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新注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古文翻譯解釋成現代文

漢書新注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說明】本志包括上、下兩分卷,是班固新制的古代歷史地理之傑作。歷史的時、空不可分,故寫歷史必記及地理。此志,首先敘述漢以前的地理沿革,著重寫了《禹貢》九州和《周官》九州;接著敘述西漢的地理,以郡國為條,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寫各郡國及其下屬縣、道、侯國的地理概況,諸如郡縣的民戶、人口,廢置並分更名的歷史,各項特產,都尉、鐵官、鹽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澤,關塞要隘,各勝古跡,道裡交通,等等;並總記了西漢平帝時郡、國、縣、道、侯國的總數,全國的幅員,土地面積,定墾田、不可墾地、可墾不可墾地,民戶、人口總數等;再就是參考了《史記·貨殖列傳》寫各地風俗特產的內容,匯總了劉向「略言其地分」、朱贛「條其風俗」的成果,加以班固本人對歷史和地理的瞭解和研究,按經濟和風俗特點區分地域,寫了各個地域的範圍、歷史、地理、民生、風俗和特點,以及中外交通和交流的情況。從而大大地拓展了史學研究的範圍,對後世發生了深遠的影響。本志重點在「風俗」,意在說明地理與政治的關係,提示為政者注意各地風俗,從地理實際出發以施其政。
  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旁行天下(1),方制萬里(2),畫野分
  州,得百里之國萬區。是故《易》稱「先王建萬國,親諸侯」(3),《書》云:「協和萬國(4)」此之謂也。堯遭洪水,懷山襄陵(5),天下分絕,為十二州(6),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7),列五服(8),任土作貢(9)。
  (1)旁:廣也;橫也。(2)方:始也。(3)《易稱》等句:引文見《易·比卦》象辭。(4)「協和萬國」見《尚書·虞書·堯典》。(5)洪水,懷山襄陵:大水氾濫,包山而駕陵。懷:包也。襄:駕也。(6)十二州:《書·禹貢》冀、豫、雍、揚、兗、徐、梁、青、荊九州外,還有並、幽、營三州。(師古說)(7)九州:即《書·禹貢》冀、豫、雍、揚、兗、徐、梁、青、荊九州。(8)五服:古代王畿外圍,由近而遠,每五百里為一服,即侯服、甸服、綏服、要服、荒服。(9)任土作貢:任其土地所有,以定貢賦之差。
  曰(1):禹敷土(2),隨山刊木(3),奠高山大川(4)。
  (1)曰:自此以下,皆《尚書·禹貢》文。(2)敷:分也;布也。敷土:言劃分為九州。(3)隨山:循行諸山。刊木:斫木。言斫木通道。或解作立木為標記。(4)奠:定也。奠高山大川:定高山大川為各州的疆域之意。
  冀州既載(1),壺口治梁及岐(2)。既修太原(3);至於岳陽(4)。覃懷底績(5),至於衡章(橫漳)(6)。厥土惟白壤(7)。厥賦上上錯(8),厥田中中(9)。恆、衛既從(10),大陸既作(11)。鳥夷皮服(13)。夾右碣右(13),入於河。
  (1)冀州:其名因古冀國而來。冀是春秋國名,今山西河津縣東北有冀亭,即古冀國(顧頡剛說。見《禹貢注》載侯仁之主編:《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第一輯科學出版社1959年版。下同),其範圍約當今山西全省、河北的西、北境,以及河南的北部、遼寧的西部。既:已也。載:始也。(2)壺口:山名。在今山西吉縣西南、陝西宜川縣東南。黃河至壺口山,河身緊縮,懸崖直瀉,落差十五公尺,形似壺,故名。梁:梁山。岐:岐山。因治河言及梁、岐二山,當是壺口以下黃河所經過之山。(3)修:治也。太原:古太原實在河東,兼帶汾、洮,南障大澤,相當於今山西聞喜縣一帶(顧頡剛說)。(4)岳陽:指霍山(在今山西霍縣東)以南的廣大地區。岳:太岳,即霍山。(5)罩懷:地名。舊說在今河南武陟、沁陽、溫縣一帶。地當太行山南,黃河北岸。底績:《史記·夏本紀》作「致功」,意同。(6)橫漳:漳水東流入黃河,故稱橫漳。(7)厥:解為其。白壤:白色柔軟的土地。(8)賦:人民向國家繳納的稅。上上:第一等。錯:錯雜,在第一等與第二等之間的意思。(9)中中:第五等。此就土壤肥瘠的等差而言。(10)恆、衛:二水名。恆水出恆山,東入滹水。衛水在靈壽,東入滹池。胡渭《禹貢錐指》根據《水經注》,證明河北曲陽以下的滱水(今唐河)即恆水,靈壽以下的滹沱即衛水。(顧頡剛說)既從:言從黃河入海。(11)大陸:澤名。在今河北任縣東北,與巨鹿、隆堯二縣接界。後淤為平原。既作:可以耕作。(12)鳥夷:泛指東方邊遠的一種民族,以狩獵為主,搏取鳥獸,食其肉而衣其皮。(13)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縣北。
  泲(濟)、河惟兗州(1)。九河既道(導)(2),雷夏既澤(3),雍、沮會同(4),桑土既蠶(5),是降丘宅土(6)。厥土黑墳(7),草繇木條(8)。厥田中下(9),賦貞,作十有三年乃同(10)。厥貢漆絲(11),厥棐(篚)織文(12)。浮於泲(濟)、漯,通於河(13)。
  (1)濟:濟水,古四瀆之一。濟水流至古菏澤,今山東定陶縣;又東北至巨野澤,今巨野縣境;又東北至壽張安山湖納汶水,入海處今名小清河。此是濟水故道,也是《禹貢》兗州與豫、徐、青三州分界處。河:黃河。蓋黃河自河南延津縣北,東至浚縣大伾山西折而北,逕安陽縣界,又東北經河北廣平、新河、深縣、武強、河間、文安、靜海等縣境,又東至天津入海。此為黃河故道,也是《禹貢》兗州與冀州的分界線。(顧頡剛說)(2)九河:指黃河下游地區的分流。「九」,指多數。據《爾雅·釋水》,九河,為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絜、鉤盤、鬲津等河。導:治也。(3)雷夏:澤名。在今山東菏澤一帶。(4)雍、沮會同:謂雍水、沮水俱流入雷夏澤。(5)桑土既蠶:此承上兩句言,水患之後,可種桑養蠶。(6)降丘宅土:言人民由高地相率定居於平地。丘,高地。宅,定居。(7)墳:肥沃之土。(8)繇:草盛貌。條:長也。(9)中下:第六等。(10)賦貞,作十有三年乃同:意謂兗州墾闢不易,賦低,歲歲如一,到了第十三年才與它州賦法相同。(11)漆絲:兗州古時產漆,絲更是特產。(12)篚(fěi):盛物的竹器。織文:有文采的絲品。 (13) 浮:船行之意。漯:水名。古黃河的支流。古漯水自宿肯口(今浚縣西南,已堙)東北流,至今山東濱縣、利律人海。《禹貢》兗州貢道是由漯達河自宿胥口始,由濟達漯則在茌平(顧頡剛說)。
  海、岱惟青州(1)。夷既略(2),惟(濰)、甾(淄)其道(3)。厥土白墳,海瀕廣潟(4)。田上下(5),賦中上(6)。貢鹽、(7),海物惟錯(8),岱畎絲、枲、鉛、松、怪石(9),萊夷作牧(10),厥棐(篚)絲(11)。浮於汶,達於泲(濟)(12)。
  (1)海:指今渤海,古稱東海。岱:泰山。又稱岱宗、東嶽。青州:《禹貢》九州中處於東方,五行說東方色青,故名青州。東臨渤海,南與徐州以泰山為界,西北的濟水與充州分界。(2)夷:地名。在今山東蓬萊一帶濱海區。略:治理之意。(3)濰、淄:二水名。今濰水、淄水。其道:謂復其故道。(4)潟(xi):鹽鹼地。(5)上下:第三等。(6)中上:第四等。(7)鹽:海鹽。:夏布之類。苧麻的織品。(8)海物:海產魚類。錯;多種之意。(9)岱畎(quǎn):泰山的谷,即泰山附近的丘陵地帶,盛產絲、枲(大麻)、鉛、松、怪石(特殊的山石)。(10)萊:國名。甲骨文作「來」,殷時即有其國,春秋時為齊所滅。萊夷:指萊人。其地在今山東半島。作牧:耕種,畜牧。(11)(yǎn):木名。即山桑,又稱柞樹、櫟樹。葉可養蠶。絲:即柞蠶絲,可制綢料。(12)汶:水名。古時汶水人濟水。元、明時代遏汶入泗,古道遂堙。
  海、岱及淮惟徐州(1)。淮、沂其(2),蒙、羽其藝(3)。大野既豬(瀦)(4),東原底平(5)。厥土赤植墳(6),草木漸包(苞)(7)。田上中(8),賦中中(9)。貢土五色(10),羽畎夏狄(11),嶧陽孤桐(12),泗瀕浮磬(13),淮夷珠暨魚(14),厥棐(篚)玄纖縞(15)。浮於淮、泗,達於河(16)。
  (1)海:指黃海。岱:泰山。淮:水名。古四瀆之一。源於河南桐柏山,東流入黃海。徐州:北與青州以泰山分界,南以淮水與揚州分界。(2)沂:水名。源於今山東沂水縣,南流至下邳入泗水,再入淮水。自元代修成運河,沂水入運河,不再入泗水。×:治也。(3)蒙、羽:二山名。蒙山,一名蒙陰山,在今山東蒙陰縣南。羽山,在今山東郯城縣東北。藝:種也。謂蒙、羽一帶可以耕種。(4)大野:澤名。在今山東巨野縣北。早已涸為平地。瀦:水停聚。謂大野蓄水成澤。(5)東原:地名。在濟水之東,今山東泰安以西一帶。厎(zhǐ):致也。厎平:謂水患已平。指治濟水而言。(6)埴(zhi):細密的黃粘土。赤埴墳:棕色土壤。(7)漸苞:謂不斷地叢生。(8)上中:第二等。(9)中中:第五等。(10)五色:青、赤、白、黑、黃。土五色,謂東方青土、南方赤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黃土。 (11)羽畎:羽山之谷。狄:即山雉。其羽毛以飾車服旌旄。夏狄:有三解,一說為大雉;一說為江、淮地區的白鷂雉;一說為染成五色的雉羽。(12)嶧:山名。在今山東鄒縣南。桐:落葉喬木。桐為古人製作琴瑟的原料。(13)泗:水名。泗水,源於山東泗水縣東陪尾山,四源並發,故名。南流入淮。磬(qing):古樂器。以玉、石或金屬材料製作,形狀為矩。浮磬:大概是指一種可以制磬的玉石。(14)淮夷:淮水流域的一種民族。(bīn)珠:即蚌珠。珍珠。,是蚌的別名。暨:及也。 (15)玄:黑色。纖:細紋的綢帛。縞:絹。(16)河:《說文》及《水經注》均作「菏」。顧頡剛曰:「古時淮通泗,泗通菏,菏通濟,由濟通漯以入於河,徐州的貢道就是這樣,『達於河』的『河』字,作『菏』是。」
  淮、海惟揚州(1)。彭蠡即豬(瀦)(2),陽鳥攸居(3)。三江既入(4),震澤底定(5)。篠簜既敷,(6),草夭木喬(7)。厥土塗泥(8)。田下下(9),賦下上錯(10)。貢金三品(11),瑤、琨、篠簜(12),齒、革、羽毛(13),鳥夷卉服(14),厥棐(篚)織貝(15),厥包桔、柚(16),錫貢(17)。均江海,通於淮、泗(18)。
  (1)淮:淮水為揚州的北界。海:揚州東界為海。其西界荊州,《禹貢》未說明分界處。(2)彭蠡:澤名。舊說即今鄱陽湖。據《禹貢》導水說「漢水東匯澤為彭蠡,又東為北江」,則彭蠡當在長江之北。(3)陽鳥:鴻雁之屬。雁為候鳥,秋季南來,春季北去。攸:《史記·夏本紀》作「所」。此謂彭蠡是雁所居之處。(4)三江:此為歷來爭論不休的懸案。舊說可分四類:一是以為鄱陽湖下流分歧為北、中、南三道入海的長江三支流;二是長江的上流、中流、下流;三是指長江為北江,吳淞江為中江,錢塘江為南江;四是以長江之中江入太湖,更分三道入海,指吳淞江、東江、婁江為三江。顧頡剛說:「以上四種解說都很勉強,其實是江、湖分歧雜鍺的意思,並不必確指其地。」(5)震澤:太湖,又名具區,笠澤。(6)篠(xiǎo):小竹。簜(dang):大竹。敷:分佈。謂各種竹子叢生。(7)夭:茂盛貌。喬:高也。(8)塗泥:濕潤的土地。(9)下下:第九等。(10)下上:第七等。錯:謂雜出諸品。(11)金:古時指銅。金三品:謂三色的銅。 (12)瑤、琨(kūn):皆美玉名。 (13)齒:象牙之類。革:皮革。羽毛:鳥的羽毛。 (14)鳥夷:《書·禹貢》作「島夷」。其地各說不一。有說為日本,有說為沖繩島,有說為舟山群島。難以確指,大概是近海之島。卉服:南方島民草織之服,為蓑(suō)衣之類。(15)織貝:織成貝文的錦。(16)包:包裹;包裝。(17)錫貢:待命而貢,謂不是常貢之物。(18)均:《書·禹貢》作「沿」。沿,順水而行。沿江入海,自海入淮,自淮入泗,這是《禹貢》揚州的貢道。
