登第的希望落空了。不過,這首詩雖然譏刺的是某一個具體人,實則具有普遍意義,是對中晚唐時期科舉制度的揭露。
全詩文情自然,比擬切至,妙用隱喻,而能使人心領神會,感到含蓄有味。詩的語言也頗有特色。三、四兩句自然流暢,猶如口語。一、二兩句瑰麗多姿,雕飾工巧。「懶修珠翠」、「眉月連娟」等寥寥幾字,把宮女姣美的形貌和懶洋洋的情態描繪得惟妙惟肖。愈寫出宮女之美,愈顯出「君王」之惡,是富有表現力的。
詩中形象優美,除別有寓意外,仍然具有作為宮怨詩的完整的意境。方干《贈進士章碣》詩云:「織錦雖雲用舊機,抽梭起樣更新奇」,這首小詩用的雖是傳統的比興手法,卻寫得新穎別緻,也可以說是「用舊機」織出的新「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