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程迪傳》
程迪,字惠老,開封人。父博古,部鄜延兵戰死永樂。迪以門蔭得官。宣和中,從楊惟中征方臘有功,加武功大夫、榮州團練使、瀘南潼川府路走馬承受公事。諸使合薦迪忠義謀略,可任將帥,召赴行在。經略制置使唐重以敵迫近,留迪提舉軍馬,措置民兵以為備。金人已自同州渡河,或勸迪還蜀,迪思有以報國,不從。乃詣種氏諸豪,謀率眾保險,俟其勢稍衰,出奇擊之。轉運使桑景詢知其謀,以告唐重,揭榜許民擇險自固。會前河東經制使傅亮建議當守不當避,重從之,以亮為制置副使,去者悉還。既而金兵益迫,重乃以迪提舉永興路軍馬,措置民兵,令迪行視南山諸谷,將運金帛徙治其中。因召土豪,集民兵以補軍籍。會應募者眾,亮語重曰:「人心如此,假以旬日,守備且具,奈何望風棄去。」重大然之,即檄諸司聽亮節制。金人近城,迪又欲選兵迎戰,使老稚得趣險,尚可以活十萬人。亮執議城守,金人四面急攻外無援兵迪率諸司及統制偏裨以下東向會盟危急必以死相應誓不與敵俱生慷慨嗚咽同盟皆感泣。城破,乃自亮所分地始。亮先出降,眾潰。迪率其徒行徇於眾曰:「敵仇我矣,降亦死,戰亦死!」努力與鬥,憤怒大呼,口流血,士皆感奮,多所斬殺。迪冒飛矢,持短兵接戰數十合,身被創幾遍,絕而復甦,猶厲聲叱戰不已,遂死之。麾下士舁置空室中,比屋皆燼,室獨不火,及斂,容色如生。詔贈明州觀察使,謚恭愍。
(節選自《宋史·程迪傳》)
程迪,字惠老,是開封人。(他的)父親程博古,統帥鄜延軍隊在永樂戰死。程迪憑借門蔭得到官位。宣和年間,跟從楊惟中征討方臘有功勞,加封武功大夫、榮州團練使、瀘南潼川府路走馬承受公事。幾位使官聯合推薦程迪忠義有謀略,可以擔任將帥,朝廷徵召他到行在所(皇帝在的地方)。經略制置使唐重因為敵軍迫近,留程迪提舉軍馬,安排民兵作為防備。金人已經從同州渡過黃河,有人勸程迪回蜀地,程迪想有機會報國,沒聽從。於是到種氏眾位豪傑那裡去,謀劃率領眾人各自保衛險要之地,等金兵的勢頭逐漸衰弱後,使出奇招攻擊他們。轉運使桑景詢瞭解他的謀略,就告訴了唐重,張榜准許百姓自主選取險地自保。適逢前河東經制使傅亮建議應當防守但不應當躲避,唐重聽從了他的建議,任命傅亮擔任制置副使,離開的人都回來了。不久金兵更加逼近,唐重就任命程迪提舉永興路軍馬,安排民兵,令程迪巡視南山諸山谷,將要運送金帛物資去那裡並將治所搬到那裡。於是召集土豪,集合民兵來補充軍籍。適逢接受招募的人很多,傅亮告訴唐重說:「人心這樣,如果再有十天,防守的裝備就要置辦好了,怎麼能望風而去呢?」唐重認為他說得很對,就下令諸司聽傅亮節制。金人逼近城池,程迪又想選兵迎戰,讓老人小孩都進入險境(自保),還可以救活十萬人。傅亮堅持自己堅守城池的意見,金人四面急攻,外無援兵,程迪率領諸司及統制副將以下面向東集合盟誓:「危急時刻一定要以死應敵,誓不與敵人共存。」慷慨激昂嗚咽失聲,一同盟誓的人都受到感染而流淚。城池被攻破,就從傅亮所分管的地方開始。傅亮先出城投降了,於是大軍潰敗。程迪率領他的部屬在眾人前巡行說:「敵人仇恨我們,投降也是死,奮戰也是死!」(程迪)努力與敵人戰鬥,憤怒大喊,口中流血,戰士都感動激奮,斬殺敵人很多。程迪冒著飛箭,手持短兵器與敵軍大戰數十回合,幾乎全身受傷,昏死過去又醒過來,仍然厲聲呵叱戰鬥不停止,最後戰死了。部下的士兵抬著(他的屍體)放到空屋中,並排的其他屋子都被燒為灰燼,唯獨那間空屋沒有起火,等到入殮時,他的面容臉色還像活的時候一樣。(朝廷)下詔追贈(他)為明州觀察使,謚號恭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