  荊及衡陽惟荊州(1)。江、漢朝宗於海(2)。九江孔殷(3),沱、潛既道(4),雲夢土作×(5)。厥土塗泥。田下中(6),賦上下(7)。貢羽旄、齒、革,金三品(8),杶、干、栝、柏(9),厲(礪)、砥、砮、丹(10),惟菌簬、楛(11),三國厎貢厥名(12),包匭菁茅(13),厥棐(篚)玄璣組(14),九江納錫大龜(15)。浮於江、沱、潛、漢(16),逾於洛(17),至於南河(16)。
  (1)荊:荊山,在今湖北南漳縣西北。衡:衡山。一名岣嶁山,即南嶽。在今湖南衡山縣北。衡陽,謂衡山之陽。荊州:北以荊山與梁州、豫州分界,南界不明。《禹貢》衡山所在,歷來有爭議。(2)江:指今四川的嘉陵江。漢:漢水,一名漾水。朝宗:朝見。古時諸侯見天子,春見稱朝,夏見稱宗。此處以海比天子,江、漢比諸侯,謂江、漢二水合流以後歸於大海。(3)九江:諸說紛壇。《禹貢》九江,大致即今湖北廣濟、黃梅及安徽宿松、望江諸縣境的江水。孔殷:言眾水所會,其流甚盛。(4)沱、潛:水名。沱,指江水的別流;潛,指漢水的別流。荊江之沱,指令渠江諸水,如渠水、巴水、巖水等。既道:謂水已治理,沱、潛入江得循故道。(5)雲夢土:《尚書·禹貢》作「雲上夢」。當以「雲夢」二字相連。夢:澤也。雲夢;即雲澤。顧頡剛說:「蓋最先的雲夢,是在今湖北安陸縣東南接雲夢縣界,雲夢縣的得名當因雲夢所在。作×:《史記·夏本紀》作「為治」。×,治也。(6)下中:第八等。顧頡剛:「土與揚州同,田高揚州一等,是因為地勢比揚州稍高的原因。(7)上下:第三等。顧頡剛說:「賦比揚州高三等,是因為開發得早。」(8)金三品:指青、白、赤三色的銅。(9)杶(chūn):椿樹。干:《書·禹貢》作「」。,柘木。木質堅勁,可作車轅。栝(guā):檜樹。(10)勵:磨刀石。砥:精細的磨刀石。砮:可作矢鏃的努石。丹:硃砂。(11)菌(jun)、簬(lu):皆竹名。可制竹箭。楛(hu):木名。荊類。可作箭桿、器物。(12)三國:不知其何名。厎貢厥名:意謂只將貢物開列名單,不必真的貢獻實物。(13)包:包裹。匭:匣。菁茅:供祭祀用的一種茅草。 (14)玄:赤黑色。(xūn):淺紅色。璣:珍珠之類。組:頭飾。(15)大龜:_神龜。或稱元龜。古時用龜以卜。(16)此謂江、沱、潛、漢四水,可以往復逕通。(17)逾:越也。水道不通,故越過陸地才至洛水。(18)南河:指河南洛陽、鞏縣一帶的黃河。即由洛入河之處。
  荊、河惟豫州(1)。伊;洛、瀍、澗既入於河(2),滎、波(潘)既獵(瀦)(3),道(導)菏澤(4),被盟豬(5)。厥土惟壤(6),下土墳壚(7)。田中上(8),賦錯上中(9)。貢漆、枲、、紵(10),棐(篚)纖纊(11),錫貢磬錯(12)。浮於洛,入於河(13)。
  (1)荊:荊山。豫州以荊山為南界。河:黃河。豫州北界濱河。豫州,居九州之中。(2)伊、洛、瀍、澗:四水名。皆衣今河南省境。伊、瀍、澗入洛,洛水入河,故總言入於河。(3)潘:溢也。滎潘:即滎澤。在今河南滎陽縣境。(4)菏澤:濟水所匯,菏水所出。在今山東定陶東。(5)盟豬:《書·禹貢》作「孟諸」。二者相通,一也。澤名。在今河南商丘東北,接虞城縣界。被盟豬,意謂菏澤之水往往溢出,流於盟豬。(6)壤土:適宜耕種的松柔的土地。(7)壚(lu):黑色堅硬的土壤。(8)中上:第四等。(9)錯上中:賦第二等,又錯出第一等。(10)枲(xǐ):不結子的大麻。紵(zhu):苧麻。(11)纖:細綢。纊:細綿。(12)錫貢:不常貢,待命而後納貢。磬錯:礪石的一種,可以治玉磬(樂器)。(13)洛:此指洛水流域諸水,浮於諸水,入於河,豫州西部中部貢道始通。
  華陽、黑水惟梁州(1)。岷、嶓既藝(2),沱、潛既道(導)(3),蔡、蒙旅平(4),和夷厎績(5)。厥土青黎(6)。田下上(7),賦下中三錯(8)。貢厎、鐵、銀、鏤、砮、磬(9),熊、羆、狐、狸、織皮(10)。西頃因桓是來(11),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亂於河(12)。
  (1)華:華山。在今陝西華陰縣南。為雍、豫、梁三州的分界點,華山南(華陽)為梁州,華山北(華陰)為雍州,華山東為豫州。華陽:華山之陽(南)。黑水:眾說不一。多說是麗水,即今長江上游的金沙江。其實在今陝西城面縣北。顧頡剛說:「今陝西城固縣北有黑水,即《禹貢》梁州的黑水。《禹貢》是說自華山南西迄黑水,其南則為梁州,……西界無可考,南限於長江。」又說:「其實梁州乃戰國時秦人語,梁是橋樑的意思。」(2)岷:岷山。甘肅天水市南的嶓塚山實為岷山。嶓:嶓塚山。在今陝西寧強縣北九十里。(顧頡剛說)藝:耕種。(3)沱、潛:出於嘉陵江水的皆名沱,指渠水、巖水、巴水等。出於漢水的皆名潛。(4)蔡、蒙:二山名。蔡山不知在何處。蒙山在今四川雅安、名山、蘆山三縣界。旅:道也。旅平:謂道已平治。(5)和夷:在今武當山一帶。(6)青黎:紫色而肥沃。(7)下上:第七等。(8)下中:賦第八等。三錯:雜出第七、第八、第九三等。(9)璆:美玉。鏤:剛鐵。(10)織皮:經過加工的毛織物及毛皮。 (11)西頃:山名。在今甘肅碌曲縣西甘肅與青海分界處。桓:舊說即桓水。(12)潛:水名。漢水所出,即今湑水、褒水等。沔:水名。一名沮水。源於陝西略陽縣,東南流至沔縣西南入漢水。渭水:水名。源於今甘肅渭源縣,東流經關中,入於河。亂:絕河而渡曰亂。
  黑水、西河惟雍州(1)。弱水既西(2),涇屬渭汭(3)。漆、沮既從(4),酆水攸同(5)。荊、岐既旅(6),終南、惇物(7),至於鳥鼠(8)。原隰厎績(9),至於豬野(10)。三危既宅(11),三苗丕敘(12)。厥土黃壤(13)。田上上(14),賦中下(15)貢球、琳、琅玗(16)。浮於積石(17),至於龍門西河(18),會於渭汭(19)。織皮崑崙、析支、渠叟,西戎即敘(20)。
  (1)黑水:在今陝西城固縣北。雍州南以黑水及秦嶺與梁州分界。西河:指黃河自內蒙古托克托折而南流,至陝西華陰東折的一段。雍州東以黃河與冀州分界。(2)弱水:在甘肅羌谷水下游,即今張掖河,北流入居延澤。(3)涇、渭:二水名。今陝西省境內二大水。涇屬渭汭:涇水入渭水的地方。(4)漆、沮:二水名。漆水,源於今陝西銅川市東北大神山,西南流合於沮水。沮水,源於今陝西黃陵縣西北子午嶺,東南流合於漆水名石川河,東流富平縣南交口鎮入渭。(5)酆水:一作「豐水」。源於終南山,北流經西安西入渭。攸:所也。謂豐水與漆水、沮水同人於渭。(6)荊、岐:二山名。荊山(北條荊山),在今陝西朝邑縣西南。岐山,在今陝西岐山縣東北。旅:道也。(7)終南:山名。今秦嶺的一部分。惇物:山名。即太一山,在今陝西眉縣東南。(8)鳥鼠:山名。在今甘肅渭源縣西南。(9)原隰:高地與低地。(10)豬野:澤名。在今甘肅民勤縣東北長城外,今名魚海子,又名白亭海。即古休屠澤。或說豬野非獨指一澤,而泛稱雍州北邊諸池澤。(11)三危:山名。在隴西,具體地點不明。宅:安定之意。(12)三苗:與三危山有一定的關係,不會在湖南、江西等地。丕:乃也。敘:順也。(13)黃壤:黃色土。(14)上上:第一等。(15)中下:第六等。(16)球:美玉。琳:玉。青碧色,與今翡翠同。琅玗:玉之類。(17)積石:山名。在今甘肅臨夏市西北。此稱小積石山。(18)龍門:山名。在今陝西韓城縣東北。(19)渭汭:指渭水以北,陝西華陰縣以東,朝邑西南渭水入河處。(20)織皮:此承上文」熊羆、狐、狸」而言。蔡沈曰:「崑崙、析支、渠搜三國,皆貢皮毛,故以織皮冠之。皆西方戎落,故以西戎總之。即,就也。雍州水上既平,而敘功及於西戎,故附於末。」崑崙:指崑崙山系。最先是指令陝西東部「昆夷」之地。析支:西羌的別種,在今甘肅臨桃以西及青海西寧市西北大積石山一帶。渠搜:或說山名,或說國名,地點不明。敘:順服。
  道(導)汧及岐(1),至於荊山(2),逾於河;壺口、雷首(3),至於大(太)岳(4);厎柱、析城(5),至於王屋(6):太行、恆山(7),至於碣石(8),入於海。西傾、朱圉、鳥鼠,至於太華(9);熊耳、外方、桐柏(10),至於倍尾(11)。道(導)嶓塚(12),至於荊山(13);內方(14),至於大別(15);岷山之陽(16),至於衡山(17),過九江(18),至於敷淺原(19)。
  (1)汧:山名。《書·禹貢》作「岍」。在今陝西隴縣南。漢時稱吳山。 岐山:在今陝西岐山縣東北。(2)荊山:在今陝西朝邑縣西南。(3)壺口:山名。在今山西吉縣西南。雷首:山名。在今山西永濟縣南。(4)太岳:即岳山。主峰在今山西霍縣東南。(5)厎柱:山名。即三門山。今稱三門峽。析城:山名。在今山西陽城縣西南,黃河北岸。(6)王屋:山名。在今山西垣曲縣東北一百里。一名天壇山。(7)太行:山名。在今河北、山西界上,延槁千餘里。恆山:主峰在山西渾源縣南。(8)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縣南。(9)西傾:山名。在今甘肅碌曲縣西青海與甘肅界上。朱圉:山名。在今甘肅谷縣西南。鳥鼠:山名。在今甘肅渭源縣西。太華:山名。今稱華山。在陝西華陰縣南。又名西嶽。(10)熊耳:山名。在今河南盧氏縣南。外方:山名。即嵩山,又名嵩高,或稱中岳。在今河南登封縣北。桐柏:山名。在今河南桐柏縣西北,在河南、湖北界上。(11)陪尾:山名。在今山東泗水縣東。(12)嶓塚:山名。在今陝西寧強縣東北。此山為漢水所出。 (13)荊山:在今湖北南漳縣西北。此山為漢水所經。(14)內方:山名。*_即章山。在今湖北鍾祥縣西南。一名馬良山,又名馬仙山。或疑古之內方山,即今武昌的大洪山。 (15)大別:山名。在今安徽霍丘縣西南八十里,接河南固始縣界。但此山非漢水所經。有說在今湖北應山縣東南黃安縣界。 (16)岷山:此指甘肅天水南的嶓塚山。(17)衡山:在今河南召縣南,即《山海經·中山經》所說的衡山。 (18)九江:在大江以北,今湖北、黃梅一帶。(19)敷淺原,在今安徽霍丘縣南。所謂敷淺原,殆指大別山脈邐迤就盡原阜未平而言。顧頡剛曰:「以上是導山,凡四重:第一重自嶓山至碣石十二山,在黃河的北岸;第二重自西傾至陪尾共八山,在黃河南岸;第三重自嶓塚至大別共四山,在漢水流域;第四重自岷至敷淺原共三山,在長江北岸。導山是為了治水,……是導水的準備工作。果然是這樣,那麼《禹貢》作者詳於河而略於江,詳於冀而略於梁,所以黃河北岸的山勢首尾明確,長江北岸就馬虎得多了,並且他的地理知識還沒有越過江南。」
  道(導)弱水(1),至於合藜(2),餘波入於流沙(3)。道(導)黑水(4),至於三危(5),入於南海(6)。道(導)河積石(7),至於龍門(8),南至於華陰(9),東至於厎柱(10),又東至於盟津(11),東過洛汭(12),至於大伾(13),北過降水(14),至於大陸(15),又北播為九河(16),同為逆河,入於海(17)。嶓塚道(導)漾(18),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19),過三澨(20),至於大別(21),南入千江,東匯澤為彭蠡(22),東為北江(23),入於海。岷山道(導)江(24),東別為沱(25),又東至於醴(26),過九江(27),至於東陵(28),東迤北會於匯(29),東為中江(30),入於海。導沇水(31),東流為泲(濟),入於河,軼(溢)為滎(32),東出於陶丘北(33),又東至於菏(34),又東北會於汶(35),又東北入於海(36)。道(導)淮自桐柏(37),東會幹泗、沂(38)、東入於海。道(導)渭自鳥鼠同穴(39),東會於酆(40),又東至於涇(41),又東過漆、沮(42),入於河。道(導)洛自熊耳(43),東北會幹澗、瀍(44),文東會於伊(45),又東北入於河(46)。
