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李壁傳》
李壁字季章。父燾,典國史。壁少英悟,日誦萬餘言,屬辭精博。孝宗嘗問燾:「卿諸子孰可用?」燾以壁對。召試,為正字。寧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時韓侂胄專國,建議恢復,用師意方銳。壁言:「進取之機,當重發而必至,毋輕出而苟沮。」大臣或以沮兵議忤侂胄得罪貶,壁論待敵先發,然後應之。侂胄意不懌。壁度力不能回,乃入奏:「自秦檜首倡和議,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復開於臣子之口。愚以為宜亟貶秦檜,示天下以仇恥必復之志,則君臣上下奮勵振作,拯潰民於殘虐,湔祖宗之宿憤。在今日舉而措之,無難矣。」疏奏,秦檜坐追王爵。議者謂壁言雖公,特以迎合侂胄用兵之私而已。金遣使來,微示欲和意。丘崇以聞,壁貽崇書,俾遣小使致書金帥求成。金帥報書以用兵首謀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復以和為意。壁言:「苟利社稷,固難執一。」侂胄不聽,用兵之意益急。壁方與共政,或勸其速去,毋與侂胄分禍,壁曰:「嘻,國病矣,我去誰適謀此?」後侂胄被誅,御史葉時論壁反覆詭譎,削三秩,謫居撫州。越四年,復除知遂寧府,未至,而潰兵張福入益昌,戕王人,至遂寧,壁傳檄諭之,福等讀檄泣下,約解甲降。會官軍至挑賊,賊忿,盡燔其城,顧府治曰,李公旦夕來居,此其勿毀,壁馳書大將張威,使調兵士來戰,威夜遣人叩門,言曰:「賊壘堅不可破,將選死士,梯而登,以火攻之。」壁曰:「審爾,必多殺士卒,盍先斷賊汲路與糧道,使不得食,即自成擒矣。」以長圍法授之,威用其謀,賊遂平。壁嘉定十五年六月卒,謚文懿。壁嗜學如飢渴,群經百氏搜抉靡遺,於典章制度尤綜練。為文雋逸,所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塵錄》三卷等。
(選自《宋史·李壁傳》,有刪改)
李壁字季章。父親李燾,主修國史。李壁年輕時聰穎過人,每天誦讀一萬多字,寫的文章精當廣博。孝宗曾問李燾:「您的各個兒子中,誰可任用?」李燾回答說李壁可用。憑借父親的職位從政做官。後來考中進士。被皇帝召試後,李壁擔任正字之職。寧宗即位後,李壁改任著作佐郎。當時韓侂胄專權,建議收復失地,出兵的想法正急切。有的大臣因為提出阻止發兵的意見違逆了韓侂胄獲罪被貶。李壁說:「進攻的關鍵,應該是慎重發兵並一定要達到目的,不要輕率出兵而隨便停止。」韓侂胄心中不悅。李壁估計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的局面),就上奏說:「自從秦檜首先提倡和議使得父兄百世的仇恨不再從臣子口中說出,臣認為應該立即貶斥秦檜,向天下表明報仇雪恥的志向,這樣一來,君臣上下奮發振作,從凶殘暴虐的敵人手中拯救出離散的人民,洗去祖宗的長久怨憤。在今天提出並去施行這些,不難啊。」奏疏交上去,秦檜被判罪追削王爵。議論的人認為李壁的話雖然公道,只不過是用來迎合韓侂胄用兵的私意而已。金國派使臣來,暗中表示想議和的意願。丘崇把這件事報告朝廷,李壁送給丘崇一封信,讓他派侍役送信給金兵元帥講和。金兵元帥回信稱用兵的主要謀劃者是韓侂胄,韓侂胄大怒,不再考慮議和。李壁說:「現在的情勢還沒有安定成功,也可以權且變通前去議和。如果對國家有利,本來也難以始終採取一個策略。」韓侂胄不聽,出兵的想法更加急切。李壁正和韓侂胄共同執掌朝政,有人勸李壁趕快離開,不要和韓侂胄一起分擔禍患,李壁說:「唉,國家困乏了,我離開了誰適合謀劃這些?」後來因為兵敗韓侂胄被誅殺,御史葉時認為李壁反覆無常變化多端,李壁被降官三級,貶居撫州。過了四年,又被授任遂寧府知府,還沒有到任,而潰散兵卒張福進入益昌,殺害朝廷命官,到達遂寧,李壁發佈文書諭示他們,張福等人讀檄文流下眼淚,約定解甲投降。恰好官軍來到向賊兵挑戰,賊兵憤怒,把全城都燒了,看著府衙說:「李公很快要來居住,這裡不要燒燬。」李壁快馬傳信給大將張威,叫他調集士兵來會戰。張威夜間派人敲門,告訴他說:「賊兵城壘堅固無法攻破,將要挑選敢死隊,用雲梯登城,用火攻城。」李壁說:「真是這樣,必然大量損失士卒,為什麼不先斷絕賊兵汲水的通路和運糧的道路,讓他們得不到食物,他們就會自動被擒了。」把長期圍困的方法教給他,張威使用了他的計謀,賊兵於是被平定。李壁於嘉定十五年六月去世,謚號文懿。李壁愛好學習,如饑似渴,各家經典全都搜集,沒有遺漏,對典章制度尤其進行綜合研習。他寫的文章俊逸不凡,著作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塵錄》三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