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陳俊卿傳》全文翻譯

宋史·陳俊卿傳》
原文
    陳俊卿,字應求,興化人。紹興八年,登進士第,授泉州觀察推官。累遷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時災異數見,金人侵軼之勢已形。俊卿乃疏言:「張浚忠藎白首不渝竊聞讒言其陰有異志夫浚之得人心伏士論為其忠義有素反是則人將去之誰復與為變乎」疏入,未報,因請對,力言之,上始悟。數月,以浚守建康。又言:「內侍張去為陰沮用兵,且陳避敵計,搖成算,請按軍法。」上曰:「卿可謂仁者之勇。」除權兵部侍郎。乾道元年,知建康府。逾年,授吏部尚書。受詔館金使,遂拜同知樞密院事。時曾覿、龍大淵怙舊恩,竊威福,士大夫頗出其門。及俊卿館伴,大淵副之,公見外,不交一語,大淵納謁,亦謝不接。五年,曾覿官滿當代,俊卿預請處以浙東總管。上曰:「覿意似不欲為此官。」俊卿曰:「前此陛下去二人,公論甚愜。願捐私恩,伸公議。」覿怏怏而去。樞密承旨張說為親戚求官,憚俊卿不敢言,會在告,請於右相虞允文,得之。俊卿聞敕已出,語吏留之。說皇恐來謝,允文亦愧,猶為之請,俊卿竟不與,說深憾之。吏部尚書汪應辰與允文議事不合,求去,俊卿數奏應辰剛毅正直,可為執政。上初然之,後竟出應辰守平江。自是上意向允文,而俊卿亦數求去。明年,以觀文殿大學士帥福州。陛辭,猶勸上遠佞親賢,修政攘敵,泛使未可輕遣。淳熙八年,上章告老,以少師、魏國公致仕。十三年十一月薨,年七十四。上聞嗟悼,輟視朝,贈太保,命本路轉運司給葬事,賜謚正獻。
(節選自《宋史·陳俊卿傳》,有刪改)

譯文
    陳俊卿字應求,興化人。紹興八年,陳俊卿考中進士,被授予泉州觀察推官之職。經多次陞遷為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當時災禍的異象多次顯現,金人入侵勢態已經形成。陳俊卿於是上疏說:「張浚忠心耿耿,到老都不會改變,我私下聽說有讒言講他暗存異心。張浚之所以得人心,為士論所推服,是因為他一向忠誠、正義。如果不是這樣,那麼眾人肯定要離開,誰還能和他共同應對變亂呢?」奏疏呈上後,未得到答覆,於是他請求面見皇帝,竭力為他說話,皇上才醒悟。幾個月後,皇上派張浚守衛建康。陳俊卿又進言說:「內侍張去為暗中阻撓用兵,並陳述躲避敵人的計謀,動搖已定下的計劃,請依據軍法查辦。」皇上說:「你可以稱得上有仁者的勇氣。」陳俊卿被任命代理兵部侍郎。乾道元年陳俊卿為建康府知府。過了一年,被授予吏部尚書。陳俊卿受命招待金國使臣,於是拜任同知樞密院事。當時曾覿、龍大淵倚仗舊日皇恩,假借君王威福,士大夫多出自他們的門下。等到陳俊卿接受詔命招待陪同金使時,龍大淵擔任他的副手,除了公事見面外,俊卿不和他不交談一句話,龍大淵呈上名片拜見,陳俊卿也謝絕不接。乾道五年,曾覿任職期滿應當輪換職位,陳俊卿預先請示讓他任浙東總管。皇上說:「曾覿的意思似乎不想擔任這個官職。」陳俊卿說:「在這之前陛下讓龍大淵、曾覿二人離開,公眾輿論非常滿意。希望陛下拋棄私恩,伸張公義。」曾覿怏怏不樂地離開了。樞密承旨張說替親戚謀求官職,害怕陳俊卿而不敢開口,恰巧陳俊卿在休假中,於是他向右相虞允文請求,得到了官職。陳俊卿聽說敕令已經簽出,吩咐官吏把它扣留下來。張說惶恐地來謝罪。虞允文也很慚愧,但還是為張說的親戚請求,陳俊卿始終不答應,張說深恨他。吏部尚書汪應辰與虞允文議事意見不合,請求離朝,陳俊卿多次奏說汪應辰剛強正直,可以做執政官。皇上開始認為他說得對,後來最終讓汪應辰出京任平江郡守。從這以後皇上意見偏向虞允文,陳俊卿也多次請求離朝。第二年,以觀文殿大學士的身份任福州統帥。陳俊卿上朝辭行時,仍勸皇上遠奸邪親賢才,修明朝政,抵禦外敵,一般的使者不可輕易派遣。淳熙八年,陳俊卿上書要求告老,以少師、魏國公之職退休。淳熙十三年十一月去世,享年七十四歲。皇上聽到噩耗,歎息傷悼,停止上朝,追贈太保,令本路轉運司辦理喪葬事宜,賜予謚號「正獻」。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