  (1)弱水:漢時稱羌谷水。即今甘肅張掖河,源於祁連山,北流入居延海。(2)合藜:山名。又名窮石山。在今甘肅山丹、張掖、高台、酒泉四縣的北面,與東面的龍首山合稱北山,蓋與祁連之稱的南山相對,弱水從山南麓繞東流過。(3)流沙:澤名。即今內蒙古額濟納旗的居延海。或說最先所說的流沙,只是傳說,未必確有所指。(4)黑水:此為假定的水。(顧頡剛說)(5)三危:山名。在今甘肅渭源縣境。(6)南海:此為假定的海。(顧頡剛說)(7)積石:山名。即小積石山。(8)龍門:山名。在今陝西韓城東北,黃河西岸。(9)華陰:指華山以北,今陝西華陰縣一帶。(10)厎柱:山名。即三門峽。(11)孟津:一作盟津,在今河南孟縣南,黃河北岸。(12)洛汭:洛水入河處。(13)大伾:山名。即九曲山,在今河南鞏縣汜水鎮西北一里,去洛口四十里。(14) 降水:或稱絳水。流經山西屯留、長冶、襄垣、黎城、平順,河南林縣、安陽,河北涉縣、武安、成安、肥鄉、永年、曲周等縣,入於河。(15)大陸:澤名。在今河北任縣東北,與巨鹿、隆堯二縣接界。(16)播:分佈。九河:即「九河既道」的九河。(17)同為逆河,入於海:同迎受黃河,入之於海。「逆河」未必專指一水。(18)嶓塚:即「岷、岷即藝」的嶓塚山,在今陝西寧強縣大安驛西二十里。漾:漾水。漢水上游的名稱。水出今寧強縣嶓塚山。(19)滄浪:水名。指漢水自湖北均縣滄浪洲至襄陽一段水道。(20)三澨(shi):地名。在淯水入漢水處,今湖北襄陽境。或說即三參水,源出湖北京山縣潼泉山仙女洞,東流至漢川縣,入漢水。 (21)大別:山名。當在今湖北應山縣東南,紅安縣界。(22)彭蠡:即「鼓蠡既瀦」的彭蠡澤。應在江北,不是鄱陽湖。(23)北江:即指長江。(24)岷山:即「岷嶓既藝」的嶓塚山。(25)沱:凡江水所出之水皆可謂沱。與「沱、潛既導」的沱同。(26)醴:《書·禹貢》作「澧」。澧水,在今河南南召縣,為溳水的支流。溳水入漢水,再入江。(27)九江:即「九江孔殷」的九江。(28)東陵:似在今湖北廣濟東北及黃梅縣境。(29) 匯:回也。言水迴旋蓄瀦為澤。指安徽宿松縣以東長江北岸一帶的湖泊。(30)中江:眾說紛紜。疑是指長江下游的主流。(31)沇水:濟水的別名。(32)滎:滎澤。在今河南滎陽縣南。(33)陶丘:地名。在今山東定陶縣西南。 (34)菏:菏澤。即「導菏澤,被孟瀦」的菏澤。(35)汶:水名。即「浮於汶,達於濟」的汶水。(36)海:即黃海。今山東東平縣安山鎮以東章丘以西的大清河,鄒平迤東至海的小清河,就是古濟水的故道。(37)桐柏:即「熊耳、外方、桐柏,至於陪尾」的桐柏山。在今河南桐柏縣西北,豫鄂界上。(38)泗、沂:即泗水、沂水。沂水入泗,泗水入淮。(39)鳥鼠同穴:山名。簡稱鳥鼠山。即「終南惇物,至於鳥鼠」的鳥鼠山。 (40)酆:《尚書·禹貢》作「灃」。灃水,即「灃水攸同」的灃水。(41)涇:即「涇屬渭汭」的涇水。(42)漆、沮:即「漆、沮既從」的漆水、沮水。 (43)洛:洛水,在河南省境。熊耳:山名。在今陝西洛南縣北,與河南盧氏縣的熊耳山一脈。 (44)澗、瀍:即「伊、洛、澗、瀍,既入於河」的澗水、瀍水。(45)伊:伊水。洛水從洛陽市南又東至偃師縣,伊水自西來注,即「又東會於伊」。(46)又東北入於河:洛水會伊水後,東經鞏縣故城南,又東北流經至洛口入河。顧頡剛說:「以上導水,從導弱水起至洛水止,共分九節,九條主要的河流。第一條弱水,即今甘肅丹山縣的張掖河,西流經丹山縣合黎山後,餘波入於流沙。第二條黑水,經三危山入於南海。黑水是古人假想的水,南海也是假想的海。弱水還在半知的狀態,黑水就完全出於傳說了,可見《禹貢》時代對於西北邊遠地區是不清楚的。第三條黃河,《禹貢》不知道黃河的發源地,乃從積石山開始,東至陝西的龍門、厎柱山,及河南的孟律、大伾,北過降水,到今河北巨鹿縣古大陸澤,乃分為九河,分途流入渤海。第四條漾水,出今陝西寧強縣嶓塚山,流到南鄭叫漢水,至今湖北均縣叫滄浪水,到大別山入長江,江、漢同流入海。第五條江水,即今嘉陵江,出今甘肅天水縣西南嶓塚山,漢、晉人稱為西漢水,西南流,又東流入陝西境,又東入四川境叫嘉陵江,又南流折東南流,至重慶市與長江合,東流出四川入湖北境,至漢陽會漢水,又會損水的支流澧水,又東南流入安徽境,過九江折東北流,北岸諸水來會,又東北流經江蘇入黃海。第六條沇水,即濟水,出今山西王屋山,東流經河南溫縣入黃河,《禹貢》時的濟水是到河南滎陽縣境溢出為滎澤,又東經山東定陶、菏澤,北會汶水,東入渤海。第七條淮水,出今河南桐柏縣桐柏山,東流經安徽、江蘇境,會同泗、沂兩水人黃海。第八條渭水,出今甘肅渭源縣西鳥鼠同穴山,東流入陝西境,會合澧、涇、漆、沮等水,又東流至華陰縣入黃河。第九條洛水,出今陝西洛南縣北塚嶺山,東北流入河南境,會澗、瀍、伊三水至洛口入黃河。……由於治理和掌管都歸功於大禹一人,也就是專制政權形成的一大原故。我們今天雖然不信《禹貢》是大禹治水真實的記錄,至少可以看出在戰國末期一種統一的灌溉水利的要求已經存在,從而形成儒家的政治、經濟的理想。」
  九州攸同(1),四奧既宅(2),九山刊旅(3),九川滌原(4),九澤既陂(5),四海會同(6)。六府孔修(7),庶士交正(8),厎慎財賦(9),鹹則三壤(10),成賦中國(11)。錫土姓(12):「祗台德先(13),不距(拒)朕行(14)。」
  (1)九州攸同:謂九州都已平治。攸:皆也。同:平也。(2)奧:通墺。宅:安定之意。(3)九:指多數。刊:治水用的表幟。旅:治理之意。(4)滌:疏通之意。原:水源。(5)肢:肢池。意謂蓄水而無決溢。(6)會同:通達之意。以上六句為《禹貢》導山導水的總結。(7)六府:謂掌管稅收的六職。孔:大也。修:治也。(8)庶:《史記·夏本紀》作「眾」。庶、眾意義相同。庶士交正:意謂九州都以土壤的美惡而規定各地賦稅的高低。(9)底:《史記·夏本紀》作「致」,奉詣之意。 (10)鹹:皆也。則:法則。三壤:土壤分三品九等。意謂賦稅也按土壤分為三品九等。(11)中國:對「四夷」而言,即指九州。九賦中國:謂賦稅只限於九州。以上五句就賦稅而言。(12)錫:賜也。土:土地。姓:姓氏。古時姓、氏有別,後來合而為一。(13)祗:敬也。台(yi):我。德先:惟德為先。(14)拒:抗拒。朕:我也。行:指政教設施。
  五百里甸服(1),百里賦內(納)總(2),二百里內(納)汭(3),三百里內(納)戛(秸)服(4),四百里粟(5),五百里米(6)。五百里侯服(7):百里采(8),二百里男國(9),三百里諸侯(10)。五百里綏服(11):三百里揆文教(12),二百里奮武衛(13)。五百里要服(14):三百里夷(15),二百里蔡(16)。五百里荒服(17):三百里蠻(18),二百里流(19)。東漸於海(20),西被於流沙(21),朔、南暨(22),聲教訖於四海(23)。
  (1)甸服:儒家相傳大禹規定了甸、侯、綏、要、荒五服,即將京畿外土地分為五等,每等四方各五百里。京畿外五百里為甸服。甸,與「田」同,主為王者治田。(2)賦:言賦稅標準。納:繳納於上。總:束禾之意。賦納總:意謂甸服近處人民將谷穗及禾桿繳納於官府。(3)銍:本是短鐮。此處指以銍收割的禾穗。(4)秸服:輸送谷子。(5)粟:糲米。即粗米。(6)米:精米。(7)侯服:在甸服外,也是四方五百里。侯:諸侯。或說為斥候。(8)采:指擔任王事的官。(9)男:任也。男國:掌其國而向王納貢。(10)諸侯:男、侯,皆古代的爵位。但諸侯國大於男國。(11)綏:安也。安撫之意。綏服:也要向王進貢。(12)揆:掌管之意。揆文教:謂設置掌管文教的官。(13)奮:振奮。奮武衛:謂振奮武力,以藩衛京畿。(14)要:通「徼」。要服:邊服之意。(5)夷:易也。意謂改變風俗。(16)蔡:殺也。意謂減殺其賦。(17)荒:荒遠。 (18)蠻:與「緡」通。緡,被也。意謂被覆王化。(19)流:流動。謂遷徙而貢納不常。《禹貢》五服,出於後人想像,並不是實有的古制。(20)漸:浸潤。海:東海,今名渤海。(21)被:被覆之意。流沙:古人假想的地名。(22)朔:北方。南:南方。暨:及也。朔南暨:謂北方及南方。(23)聲教:謂天子的聲威與教化。四海:四方之意。
  禹錫玄圭,告厥成功(1)。
  (1)禹錫玄圭,告厥成功:上帝賜禹玄圭,慶告他大功告成。錫:賜也。玄:帶赤的黑色。圭:上圓下方的瑞玉。以上為《禹貢》的總結。按:有關《禹貢》的註釋,主要參考顧頡剛《禹貢全文註釋》(見侯仁之主編《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第一輯,科學出版社1959年版)。後受禪於虞,為夏後氏。殷因於夏,亡(無)所變改。
  周既克殷,監(鑒)於二代而損益之,定官分職,改禹徐、梁二州合之於雍、青(1),分冀州之地以為幽、並(2)。故《周官》有職方氏(3),掌天下之地,辯九州之國。
  (1)徐梁二州合之於雍、青:省徐州以人青州,並梁州以合雍州。(2)分冀州之地以為幽、並:將冀州分為幽、並二州。(3)職:主管之意。職方氏:主管四方之官。
  東南曰揚州:其山曰會稽(1),藪曰具區(2),川曰三江(3),浸曰五湖(4);其利金、錫、竹箭;民二男五女;畜宜鳥獸(5),谷宜稻。
  (1)會稽:在今浙江紹興東南。(2)藪(sǒu):大潭。具區:今太湖。(3)川:水之通流曰川。(4)浸:引水灌溉曰浸。三江、五湖:眾說不一。其實是江、海雜錯眾多之意。(5)畜:畜牧;飼養。
  正南曰荊州:其山曰衡(1),藪曰雲夢(2),川曰江、漢(3),浸曰穎、湛(4);其利丹、銀、齒、革;民一男二女;畜及谷宜,與揚州同。
  (1)衡:衡山,在今湖南衡陽西。(2)雲夢:澤名。在今洪湖、洞庭湖一帶。(3)江、漢:江水、漢水。(4)穎、湛:二水名。穎水,在今河南省境,東南流,至安徽壽縣西入淮。湛水,汝水之支流,在今安徽南陽地區。
  河南曰豫州:其山曰華(1),藪曰圃田(2),川曰滎、洛(3),浸曰波、溠(4);其利林、漆、絲枲;民二男三女;畜宜六擾(5),其谷宜五種(6)。
  (1)華:華山,在今陝西華陰縣南。(2)圃田:澤名。在今鄭州東北,至於中牟縣。(3)滎:滎澤。在今河南滎陽縣境。洛:洛水。在河南省境,經洛陽南,入河。(4)波:疑通「播」,溢也。非水名。溠:溠水,亦名扶恭河,在湖北隨縣西北。(5)六畜:謂馬、牛、羊、豕、犬、雞。擾:馴養之意。(6)五穀:黍、稷、菽、麥、稻。
  正東曰青州:其山曰沂(1),藪曰孟諸(2),川曰淮、泗(3),浸曰沂、沐(4);其利蒲、魚;民二男三女;其畜宜雞、狗,谷宜稻、麥。
  (1)沂:沂山,在今山東沂源縣東。(2)孟諸:澤名。在今河南商丘東北,河南與山東交界處。(3)淮、泗:即淮水、泗水。(4)沂、沐:二水名。沂水、沐水,源於山東沂山東西,南流至江蘇邳縣南,入泗水。
  河東曰兗州:其山曰岱(1),藪曰泰(大)野(2),其川曰河、泗(濟)(3),浸曰盧、濰(4);其利蒲、魚;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擾,谷宜四種(5)。
  (1)岱:泰山。(2)大野:澤名。在今山東巨野縣北。(3)河、濟:黃河、濟水。(4)盧、濰:二水名。盧水,在今山東諸城東,北流入濰水。濰水,在山東諸城西,北流入萊州灣。(5)四谷:黍、稷、稻、麥。
  正西曰雍州:其山曰岳(1),藪曰弦蒲(2),川曰涇、汭(3),其浸曰渭、洛(4);其利玉、石;其民三男二女;畜宜牛、馬,谷宜黍、稷。
