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坐握日台,時有黑鳥白頸,集王之所。銜洞光之珠,圓徑一尺。此珠色黑如漆,而懸照於雲日,百神不能隱其精靈。此珠出陰泉之底。泉在寒山之北,圓水之中。言波瀾常圓轉而流。有黑蚌,飛翔而來去於五山。黃帝、務成子游寒山,得黑蚌在高坐之上,故知驗矣。昭王時,其國來獻。王取寶璋水,洗其泥沙而歎曰:「懸日月已來。」見黑蚌生珠,已八九千回。此蚌千歲一生,珠漸輕細。昭王常懷握此珠,當盛暑之月,體自輕涼。號曰銷暑招涼珠焉。(出王子年《拾遺記》)
【譯文】
燕昭王坐在握日台上,有一些白脖頸的黑色大鳥飛來,停落在王所。那鳥銜來一顆明澈發光的珍珠。珍珠圓徑一尺,色黑如漆,把它懸掛於空中,各種鬼神都不能隱蔽其本來面目。此珠出自陰泉之底。陰泉在寒山之北,圓水之中。據說圓水裡的水常常圓轉而流。圓水裡有黑蚌,來往飛翔於五山之中。黃帝、務成子游寒山的時候,曾在高坐之上得到過黑蚌,所以人們才知道黑蚌的靈驗。燕昭王時,那產黑蚌的方國來進獻。燕昭王取寶璋之水,將黑蚌洗淨,歎道:「我將有可以懸掛的小太陽小月亮啦!」發現黑蚌生珠,已經有八九千回了。這種蚌一千年一生珠,它產的珠子漸漸減小。燕昭王經常懷揣和把玩這顆珍珠,時值酷暑盛夏,體膚微有涼感。故而名曰消暑招涼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