  (1)岳:岳山,即吳山,又名岍山。在今陝西隴縣西南。(2)弦蒲:澤名。在今陝西隴縣西北。(3)涇:涇水。源於六盤山,東南流,至陝西涇陽東南,與渭水合流。汭:汭水,在今甘肅東北部,在甘肅涇川縣北入涇水。(4)渭、洛:二水名。渭水,乃關中主要河流。洛水,自陝西白干山西部,東南流,至大荔縣東南,入渭水。
  東北曰幽州:其山曰醫無閭(1),藪曰奚養(2),川曰河、泲(濟)(3),浸曰菑、時(4);其利魚、鹽;民一男三女;畜宜四擾(5),谷宜三種(6)。
  (1)醫無閭:山名。即今遼寧阜新市東南的醫巫閭山。(2)奚養:澤名,在今山東萊陽縣東北。(3)河、濟:黃河、濟水。(4)菑、時:二水名。菑水,即淄水,源於山東萊蕪北,東北流,經臨淄北流,與時水會合,東入萊州灣。時水,自山東臨淄西,東北流,與菑水會合,東入菜州灣。(5)四畜:馬、牛、羊、豕。(6)三谷:黍、稷、稻。
  河內曰冀州(1):其山曰霍(2),藪曰揚紆(3),川曰漳(4),浸曰汾、潞(5);其利松、柏;民五男三女;畜宜牛、羊,谷宜黍、稷。
  (1)河內:地名。約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北的地方。(2)霍:霍山,又名太岳。在今山西霍具東南。(3)揚紆澤:地點不明。(4)漳水:源於山西省東部,東南流,至河北省境,已湮。(5)汾、潞:二水名。汾水,今山西省境內大河,於河津縣南入黃河。潞水,源於今山西長子縣西,曲折東北流,於今豫、冀交界處入漳水。
  正北曰并州:其山曰恆山(1),藪曰昭余祁(2),川曰虖池、嘔夷(3),浸曰淶、易(4);其利布帛;民二男三女;畜宜五擾(5),谷宜五種。
  (1)恆山:在今五台山東晉、冀交界處,主峰在今河北曲陽縣西北。(2)昭余祁:澤名。在今山西平遙縣西。(3)虖池:即今滹沱河。嘔夷:水名。或稱滱水。源出山西渾源縣東南槍鋒嶺,東南流入河北省為唐河。(4)淶、易:二水名。淶水,即今拒馬河。源出河北淶源縣淶山,流至容城注入白溝河。易水,源於今河北易縣。(5)五畜:馬、牛、羊、犬、豕。
  而保章氏掌天文(1),以星土辯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視吉凶。
  (1)保章氏:掌天文之官。
  周爵五等(1),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十里。不滿為附庸,蓋千八百國。而太吳、黃帝之後,唐、虞侯伯猶存,帝王圖籍相踵而可知。周室既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轉相吞滅,數百年間,列國耗盡。至春秋時,尚有數十國,五伯(霸)迭興(2),總其盟會。陵夷至於戰國,天下分而為七(3),合從(縱)連衡(橫),經數十年。秦遂並兼四海。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蕩滅前聖之苗裔,靡有子遺者矣。
  (1)周爵五等:所謂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乃後人附會,周代爵位並非如此。(2)五霸: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3)七:七國,謂齊、楚、燕、趙、韓、魏、秦。
  漢興,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簡易,以撫海內。至武帝攘卻胡、越,開地斥境,南置交趾(1),北置朔方之州(2),兼徐、梁、幽、並夏、周之制,改雍曰涼,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先王之跡既遠,地名又數改易,是以采獲舊聞,考跡《詩》《書》,推表山川,以綴《禹貢》、《周官》、《春秋》,下及戰國、秦、漢焉。
  (1)交趾:漢十三刺史部(州)之一。轄境約當今兩廣及越南部分地區。(2)朔方:漢十三刺史部(州)之一。以河套為中心,轄境約當今內蒙古中部、陝北、寧夏大部及甘肅東北部等地區。
  京兆尹(1),故秦內史(2),高帝元年屬塞國(3),二年更為渭南郡(4),九年罷,復為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右內史(5),太初元年更為京兆尹。元始二年戶十九萬五千七百二(6),口六十八萬二千四百六十八。縣十二:長安(7),高帝五年置(8)。惠帝元年初城,六年成(9)。戶八萬八百,口二十四萬六千二百(10)。王莽曰常安。新豐(11),驪山在南(12),故驪戎國(13)。秦曰驪邑。高祖七年置(14)。船司空(15),莽曰船利。藍田(16),山出美玉(17),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18)。華陰(19),故陰晉(20),秦惠文王五年更名寧秦(21),蒿帝八年更名華陰。太華山在南(22),有祠,豫州山。集靈宮(23),武帝起。莽曰華壇也。鄭(24),周宣王弟鄭桓公邑(25)。有鐵官(26)。湖(27),有周天子祠二所(28)。故曰胡,武帝建元年更名湖(29)。下邦(30),南陵(31),文帝七年置(32)。沂水出藍田谷(33),北至霸陵人霸水。霸水亦出藍田谷,北入渭。古曰茲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視(示)子孫。奉明(34),宣帝置也(35)。霸陵(36),故主陽(37),文帝更名。莽曰水章也(38)。杜陵(39)。故社伯國(40),宣帝更名(41)。有周右將軍杜主祠四所(42)。莽曰饒安也。
  (1)京兆尹:政區名,官名。它與左馮翊、右扶風為京畿三個政區名,合稱三輔,其長官同名。京兆尹轄長安及迄東秦嶺以北、渭水以南諸縣。治所在長安。(2)故秦內史:意謂漢京兆尹為秦內史的一部分。《志》在各郡國下都敘沿革,追溯至秦代。(3)塞國:秦亡後,項羽所立十八王國之一。(4)二年:據《史記·秦楚之際月表》、《漢書·異姓諸侯王表》,當作「元年」。施之勉以為「二年」不誤。(5)右內史:內史分為左右,初在景帝二年(見《史記·景帝本紀》、《漢書·百官公卿表》),此《志》作「建元六年」。估計起初只分轄區,未分府署,至建元六年始分署理事(譚其驤說)。(6)元始二年:即公元二年。《志》所載各郡國戶口據此年版籍;這是我國見於文獻的最早戶口統計數字。(7)長安:故城在今陝西西安城西北。(8)高帝五年置:此處未記高帝七年都長安。(9)六年成:據《漢書·惠帝紀》,惠帝五年成。(10)戶八萬八百云云:《志》記縣戶口 的很少,僅十個,還不完整;漢縣戶口數以長安為最多。(11)新豐:故城在今陝西臨潼縣東北十四里。(12)驪山:在今臨潼縣南二里。此《志》所載山名共有一百七十五個。(13)故:凡元始以前皆可稱「故」。驪戎:春秋時戎狄之一。(14)置:謂置縣。高祖十年才更名。(15)船司空:在今陝西華陰縣東北五十里。此本是主船之官,後改建為縣。(16)藍田:故城在今陝西藍田西三十里。(17)山:藍田山,在今縣東三十里。(18)置:指造虎候山祠而言。陳直曰:「藍田有鼎湖延壽宮,志未注。遺址現在藍田焦岱鎮。」(19)華陰:故城在今陝西華陰東南五里。(20)故陰晉:戰國時魏地。(21)五年:據《史記·秦本紀》與《六國年表》,在「六年」。(22)太華山:即華山。在縣南十里。(23)集靈宮:故址在華山下今王到村。(24)鄭:故城在今陝西華具西北三里。(25)鄭,鄭桓公邑:以鄭為縣始於春秋時秦武公十一年,見《史記·秦本紀》。《漢志》不提,可見它不重視縣的始建年代。譚其驤曰:「以秦縣而言,估計總數當不下八九百個,但為《漢志》所提到的不滿十個。」(26)鐵官:武帝置鹽鐵官於產鹽鐵的郡縣,以收鹽鐵之利。《志》所載鹽官共三十五,鐵官共四十八。(27)湖:故城在今靈寶縣西南。 (28)周天子祠:按周厲王名胡,此縣「故名胡」,可能置祠以祀周厲王。(29)更名湖:古有胡國,相傳東周初被鄭武公所滅。縣南有地名鼎湖,傳說為黃帝鑄鼎之處,故武帝更名湖。(30)下邦(guī):故城在今陝西渭南縣東北二十餘里。(31)南陵:故城在今陝西西安城東南二十四里白鹿原上。文帝母薄太后的陵在此,因在文帝陵(霸陵)之甫,故名甫陵。漢代的陵及附屬的園、寢、廟規模很大,元帝以前每陵皆置縣,役使縣民供奉園陵,稱「陵縣」或「陵邑」。又屢徙官僚富豪於陵縣。陵縣不屬郡國而屬於太常;至元帝時才以各陵縣分屬三輔,是後起陵不再置縣與徙民。見於《漢志》者有高帝長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薄太后南陵、趙婕妤雲陵等九個陵縣;其中有五陵在渭北(長陵、陽陵、安陵、茂陵、平陵)。(32)文帝七年置:《史記·景帝本紀》「二年,置南陵縣」,與《志》異。(33)沂水:「滻水」之誤。參考《水經·滻水注》所引《志》文。《志》敘水道,一般首尾源流較詳。《志》載水道和陂、澤、湖、池共三百六十一,無名山水不計。(34)奉明:故城在今西安城北八里。 (35)宣帝置:宣帝父史皇孫墓地稱「奉明園」,元康元年立為縣。史皇孫因是宣帝父,其墓稱園不稱陵,然置縣如陵縣例。高帝父太上皇葬於櫟陽縣北原,分櫟陽置萬年縣,與此同例。(36)霸陵:故城在今陝西西安城東北三十五里。(37)芷陽:戰國舊縣。文帝九年起陵灞上,改名霸陵。縣跨灞水兩岸,陵在水西,縣城在水東。(38)水章:改水名以章霸功之意。(39)杜陵:故城在今陝西西安城東南二十里少陵原上。 (40)杜伯:西周宣王時杜國的君主,入朝為右將軍。(41)宣帝更名:原名壯縣(春秋時秦武公十一年始置),漢宣帝元康元年置陵杜東原上,更杜縣名杜陵。(42)右將軍社主:即杜伯。
  左馮翊(1),故秦內史(2),高帝元年屬塞國(3),二年更名河上郡(4),九年罷,復為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左內史(5),太初元年更名左馮翊(6)。戶二十三萬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萬七千八百二十二。縣二十四:高陵(7),左輔都尉治(8)。莽曰千春。櫟陽(9),秦獻公自雍徙(10)。莽曰師亭。翟道(11),莽曰渙。池陽(12),惠帝四年置。戟嶭山在北(13)。夏陽(14),故少梁(15),秦惠文王十一年更名。《禹貢》梁山在西北(16),龍門山在北(17),有鐵官。莽曰冀亭。衙(18),莽曰達昌。粟邑(19),莽曰粟城。谷口(20),九嵏山在西(21)。有天齊公、五床山、仙人、五帝祠四所。莽曰谷喙。蓮勺(22),鄜(23),莽曰修令。頻陽(24),秦厲公置。臨晉(25),故大荔,秦獲之,更名。有河水祠。芮鄉(26),故芮國。莽曰監晉。重泉(27),莽曰調泉。郃陽(28),祋祤(29),景帝二年置。武城(30),莽曰桓城。瀋陽(31),莽曰制昌。懷德(32),《禹貢》北條荊山在南,下有強梁原(33)。洛水東南入渭,雍州浸。莽曰德歡。徵(34),莽曰汜愛。雲陵(35),昭帝置也。萬年(36),高帝置。莽曰異赤。長陵(37),高帝置(38)。戶五萬五十七,口十七萬九千四百六十九。莽曰長平。陽陵(39),故弋陽,景帝更名(40)。莽曰渭陽。雲陽(41)。有休屠、金人及徑路神祠三所(42),越巫祠三所(43)。
  (1)左馮翊(pingyi):三輔之一。轄長安以東、渭水北岸諸縣。治所在長安。(2)故秦內史:意謂左馮翊在秦內史的轄境內。(3)塞國:楚霸王所立十八王國之一。(4)二年:有說當作「元年」。其實不誤(施之勉說)。(5)建元六年分為左內史:內史分為左右,始於景帝二年,此《志》作「建元六年」,估計起初只分轄區,未分府署,至建元六年始分署理事。(6)左馮翊:王莽分左馮翊曰前輝光,後又分其郡為二,曰翊尉、光尉。(7)高陵:故城在今陝西高陵縣西南一里。秦時舊縣。(8)左輔都尉:據《百官表》,武帝元鼎元年置三輔都尉。(9)櫟(yue)陽:故城在今陝西臨潼縣東北七十里。(10)秦獻公自雍徙:下奪一「此」字。奏獻公城櫟陽,徙此。項羽分封的十八王之一雍王司馬欣都此。漢初也曾都此。(11)翟(di)道:在今陝西黃陵縣西北。縣有蠻夷曰「道」。(12)池陽:在今陝西徑陽縣西北二里。(13)戟嶭(jiěnie)山:在今陝西涇陽縣北。(14)夏陽:故城在今陝西韓城縣西南。夏陽有扶荔宮,《志》未注。扶荔宮遺址在今陝西韓城縣芝川鎮司馬遷祠附近。(15)故少梁:古梁國,春秋時秦滅之,為少梁邑。(16)梁山:在今陝西韓城縣西北、黃龍縣東。(17)龍門山:在今陝西韓城縣東北,黃河西岸。 (18)衙:故城在今陝西白水縣東北六十里彭衙堡。(19)粟邑:故城在今陝西白水縣西北。(20)谷口:故城在今陝西禮泉縣東北七十里。 (21)九嵏(zōng)山:在今陝西禮泉縣北。(22)蓮勺:故城在今陝西渭南縣東北七十里來化鎮。(23)鄜(fū):故城在今陝西洛川縣東南七十里。(24)頻陽:故城在今陝西富平縣東北五十里。(25)臨晉:故城在今陝西大荔縣東,黃河岸西。(26)芮鄉:在臨晉東南,渭水北岸。(27)重泉:故城在今陝西蒲城縣東南五十里重泉裡。(28)郃(he)陽:故城在今陝西合陽縣東南四十里洽陽裡。(29)祋栩(duixǔ):故城在今陝西耀縣。一作「祋栩」。(30)武城:故城在今陝西華縣東北十七里。 (31)瀋陽:故城在今陝西華縣東北十五里。(32)懷德:故城在今陝西大荔縣東南,渭水北岸。(33)強梁原:在渭北,洛水入渭處。(34)徵:「澂」之誤(陳直說)。故城在今陝西澄城縣西南二十五里。(35)雲陵:故城在今陝西淳化縣東南。漢昭帝母趙婕好死葬雲陽,昭帝即位起雲陵,割雲陽以為縣。(36)萬年:故城在今陝西臨潼縣東北七十里。高帝父太上皋葬於櫟陽縣北原,分櫟陽置萬年縣。(37)長陵:故城在今陝西咸陽東北。城西北有望夷宮。(38)高帝置:長陵為高帝陵,十二年置縣。(39)陽陵:故城在今陝西咸陽東北,涇渭二水之間。陽陵為景帝陵。(40)景帝更名:《吏記·景紀》四年後九月更名。《漢書·景帝紀》五年正月更名。 (41)雲陽:故城在今陝西淳化縣西北。故秦縣。(42)休屠(xiǔchǔ);匈奴休屠王。金人:祭天金人。徑路神祠:祭休屠王之祠,見《效祀志》。 (43):有說「」之訛。:「禳」之假借。參考《郊祭志》。
  右扶風(1),故秦內史(2),高帝元年屬雍國(3),二年更為中地郡(4)。九年罷(5),復為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右內史,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為右扶風(6)。戶二十一萬六千三百七十七,口八十三萬六千七十。縣二十一:渭城(7),故咸陽,高帝元年更名新城,七年罷,屬長安。武帝元鼎三年更名渭城。有蘭池宮(8),莽曰京城。槐裡(9),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廢丘(10)。高祖三年更名。有黃山宮(11),孝惠二年起。莽曰槐治。鄠(12),古國(13)。有扈谷亭(14)。扈,夏啟所伐。酆水出東南,又有潏水(15),皆北過上林苑入渭。有陽宮(16),秦文王起。盩厔(17),有長揚宮(18),有射熊館,秦昭王起。靈軹渠(19),武帝穿也,(20),周後稷所封(21)。郁夷(22),《詩》「周道郁夷」。有汧水祠(23)。莽曰郁平。美陽(24),《禹貢》岐山在西北。中水鄉,周大王所邑。有高泉宮(25),秦宣太后起也。郿(26),成國渠首受渭,東北至上林入蒙籠渠(27)。右輔都尉治。雍(28),秦惠公都之(29)。有五畤,太昊、黃帝以下祠三百三所(30)。泉宮,孝公起。祈年宮,惠公起(31)。械陽宮,昭王起。有鐵官。漆(32),水在縣西(33)。有鐵官。莽曰漆治。栒邑(34),有豳鄉,《詩》豳國,公劉所都。隃麋(35),有黃帝子祠一莽曰扶亭。陳倉(36),有上公、明星、黃帝孫、舜妻育塚祠。有羽陽宮(37),秦武王起也,杜陽(38),杜水南入渭(39)。《詩》曰「自杜」,莽曰通杜。汧(40),吳山在西,古文以為汧山(41)。雍州山。北有蒲谷鄉弦中谷,雍州弦蒲藪(42)。汧水出西北,入渭。芮水出西北(43),東入涇,《詩》芮,雍州川也。好畤(44),垝山在東(45)。有梁山宮(46),秦始皇起。莽曰好邑。虢(42),有黃帝子、周文武祠。虢宮,秦宣太后起也。安陵(48),惠帝置。莽曰嘉平。茂陵(49),武帝置。戶六萬一千八十七,口二十七萬七千二百七十七。莽曰宣城。平陵(50),昭帝置。莽曰廣利。武功(51),太一山(52),古文以為終南。垂山(53),古文以為敦物。皆在縣東。斜水出衙領山北(54),至郿入渭。褒水亦出衙領,至南鄭入沔。有垂山、斜水、褒水祠三所。莽曰新光(55)。
  (1)右扶風:轄長安以西、渭水南北諸縣。治所在長安。(2)故秦內史:意謂原秦內史之一部分。(3)雍國:項羽分封十八王國之一,章邯為雍王。(4)二年:有說當作「元年」。其實不誤(施之勉說)。(5)九年罷:錢大昭曰,《百官表》高帝十年,有中地守宣義,疑非九年罷。按,「九年罷」為是。「中地守」上脫一「故」字。(6)更名主爵都尉為右扶風:主爵都尉,掌列侯,不治民,豈能更名為右扶風,蓋省其員,另為右扶風(全祖望說)。王莽分其郡曰後丞烈,後又分其郡二,曰扶尉,列尉。(7)渭城:故城在今陝西咸陽東北。 (8)蘭池宮:秦始皇微行,逢盜於蘭池,大概即在其處。(9)槐裡:故城在今陝西興平縣東南十里。(10)犬丘……廢丘:吳卓信曰:《世本》懿王二年自鎬徙都犬丘,《紀年》懿王十五年自宗周遷於槐裡。是周時已有槐裡之名。周既自鎬遷此,豈有天子所都仍名犬丘之理,蓋已更名槐裡矣。據《周勃》《樊噲傳》,漢初有廢丘,又有槐裡,或其後置縣,乃統渭之槐裡耳。(11)黃山宮:故址在今陝西興平縣西南三十里馬嵬坡。 (12)鄠:故城在今陝西戶縣北。(13)古國:當為「古扈國」。戶、扈、鄠三字為一疏。(14)亭:其上當有「甘」字(王念孫說)。(15)潏水:當作「澇水」。(16)(bei)陽宮:在今陝西戶縣西南三十餘里。 (17)盩厔(zhōuzhi):故城在今陝西周至縣東三十里終南鎮。(18)長楊宮:長楊、五柞二宮相去八里,此處脫「五柞宮」。(19)靈軹渠:在縣北。又名蒙蘢渠。(20)(tai):故城在今陝西武功縣西三十里。有車宮,《志》文未注(陳直說)。(21)後稷所封:本有邰氏之地,秦置縣。東漢初廢。(22)郁夷:故城在今陝西寶雞縣西。東漢時省並於郿縣。(23)汧水祠:在今陝西寶雞縣東。(24)美陽:故城在今陝西武功縣西北。 (25)高泉宮:《長安志》言,在美陽城中。(26)郿:故城在今陝西眉縣東。(27)蒙籠渠:即靈軹渠。「籠」,當作「蘢」。(28)雍:故城在今陝西鳳翔縣南。 (29)秦惠公:「惠」,「德」之訛。《封禪書》云:「秦德公既立,卜居雍」。《郊祀志》同。(30)三百三所:王先謙曰,「《郊祀志》,雍有百餘廟;又雲,舊祠二百三所。此『三百』,疑二百之誤。」 (31)祈年宮:「祈」,或作「蘄」。《黃圖》:「蘄年宮,穆公所造。」與《志》異。或穆公起,惠公更修。(32)漆:故城在今陝西彬縣。秦邑。有豳亭。(33)水:指漆水。此水入涇。 (34)栒邑:故城在今陝西旬邑縣東北。(35)栒麋:縣因有隃麋澤而得名。故城在今陝西千陽縣東。(36)陳倉:故城在今陝西寶雞市東二十里。(37)羽陽宮:遺址在今陝西寶雞市東關外火車站對岸。「羽陽」,疑「雨暘」二字之假借。(陳直說)(38)杜陽:故城在今陝西麟游縣西北。(39)杜水:源於古杜陽縣之杜山,東南流,於今周至縣入渭。(40)汧(qiān):故城在今陝西隴縣南。秦邑。(41)古文:指《禹貢》。《志》稱「古文」者十一。(42)弦蒲藪:在今陝西隴縣西北。 (43)芮水:在今甘肅華亭縣境。東流,至今涇川城入涇。 (44)好畤:故城在陝西乾縣東十里好畤村。秦邑。(45)垝山:在今陝西乾縣東北。(46)粱山:在乾縣西北五里。(47)虢:故城在今陝西寶雞縣西。本西虢,秦武公滅之。(48)安陵:為惠帝陵,因置縣。故城在今陝西咸陽東北。(49)茂陵:武帝陵,建元二年置縣。本陝西槐裡縣之茂鄉。故址在今陝西興平縣東北。(50)平陵:昭帝陵,因置縣。故址在陝西咸陽西北十五里。 (51)武功:故城在今陝西眉縣東南四十里。(52)太一山:在今陝西眉縣南。今稱太白山。(53)垂:「岳」之誤。岳山,在今眉縣西南,太白山之西。(54)衙嶺山:在岳山西。(55)莽曰新光:王莽以武功縣為安漢公采地,名曰漢光邑;其後王莽改國號為新,故曰新光。
  弘農郡(1),武帝元鼎四年置(2)。莽曰右隊(3)。戶十一萬八千九十一,口四十七萬五千九百五十四。有鐵官(4),在黽池。縣十一:弘農(5),故秦函谷關。衙山領下谷(6),燭水所出,北入河。盧氏(7),熊耳山在東。伊水出(8),東北入洛,過郡一(9),行四百五十里。又有育水(10),南至順陽入沔(11)。又有洱水,東南至魯陽(12),亦入沔(13)。皆過郡二(14),行六百里。莽曰昌富。陝(15),故貌國。有焦城,故焦國。北虢在大陽(16),東虢在滎陽(17),西虢在雍州(18)。莽曰黃眉。宜陽(19),在黽池有鐵官也(20)。黽池(21),高帝八年復黽池中鄉民(22)。景帝中二年初城,徙萬家為縣。榖水出榖陽谷(23),東北至榖城入洛(24)。莽曰陝亭。丹水(25),水出上洛塚嶺山(26),東至析入鈞(27)。密陽鄉(28),故商密也。新安(29),《禹貢》澗水在東,南入洛。商(30),秦相衛鞅邑也。析(31),黃水出黃谷(32),鞠水出析谷(33),俱東至酈入湍水。莽曰君亭。陸渾(34),春秋遷陸渾戎於此(35)。有關(36)。上洛(37)。《禹貢》洛水出塚嶺山,東北至鞏入河(38),過郡二(39),行千七十里,豫州川。又有甲水,出秦嶺山(40),東南至錫入沔(41),過郡三(42),行五百七十里。熊耳獲輿山在東北。
  (1)弘農:義取宏大農桑為名。轄境在今陝西、河南兩省之間,約當今黃河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丹三水流域。郡治弘農。(2)故屬京兆尹,武帝元鼎三年冬徙函爺關於新安,以故關為弘農縣,設郡約在此時。(3)右隊:《王莽傳》,以弘農、河東、滎陽、河內、穎川、南陽為六隊。(4)有鐵官:吳卓信曰:《寰宇通志》河南府鞏、宜陽、登封、新安、嵩五縣出鐵。(5)弘農:故城在今河南靈寶縣北。武帝元鼎三年冬徙函谷關於新安,以故關為弘農縣。陳直曰:「弘農有弘農宮,《志》文未注。」(6)衙:「衡」之誤。衙山領:當作「衡嶺」(段玉裁說)。在今靈寶縣南。(7)盧氏:故城即今河南盧氏縣。(8)「出」上當有「所」字(王念孫說)。(9)過郡:王先謙曰,「《志》敘水道,無『過郡一』者,本郡則不可言過也。『一』是『二』之缺訛。郡二:弘農、河南。(10)育水:即均水。(11)順陽:故城在今湖北均縣。(12)魯陽:故城在今河南魯山縣。(13)(洱水)入沔:洱水的源流不明。(14)皆過郡二:過弘農、南陽。《志》未敘洛水過盧氏縣。(15)陝:故城在今河南陝縣。黃河南岸。(16)大陽:故城在今山西平陸西,黃河北岸。(17)滎陽:故城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北。(18)雍州:「州」字衍(王念孫說)。雍,縣名。故城在今陝西鳳翔南。(19)宜陽:故城在今河南宜陽西五十里。洛水過此縣。戰國時韓地。(20)在邑池有鐵官也:齊召南曰:此七字乃郡戶口下自注,誤衍於此。王先謙曰:「在」疑「有」之誤,宜陽也有黽池。(21)黽池:故城在今河南澠池縣西。(22)復黽池中鄉民:王先謙曰:「案《志》云『復黽池中鄉民』,則中鄉原屬黽池可知,而黽池舊為縣更可知。宜陽下引《洛水注》雲,『蠡城西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邑池縣治』,此舊治也。中鄉城,景帝時改治也。」(23)榖陽谷:在今邑池縣西。(24)榖城:故城在洛陽西北。(25)丹水:故城在今河南浙川縣西南。(26)水:丹水。上洛:故城在今陝西商縣。塚嶺山:在今陝西商縣西北、古代嶢關以北。(27)鈞:鉤水。即均水。(28)密陽鄉:在古丹水縣東南。(29)新安:故城在今河南澠他縣東搭泥鎮。 (30)商:故城在今陝西商縣東南八十五里。(31)析:故城在今河南西峽縣。(32)黃谷:在今河南西峽縣東南。(33)析谷:在今河南西峽縣東北。(34)陸渾:故城在今河南嵩縣東北。(35)遷陸渾戎:事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36)關:陸渾關。在今河南宜陽縣東南。(37)上洛:故城在今陝西商縣。(38)鞏:縣名。故城在今河南鞏縣西南。(39)過郡二:指弘農、河南。(40)秦嶺山:在今陝西商縣西南、藍田縣南。(41)鍚:縣名。故城在今陝西白河縣東南。(42)過郡三:「三」當為「二」。指弘農、漢中二郡。
  河東郡(1),秦置(2)。莽曰兆陽(3)。有根倉、濕倉。戶二十三萬六千八百九十六,口九十六萬二千九百一十二。縣二十四(4):安邑(5),巫咸山在南(6),鹽池在西南(7),魏絳自魏徙此,至惠王徙大梁。有鐵官、鹽官。莽曰河東。大陽(8),吳山在西(9),上有吳城,周武王封太伯後於此,是為虞公,為晉所滅。有天子廟。莽曰勤田。猗氏(10),解(11),蒲反(12),有堯山、首山祠(13)。蕾 首山在南(14)。故曰蒲,秦更名。莽曰蒲城。河北(15),《詩》魏國,晉獻公滅之,以封大夫畢萬,曾孫絳徙安邑也。左邑(16),莽曰兆亭。汾陰(17),介山在南(18)。聞喜(19),故曲沃。晉武公自晉陽徙此(20)。武帝元鼎六年行過,更名(21)。濩澤(22),《禹貢》析城山在西南(23),端氏(24),臨汾(25),垣(26),《禹貢》王屋山在東北(27),沇水所出,東南至武德入河(28),軼(溢)出滎陽北地中,又東至琅槐入海(29),過郡九(30),行千八百四十里。皮氏(31),耿鄉(32),故耿國,晉獻公滅之,以賜大夫趙夙。後十世獻侯徙中牟。有鐵官。莽曰延平。長修(33),平陽(34),韓武子玄孫貞子居此。有鐵官。莽曰香平。襄陵(35),有班氏鄉亭(36)。莽曰干昌。彘(37),霍大山在東(38),冀州山,周厲王所奔(39)。莽曰黃城。楊(40),莽曰有年亭。北屈(41),《禹貢》壺口山在東南(42)。莽曰朕北(1)。蒲子(43),繹(44),晉武公自曲沃徙此。有鐵官。狐(45),騏(46)。侯國。
  (1)河東郡:轄境在黃河以東,約當今山西省南部(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區)。郡治安邑。河東有都尉,見《薛宣傳》,《志》未注都尉治。河東與河南、河內屬司隸,為「三河」。(2)秦置:凡言「秦置」,因其名不改。秦昭襄王二十一年置。(3)兆陽:當作「兆隊」。據《王莽傳》河東乃六隊之一。(4)縣二十四:《尹翁歸傳》河東二十八縣。今雲二十四乃元始時縣數。(5)安邑:故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有共廚宮。(6)巫咸山:在今山西夏縣東南。(7)鹽池:在今山西運城東南。(8)大陽:故城在今山西平陸西南。(9)吳山:在今平陸北。(10)猗氏:故城在今山西臨倚縣甫二十里。(11)解:故城在今山西臨猗縣西南。(12)蒲反:故城在今山西永濟縣西,黃河東岸。(13)堯山、首山:在今山西永濟縣西南。有首山宮、迎光宮(陳直說)。(14)雷首山:在今永濟縣西南。為中條山西端,臨黃河。(15)河北:故城在今山西芮城縣東北一里。(16)左邑:故城在今山西聞喜縣。(17)汾陰:故城在今山西萬榮縣西南,黃河東岸。有汾陰宮。縣側有汾陰脽。(18)介山:在今山西萬榮縣南。(19)聞喜:故城在今山西聞喜縣東北。(20)武公:當作「成侯」(王念孫說)。(21)武帝元鼎六年更名:秦改為左邑。武帝於左邑之桐鄉聞南越破,乃以桐鄉為聞喜縣。後漢並左邑於聞喜。(22)濩澤:故城在今陽城縣西澤城村。(23)析城山:在今山西陽城縣西南。(24)端氏:故城在今山西沁水縣東北三十五里端氏聚。(25)臨汾:故城在今山西新絳東北二十五里。汾水經縣城東。(26)垣:故城在今山西垣曲縣東南。(27)王屋山:在今垣曲縣東、陽城縣西南。(28)武德:故城在今河南武陟東南。(29)琅槐:故城在今山東東營市境。(30)過郡九:過河東、河內、河南、陳留、濟陰、東郡、泰山、濟南、齊郡、千乘等十郡。(31)皮氏:故城在今山西河津縣,黃河東岸。(32)耿鄉:在今利津縣東南十二里。(33)長修:故城在今山西新蜂縣西北長秋鎮。(34)平陽:故城在今山西臨汾西南。汾水過縣城東。(35)襄陵:故城在今山西臨汾東南十五里。因晉襄公之陵而得名。(36)班氏鄉亭:「班」當作「講」。在今臨汾南約四十里。(37)彘:故城在今山西霍縣。(38)霍大山:在今霍縣東南。南接今洪洞縣境。(39)周厲王所奔:相傳周厲王陵在霍縣東北二十五里。(40)楊:故城在今山西洪洞縣東南十五里。(41)北屈:故城在今山西吉縣北二十一里。(42)壺口山:在今山西吉縣西南,黃河過此山。(43)蒲子:故城在今山西縣。(44)絳:故城在今山西曲沃縣東,今絳縣西北。境內有絳山、絳水。(45)狐:故城在今山西永和縣西南。(46)騏:故城在今山西鄉寧縣東南。
  太原郡(1),秦置(2)。有鹽官,在晉陽。屬并州、戶十六萬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萬四百八十八。有家馬官(3)。縣二十一(4):晉陽(5),故《詩》唐國(6),周成王滅唐,封弟叔虞。龍山在西北(7)。有鹽官(8)。晉水所出,東入汾。葰人(9),界休(10),莽曰界美。榆次(11),塗水鄉(12),晉大夫知徐吾邑。梗陽鄉(13),魏戊邑。莽曰太原亭。中都(14),於離(15),莽曰於合。茲氏(16),莽曰茲同。狼孟(17),莽曰狼調。鄔(18),九澤在北(19),是為昭余祁,并州藪。晉大夫司馬彌牟邑。盂(20),晉大夫孟丙邑(21)。平陶(22),莽曰多穰。汾陽(23),北山(24),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陰入河,過郡二(25),行千三百四十里,冀州浸。京陵(26),莽曰致城。陽曲(27),大陵(28),有鐵官。莽曰大寧。原平(29),祁(30),晉大夫賈辛邑。莽曰示。上艾(31)。綿曼水(32),東至蒲吾,入虖池水。慮虒(33),陽邑(34),莽曰繁穰。廣武(35)。句注、賈屋山在北(36)。都尉治。莽曰信桓。
  (1)太原郡:在今山西中部。郡治晉陽。(2)秦置:秦莊襄王三年置郡。楚漢之際屬西魏國,高帝二年屬漢,六年為韓國,七年復故,十一年屬代國,文帝元年復故,二年為太原國,四年仍屬代國,武帝無鼎三年復故。(3)有家馬官:臣瓚曰:「漢有家馬廄,一廄萬匹,時以邊表有事,故分來在此。家馬後改曰挏馬也。」(4)縣二十一:《高帝紀》以太原三十一縣為韓國,王韓王信。此云「二十一」,後有析並。(5)晉陽:故城在今山西太原西南。在晉水之陽,故名晉陽。汾水過東南。漢文帝為代王,始亦都此。(6)故《詩》唐國:相傳堯始都於此,後遷河東平陽。(7)龍山:在古晉陽城西南十里。(8)有鹽官:《志》載鹽、鐵、工官,通例皆在縣下,也有在郡下。此縣下、郡下皆載鹽官,必有一個是衍文。(9)葰人:故城在今山西繁峙縣東北。(10)界休:故城在今山西介休縣東南十五里。(11)榆次:故城在今山西榆次縣。(12)塗水鄉:在今榆次縣西南二十里。(13)梗陽鄉:在今清徐縣。(14)中都:故城在今山西平遙縣西。(15)於離:故城約在今山西汾陽一帶。(16)茲氏:故城在今山西汾陽東南。(17)狼孟:故城在今山西陽曲縣。(18)鄔:故城在今山西介休縣東北約四十里。 (19)九澤:在今山西平遙、文水二縣間。(20)盂:故城在今山西陽曲縣東北。(21)孟丙:當作「盂丙」。是以邑為姓。(22)平陶:故城在今山西文水縣西南。(23)汾陽:故城在今山西靜樂縣西,汾水西岸。 (24)北山:在今山西寧武縣西。(25)過郡二:過太原、河東。(26)京陵:故城在今山西平遙縣東。(27)陽曲:故城在今山西定襄縣東。 (28)大陵:故城在今山西文水縣東北。(29)原平:故城在今山西原平縣東。 (30)祁:故城在今山西祁縣東南五里。(31)上艾:故城在今山西陽泉市東南。(32)綿曼水:源於今壽陽縣,(33)慮虒(luyi):故城在今山西五台縣東北。(34)陽邑:故城在今山西太谷縣東北。(35)廣武:故城在今山西代縣西南十五里。(36)句注山:在今山西代縣西。賈屋山:在今代縣北。俗名草垛山。
  上黨郡(1),秦置(2),屬并州。有上黨關、壺口關、石研關、天井關(3)。戶七萬三千七百九十八,口三十三萬七千七百六十六。縣十四:長子(4),周史辛甲所封。鹿谷山(5),濁漳水所出,東至鄴入清漳。屯留(6),桑欽言「絳水出西南,東入海(7)。余吾(8),銅鞮(9),有上虒亭(10),下虒聚(11)。沾(12)。大黽谷(13),清漳水所出,東北至邑成入大河,過郡五(14),行千六百八十里,冀州川。涅(15),氏涅水也(16)。襄垣(17),莽曰上黨亭。壺關(18),有羊腸阪(19)。沾水東至朝歌入淇(20)。泫氏(21),楊谷(22),絕水所出,南至野王人沁(23)。高都(24),莞谷(25),丹水所出,東南入泫水。有天井關(26)。潞(27),故潞子國。陭氏(28),陽阿(29);谷遠(30)。羊頭山世靡谷(31),沁水所出,東南至滎陽入河,過郡三(32),行九百七十里。莽曰谷近。
  (1)上黨郡:在今山西省東南部。郡治長子。有都尉,見《杜業傳》。《續志》劉注「長子」下引《上黨志》云:關城、都尉所治。(2)秦置:先屬韓,降趙,後入秦,莊襄王四年因之。(3)上黨關:《一統志》雲,在屯留縣境。壺口、石研、天井,所謂上黨三關。石研關,即井陘關。(4)長子:故城在今山西長子縣西。(5)鹿谷山:在今長子縣西五十里。(6)屯留:故城在今山西屯留縣南。(7)絳水:源於屯留縣西南盤秀山,東流入漳。(8)余吾:故城在今山西屯留縣西北十八里餘吾鎮。(9)銅鞮:故城在今山西沁縣南四十里。 (10)上虒亭:在銅鞮故城東南。(11)下虒聚:在銅鞮故城東。 (12)沾:故城在山西和順縣西北。 (13)大邑谷:「黽」乃「要」之訛。大要谷,在沾縣故城東。(14)過郡五:上黨、魏、廣平、巨鹿、信都(錢坫說)。王先謙曰:「五」當為「六」。錢氏遺河間未數。(15)涅(nie):放城在今山西武鄉縣西北五十五里故城村。(16)氏涅水:源於縣西,東南流,入濁漳水。(17)襄垣:故城在今山西襄垣西北四十里。(18)壺關:故城在今山西長治市北。(19)羊腸阪:在今山西壺關縣東南數十里。陂長三里,盤曲如羊腸。 (20)沾水:源於今山西壺關縣東南,東南流,入淇水。(21)泫氏:故城在今山西高平縣治。(22)楊谷:在今高平縣西北。(23)野王:縣名。屬河內郡。(24)高都:故城在今山西晉城縣治。(25)堯谷:在今晉城縣西北。(26)天井關:在今晉城縣南,太行山上。 (27)潞:故城在今山西潞縣東北四十里。(28)陭氏:故城在今山西安澤縣西南。 (29)陽阿:故城在今山西陽城西北四十里大陽鎮。 (30)谷遠:故城即今山西沁源縣治。 (31)羊頭山:在今沁源縣北,西與介休縣、西北與平遙縣接壤。(32)過郡三:謂上黨、河內、河南。
  河內郡(1),高帝元年為殷國,二年更名。莽曰後隊,屬司隸。戶二十四萬一千二百四十六,口百六萬七千九十七。縣十八(2):懷(3),有工官(4)。莽曰河內。汲(5),武德(6),波(7),山陽(8),東太行山在西北。河陽(9),莽曰河亭。州(10),共(11),故國(12)。北山(13),淇水所出(14),東至黎陽入河。平皋(15),朝歌(16),紂所都。周武王弟康叔所封。更名衛。莽曰雅歌。修武(17),溫(18),故國,己姓,蘇忿生所封也(19)。野王(20),太行山在西北。衛元君為秦所奪,自濮陽徙此。莽曰平野。獲嘉(21),故汲之新中鄉,武帝行過更名也。軹(22),沁水(23),隆慮(24),國水東北至信成入張甲河(25),過郡三,行千八百四十里。有鐵官(26)。蕩陰(27)。蕩水東至內黃澤。(28)西山(29),羑水所出,亦至內黃入蕩。有羑里城(30),西伯所拘也。
  (1)河內郡:在今河南省西北部,黃河以北。郡治懷。注曰「屬司隸」。武帝征和四年置司隸校尉,職司與十三部刺史略同。其所察範圍稱司隸校尉部,包括三輔、三河、弘農,《志》只於此及河南郡下注出。十三刺史部所屬九十六郡國,也有十三個郡國未注所屬。且《志》以郡國為綱,以縣為目,而不按州的次序。(2)縣十八:王先謙曰:見《功臣侯表》者有臨蔡縣,無考。(3)懷:故城在今河南武涉縣西南。(4)工官:掌管官營手工業之官。《志》載工官計十處,其中四處是既載於郡下,又載於縣下(即泰山奉高、廣漢洛縣),故實即八處。工官所在,一般是當時官營手工業的中心。(5)汲:故城在今河南汲縣西南二十五里。(6)武德:故城在今河南武涉縣東南。孟康曰:秦始皇東巡時置,「自以武德定天下」。(7)波:故城在今河南濟源東南二十里。(8)山陽:故城在今河南焦作市東。(9)河陽:故城在今河南孟縣西三十五里。孟津在故城南。(10)州:故城在今河南博愛東南約四十里。(11)共:故城即今河南輝縣。(12)故國:周厲王時共伯和國。(13)北山:在今河南輝縣西北、今山西省境內。 (14)淇水:源於北山,東南流,在今河南淇縣東南入河。(15)平皋:故城在今河南溫縣東二十里。 (16)朝歌:故城在今河南淇縣。縣西北有淇園。(17)修武:故城即今河南獲嘉縣治。故城東有小修武。 (18)溫:故城在今河南溫縣西南三十里。(19)蘇忿生:顓頊裔孫吳回生陸終,陸終生昆吾,為己姓,昆吾之子封於蘇,其後忿生為周司寇,故蘇為己姓。(20)野王:故城即今河南沁陽縣治。(21)獲嘉:故城在今河南新鄉市西十二里。(22)軹:故城在今河南濟源縣南十三里。(23)沁水:故城在今河南濟源縣東北,沁水南王寨城。(24)隆慮(lu) :故 城在今河南林縣。今太行山在其西。(25)國水:不詳。(26)有鐵官:傳說隆慮縣北隆慮山有鐵。(27)蕩陰:故城即今河南湯陰縣治。(28)蕩水:源於湯陰縣西,東流,過縣城,東入內黃縣的黃澤。(29)西山:在湯陰縣西北。(30)羑里城:在湯陰縣北。
  河南郡(1),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2)。洛陽戶五萬二千八百三十九(3)。莽曰保忠信鄉(4),屬司隸也。戶二十七萬六千四百四十四,口一百七十四萬二百七十九。有鐵官、工官。敖倉在滎陽(5)。縣二十二:洛陽(6),周公遷殷民,是為成周(7)。《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晉台諸侯於狄泉,以其地大成周之城,居敬王(8)。莽曰宜陽。滎陽(9),卞水、馮池皆在西南(10)。有狼湯渠(11),首受泲(濟),東南至陳入穎(12),過郡四(13),行七百八十里。偃師(14),屍鄉(15),殷湯所都。莽曰師成。京(16),平陰(17),中牟(18),圃田澤在西(19),豫州蔽。有管叔邑(20),趙獻侯自耿徙此(21)。平(22),莽曰治平(23)。陽武(24),有博浪沙(25)。莽曰陽桓。河南(26),故郟鄏地。周武王遷九鼎,周公致太平,營以為都,是為王城,至平王居之(27)。緱氏(28),劉聚(29),周大夫劉子邑。有延壽城仙人祠(30)。莽曰中亭。卷(31),原武(32),莽曰原桓。鞏(33),東周所居(34)。榖成(35),《禹貢》瀍水出亭北(36),東南入洛。故市(37),密(38),故國(39)。有大騩山(40),潩水所出(41),南至臨穎入穎(42)。新成(43),惠帝四年置(44)。蠻中,故戎蠻子國。(45)開封(46),逢池在東北(47),或曰宋之逢澤也(48)。成皋(49),故虎牢(50)。或曰制。苑陵(51),莽曰左亭。梁(52)憚狐聚(53),秦滅西周徙其君於此。陽人聚(54),秦滅東周徙其君於此。新鄭(55)。《詩》鄭國,鄭桓公之子武公所國,後為韓所滅,韓自平陽徙都之(56)。
  (1)河南郡:因在黃河之南而得名。古今河道,自滎陽縣境以下大不相同。古河道向東北,今河道向東南,故河南郡卷、原武、陽武三縣,漢時在河南,今在河北,河南與河東、河內三郡,漢時稱「三河」,為古代中心地區。郡治洛陽。(2)高帝更名:秦莊襄公時初置三川郡,治滎陽;二世時李由為三川守,守滎陽,漢高帝元年置河南國,二年更為郡。(3)洛陽戶五萬二千八百三十九:記有戶口數的共十縣,九縣皆在縣名下,獨洛陽在郡下。(4)保忠信卿:此以官名為政區名,與漢三輔同。據《王莽傳》,王莽分河南郡東境滎陽等縣為「祁隊郡」,《志》未記。(5)敖倉:始置於秦。譚其驤曰:「戰國、秦、漢時,黃河在滎陽縣境別出東流為濟水,濟水又在縣境別出為浪湯渠,濟水和浪湯渠的下游又和當時經濟最發達的中原地區的重要水道穎、渦、睢、獲、菏、濮諸水相通連,東南達於淮泗;敖倉。正設在滎陽縣治北、下臨濟水、西距河濟分流處不過二十里的敖山上,地理位置的優越使它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之一,中原漕糧無論是西輸關中,或北致邊塞,都需要在這裡積儲、轉搬,所以《漢志》特別予以重視,系之郡下。」(6)洛陽:故城在今河南洛陽城東北三十里,其城西牆距白馬寺三里。因至洛水北而得名。漢以前的河南洛水為「雒」,魏以後改為「洛」,今一律寫為「洛」。(7)成周:周公在洛北、瀍水東西築了兩個洛邑,西洛邑為周人所住,春秋時稱「王城」,戰國以後稱「河南」;東洛邑為所遷殷民居住,春秋時稱「成周」,戰國以後稱「洛陽」。(8)居敬王:據《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準備動工,次年(定公元年)始築,三旬而畢。周敬王以王子朝之亂,自王城徙居成周,求得晉與諸侯之力,擴建成周,將狄泉包括在內。(9)滎:本作「熒」,唐人始改為「滎」。故城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北。(10)卞:東漢後作「汴」。汴水原是小水,源於滎陽西南,東北流數十里注入濟水;東漢以後將其擴大,「竟把卞口以上出河之濟和卞口以下東至彭城(今徐州)的狼湯渠、甾獲渠、獲水都叫做汴水,從此汴水就成了中原一條最著名的巨川」。(譚其驤說)馮池:《水經注》稱李澤。後來不見記載。(11)狼湯渠:即鴻溝。戰國、秦、漢時中原水道交通之主於。(12)陳;今淮陽縣。 (13)過郡四:河南、陳留、汝南、淮陽。(14)偃師:故城即今河南偃師縣治。傳說武王伐紂旋師,至此築城休兵,故稱偃師。(15)屍鄉:在河南偃師城西十里。湯都之毫所在,眾說不一,屍鄉之一。(16)京:故城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南二十里。縣有京水,見《水經·濟水注》。(17)平陰:故城在今河南洛陽城北五十里,黃河南岸。(18)中牟:故城在今河南中牟城東六里。(19)圃田澤:在今中牟與鄭州間,廣數十里,今為平地。(20)管叔:周武王之弟。中牟西有管城(今鄭州)。依《志》例,當作「有管城,故管叔邑」,此脫「管城故」三字(王念孫說)。(21)趙獻侯自耿徙此:此句當緊接中牟縣名下。耿:在今山西河津縣南十二里,汾水南。趙獻侯所徙居之中牟,當是春秋時晉之中牟,地處今豫、冀、魯三省交界地帶,與此春秋鄭地、戰國魏地、漢屬河南的中牟無涉,《志》誤。(22)平:故城在今河南孟津縣東,東南距偃師二十里。(23)治平:「洽平」之誤(陳直說)。 (24)陽武:故城在今河南原陽縣東南二十八里。 (25)博浪沙:在陽武之南,今中牟西北。(26)河南:在今河南洛陽市西郊澗水東岸。(27)王城,至平王居之:周武王克商,遷九鼎於郟鄏(在河南城西),周公始營建都邑。平王避犬戎之患,東遷於此。至敬王,遷成周。(28)緱氏:故城在今河南偃師縣東南三十五里,城南五里為緱氏山。(29)劉聚:故址在漢喉氏城西南。劉子:春秋時周畿內一大夫。(30)延壽城:故址在漢緱氏城北。仙人祠:武帝幸視仙人跡,可能即起祠。(31)卷:故城在今河南原陽縣西。(32)原武:故城即今河南原陽縣治。(33)鞏:故城在今河南鞏縣西南十三里,洛水北岸。(34)東周:指戰國時的東周國。(35)榖成:故城在今河南洛陽西北十四里。(36)瀍水:僅長五十六里的小水。亭:在谷成北山上。(37)故市:故城在今河南鄭州西北三十五里。 (38)密:故城在今河南密縣東南三十里。(39)故國:密國為周共王所滅,見《國語·周語》。(40)大騩山:在今密縣東南五十里。 (41)潩水:今名魯姑河、一名清流河。(42)臨穎:故城在今河南臨穎縣西北十五里。(43)新成:故城在今河南伊川縣西南。 (44)惠帝四年置:戰國已有此地名,漢惠帝四年置縣。(45)蠻中:一作「蠻氏」、「鄤氏」。蠻子:一作「鄤子」,春秋時戎之一,為楚所滅,見《左傳》昭公十六年。在今汝南縣東南。(46)開封:故城在今河南開封城南五十里。原名啟封,因避文帝諱改名開封。(47)逢池:在今開封城東南二十四里。此非宋之逢澤,乃戰國時魏之「逢肢」。(48)宋之逢澤:在春秋時宋都商丘(今商丘縣)附近,《水經·睢水注》難陽(今商)城南的「逢洪陂」。(49)成皋:故城在今河南鞏縣東北,汜水西岸大伾山上。(50)虎牢:傳說為周穆王畜虎之處,戰國時始稱成皋。秦以為關,漢置縣。「或曰制」是錯的,制與虎牢非一地。(51)苑陵:故城在今河南新鄭縣東北三十八里。苑,又作「菀」、「宛」。(52)梁:故城在今河南臨汝縣西二十五里,汝水南岸。(53)憚狐聚:在今臨汝縣西北四十里。(54)陽人聚:在今臨汝縣西四十里,汝水以北。(55)新鄭:故城在今河南新鄭城西北。此對京兆尹的鄭(謂舊鄭)而言。(56)《詩》鄭國:《詩經》所載鄭國,乃東周時代的鄭國;以別於西周時代及鄭桓公對之鄭(本志京兆尹之鄭)。韓初都平陽(見本志河東郡平陽),哀侯二年滅鄭,乃徙都之。
  東郡(1),秦置。莽曰治亭。屬兗州(2)。戶四十萬一千二百九十七,口百六十五萬九千二十八。縣二十二(3):濮陽(4),衛成公自楚丘徙此。故帝丘,顓頊虛。莽曰治亭:畔觀(5),莽曰觀治。聊城(6),頓丘(7),莽曰順丘。發乾(8),莽曰戢楯。范(9),莽曰建睦。茬平(10),莽曰功崇(11)。東武陽(12),禹治漯水(13),東北至千乘入海,過郡三(14),行千二十里。莽曰武昌。博平(15),莽曰加睦。黎(16),莽曰黎治。清(17),莽曰清治。東阿(18),都尉治。離狐(19),莽曰瑞狐。臨邑(20),有泲(濟)廟。莽曰榖城亭。利苗(21),須昌(22),故須句國(23),太昊後(24),風姓。壽良(25),蚩尤祠在西北泲(濟)上。有胸城。樂昌(26),陽平(27),白馬(28),南燕(29),南燕國,姞姓,黃帝后。廩丘(30)。
  (1)東郡:據《史記·魏世家》,秦拔魏二十郡,以為秦東郡;秦在西,故此稱東。轄境在今山東、河南、河北三省之間。郡治濮陽。(2)屬兗州:在今河南省東北部、山東省西部。古黃河之南。(3)縣二十二:秦時縣二十,見《史記·秦始皇本紀》及《信陵君列傳》.(4)濮陽:故城在今河南濮陽縣西南。(5)畔觀:近入多以為「畔」字衍。觀縣,故城在今河南清豐城東南。然陳直曰:「《居延漢簡釋文》卷三,四十三頁,有「戍卒東郡畔安成裡靳龜』之紀載。又《再續封泥考略》卷二,十三頁,有『觀丞之印』封泥,《地理志》亦無觀縣,疑其初畔與觀各為一縣,後合併改稱畔觀。」(6)聊城:故城在今山東聊城縣西北十五里,城,或作「成」。(7)頓丘:故城在今河南清豐縣西南二十五里。(8)發乾:在今山東聊城與冠縣之間。(9)范:故城在今山東梁山縣西北約二十里。(10)茬平:故城在今山東在平縣西南二十里。(11)功崇:王莽封其孫宗為功崇公即此。(12)東武陽:故城在今山東陽谷縣西北約二十里。(13)禹治:當作「禹貢」(王先謙說)。(14)過郡三:當作「過郡四」,即:東郡、平原、濟南、千乘。(15)博平:故城在今山東茌平西北三十里。戰國時喬之博陵。(16)黎,故城在今山東鄆城縣西三十餘里。(17)清:故城在今山東聊城縣西二十里。(18)東阿:故城在今山東陽谷縣東北五十里阿城鎮。(19)離狐:故城在今河南濮陽縣東南五十餘里。(20)臨邑:故城即今山東東阿縣治。 (21)利苗:地點不明。後漢省。王莽時有利苗訢。(22)須昌:故城在今山東東平縣西北十五里。(23)須句:春秋時國名。魯僖公二十二年併入魯。(24)太昊:亦作「太皞」,即伏羲氏。(25)壽良:故城在今山東東平縣西南。 (26)樂昌:故城在今河南南樂縣西北。(27)陽平:故城即今山東莘縣治。(28)白馬:故城在今河南滑縣東二十里。(29)南燕:「南」字衍。秦置燕縣,漢因之。故城在今河南延津縣東北三十五里。(30)廩丘:故城在今山東鄆城縣西北約六十里。
  陳留郡(1),武帝元狩元年置。屬兗州。戶二十九萬六千二百八十四,口一百五十萬九千五十。縣十七:陳留(2),魯渠水首受狼湯渠,東至陽夏,入渦渠(3)。小黃(4),成安(5),寧陵(6),莽曰康善。雍丘(7),故杞國也,周武王封禹後東樓公。先春秋時徙魯東北,三十一世簡公為楚所滅。酸棗(8),東昏(9),莽曰東明。襄邑(10),有眼官(11)。莽曰襄平。外黃(12),都尉治。封丘(13),濮渠水首受泲(濟),東北至都關,入羊裡水(14),過郡三(15),行六百三十里。長羅(16),侯國,莽曰惠澤。尉氏(17),鄢(18),莽曰順通。長垣(19)、莽曰長固。平丘(20),濟陽(21),莽曰濟前。浚儀(22)。故大梁,魏惠王自安邑徙此。睢水首受狼湯水東至取慮入泗(23),過郡四(24),行千三百六十里。
  (1)陳留郡:轄境在今河南省開封、商丘等地區。郡治陳留。故屬秦三川郡,楚漢之際屬楚國。漢初為梁國之地,景帝時梁分為五,其一濟川國;武帝建元三年,國除為濟川郡,元狩元年改名陳留郡。據《王莽傳》,王莽以益歲以南付新平,雍丘以東付陳定,封丘以東付治亭:陳留以西付祈隧。可見王莽時已無陳留郡。(2)陳留:故城即今河南開封東南之陳留鎮。(3)渦渠:即渦水,源於河南大康縣西,東南流,至今安徽懷遠縣入淮水。(4)小黃:故城在今河南開封東北。(5)成安:故城在今河南民權縣東北。(6)寧陵:故城在今河南寧陵縣南關外寧王城。(7)雍丘:故城即今河南杞縣治。高陽在其西南。(8)酸棗:故城在今河南延津縣西南十五里。秦縣。因當地多酸棗得名。(9)東昏:故城在今河南蘭考縣北二十里。(10)襄邑:故城即今河南睢縣治。(11)服官:漢在齊郡臨淄、陳留郡襄邑設服官,掌管宮廷服用的供應。臨淄產紈縠,襄邑產錦緞。(12)外黃:故城在今河南民權縣西北內黃集。(13)封丘:故城在今河南封丘縣西南。(14)濮渠水:源於濟,東北流,至都關縣(今山東鄄城縣境)入羊裡水。(15)過郡三:「三」當為「四」,即陳留、東郡、濟陰、山陰。(16)長羅:故城在今河南長垣縣北約五十里。(17)尉氏:故城即今河南尉氏縣北。(18)鄢:故城在今河南柘城縣北二十九里。(19)長垣:故城在今河南長垣縣東北約十里。(20)平丘:故城在今河南長垣縣西南五十里。(21)濟陽:故城在今河南蘭考縣東北五十里。(22)浚儀:故城在今河南開封西北約二十里。(23)睢水:東南流,至今江蘇睢寧縣東入泗水。(24)過郡四:「四」當為「五」,即:陳留、梁、山陽、沛、臨淮。
  穎川郡(1),秦置(2)。高帝五年為韓國,六年復故。莽曰左隊,陽翟有工官。屬豫州。戶四十三萬二千四百九十一,口二百二十一萬九百七十三,縣二十:陽翟(3),夏禹國。週末,韓景侯自新鄭徙此。戶四萬一千六百五十,口十萬九千。莽曰穎川。昆陽(4),穎陽(5),定陵(6),有東不羹(7)。莽曰定城。長社(8),新汲(9),襄城(10),有西不羹(11)。莽曰相成。郾(12),郟(13),舞陽(14),穎陰(15),崇高(16),武帝置(17),以奉太室山(18),是為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廟(19)。古文以崇高為外方山也。許(20)。故國姜姓,四岳後,太叔所封,二十四世為楚所滅。鄢陵(21),戶四九千一百一,口二十六萬一千四百一十八。莽曰左亭。臨穎(22),莽曰監穎。父城(23),應鄉,故國,周武王弟所封(24)。成安(25),侯國也(26)。周承休(27),侯國(28),元帝置,元始二年更名鄭公(29)。莽曰嘉美。陽城(30),陽城山(31),洧水所出,東南至長平入穎,過郡三(32),行五百里。陽乾山(33),穎水所出,東至下蔡入淮,過郡三(34),行千五百里,荊州浸。有鐵官。綸氏(35)。
  (1)穎川郡:在今河南許昌地區及開封西部等地。郡治陽翟。(2)秦置:秦始皇十七年置郡。(3)陽翟:故城即今河南禹縣治。(4)昆陽:故城即今河南葉縣治。因在昆水之陽而得名。(5)穎陽:故城在今河南許昌西南、因在穎水之陽而得名。(6)定陵:故城在今河南舞陽縣北偏東。(7)東不羹:古邑名。故城在定陵縣西北。(8)長社:故城在今河南長葛縣東北。(9)新汲:故城在今河南扶溝縣西南二十里離下村。(10)襄城:故城在今河南襄城縣治西墉外。(11)西不羹:古邑名。故址在今襄城縣東二十里堯城。(12)郾:故城在今河南郾城縣西南五里道州城。(13)郟(jia):故城即今河南郊縣治。(14)舞陽:故城在今河南舞陽西北。(15)穎陰:故城即今河南許昌市治。(16)崇高:故城即今河南登紂縣治。(17)武帝置:漢武帝元封元年置。(18)太室山:在今登封縣北。(19)少室山:在今登封縣西。(20)許:故城在今河南許昌市東。(21)鄢陵:故城在今河南鄢陵縣北偏西。(22)臨穎:故城在今河南臨穎西北十五里。(23)父城:故城在今河南寶豐縣東四十里。(24)應鄉,故國,周武王弟所封:此注疑誤。相傳應侯乃周武王之子。《水經·滍水注》滍水自魯陽來,東逕應城南,故應鄉,應侯之國,《詩》所謂「應侯順德」者也。「應鄉」上當有「有」字。(25)成安:故城在今河南臨汝縣東南。(26)侯國:韓延年國,武帝封。(27)周承休:故城在今河南臨汝縣東北。(28)侯國:姬延年所封。姬嘉初封周子男君;至初元五年,由君進爵。《表》注長社,益析長社置。(29)二年:當作:「四年」。參考《平帝紀》、《恩澤侯表》。鄭公:「鄭」乃「邟」之誤(錢坫說)。(30)陽城:故城在今河南登封縣東南三十五里告成鎮。(31)陽成山:即車嶺山。在今崇山東北。(32)過郡三:「三」當為「四」,即:穎川、河南、淮陽、汝南。(33)陽乾山:在今河南登封縣西南。(34)過郡三:穎川、汝南、沛。(35)綸氏:故城在今河南登封縣西南七十里。
  汝南郡(1),高帝置。莽曰汝汾,分為賞都尉(2)。屬豫州。戶四十六萬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二百五十九萬六千一百四十八。縣三十七(3):平輿(4),陽安(5),陽城(6),侯國(7)。莽曰新安。強(8),富波(9),女(汝)陽(10),鮦陽(11),吳房(12),安成(13),侯國(14)。莽曰至成。南頓(15),故頓子國,姬姓。朗陵(16),細陽(17),莽曰樂慶。宜春(18),侯國(19)。莽曰宣孱。女(汝)陰(20),故胡國。都尉治。莽曰汝墳。新蔡(21),蔡平侯自蔡徙此,後二世徙下蔡。莽曰新遷。新息(22),莽曰新德,灈陽(23),期思(24),慎陽(25),慎(26),莽曰慎治。召陵(27),戈陽(28),侯國(29)。西平(30)。有鐵官。莽曰新亭。上蔡(31),故蔡國,周武王弟叔度所封。度放,成王封其子胡,十八世徙新蔡,浸(32),莽曰閏治。西華(33),莽曰華望。長平(34),莽曰長正。宜祿(35),莽曰賞都亭。項(36),故國。新郪(37),莽曰新延。歸德(38),侯國(39),宣帝置。莽曰歸惠。新陽(40),莽曰新明。安昌(41),侯國(42)。莽曰始成。安陽(43),侯國。莽曰均夏。博陽(44),侯國。莽曰樂家。成陽(45),侯國。莽曰新利。定陵(46)。高陵山,汝水出(47),東南至新蔡入淮,過郡四(48),行千三百四十里。
  (1)汝南郡:轄境約當今豫南駐馬店地區、信陽地區一部分及安徽阜陽地區一部分。郡治上蔡,後漢治平輿。(2)賞都尉:「尉」字衍(錢大聽說)。(3)縣三十七:王先謙曰:「見《侯表》者有終戈、安平、承陽三縣,無考。」陳直曰:《志》汝南郡無原鹿縣,「《續漢書·郡國志》汝南郡有原鹿侯國,蓋仍西漢舊名,而《志》文未載,當為旋置旋罷之縣。」(4)平輿:故城在今河南平輿縣北約六十里。(5)陽安:故城在今河南確山縣東北。哀帝封丁明為侯國。(6)陽城:故城在今河南源河市東。(7)侯國:劉德國,宣帝封。(8)強:故城在今河南臨穎縣東偏南。(9)富波:故城在今安徽阜南縣東南。(10)女(汝)陽:故城在今河南商水縣西南。「女」讀曰「汝」。(11)鮦陽:故城在今安徽臨泉縣西偏北。(12)吳房:故城即今河南遂平縣治。(13)安成:故城在今河南汝南縣東南七十里。(14)侯國:王崇國,成帝封。(15)南頓:故城在今河南項城縣西約二十里。(16)朗陵:故城在今河南確山縣西南三十五里。故城西南有朗陵山。(17)細陽:故城在今安徽太和縣東南。(18)宜春:故城在今河南汝南縣西南六十里。(19)侯國:衛伉國,武帝封;王昕,昭帝封。(20)女(汝)陰:故城即今安徽阜陽縣治。「女」讀曰「汝」。(21)新蔡:故城即今河南新蔡縣治。(22)新息:故城即今河南息縣治。(23)灈陽:故城在今河南遂平縣東。(24)期思:故城在今河南淮濱縣東南。(25)慎陽:故城在今河南正陽縣北。(26)慎:故城為今安徽穎上縣西北四十里江口鎮。(27)召陵:故城在今河南漯河市東北二十餘里。(28)戈陽:故城在河南潢川縣西北約二十里。(29)侯國:任宮國,昭帝封。(30)西平:故城在今河南舞陽縣東南約十里師靈鎮。(31)上蔡:故城在今河南上蔡縣西南數里。(32)浸:故城即今安徽臨泉縣治。(33)西華:故城在今河南西華縣西南二十餘里。(34)長平:故城在今河南西華縣東北十八里。(35)宜祿:故城在今河南鄲城縣東南約三十里。(36)項:故城即今河南沈丘縣治。(37)新郪:故城在今安徽大和縣北五十里。戰國時縣名。(38)歸德:地點不明。可能在安徽阜陽地區。(39)侯國:先賢撣國,宣帝封。(40)新陽:故城即今安徽界首縣北三十餘里信陽城。高帝封呂青為侯國。(41)安昌:故城在今河南確山縣西二十餘里。(42)侯國:張禹國,成帝封。(43)安陽:故城在今河南正陽縣南五十餘里。(44)博陽:故城在今河南商水縣東南二十餘里。邴吉國,宣帝封。(45)成陽:故城在今河南信陽市北約五十里。分新息置。(46)定陵:故城在今河南郾城縣西北約五十里。(47)汝水:僅過定陵縣,實不出於是縣。(48)過郡四:過南陽、河南、穎川、汝南。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