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處:楊炯
古文《從軍行》原文: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從軍行》現代文全文翻譯:
邊城的烽火一個傳一個傳到了首都的長安,眾人心裡面各自對入者侵都都憤恨不平。元帥領兵符後帶軍離開皇宮,軍隊快速包圍敵軍匈奴要地。
大雪瀰漫遮天蔽日,連軍旗上的彩畫都黯然失色,狂風呼嘯聲和雄壯的軍鼓聲交織在一起。寧願馳騁沙場,成為百夫長,也勝過置身在書齋裡面讀書。
【註釋】
[1]從軍行: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
[2]烽火:古時候沒有電話,通信不方便。當邊境發現戰爭時,城樓上有烽火一物,讓其點燃將冒出濃煙直上雲霄,遠處下一個烽火台看到後也點燃之,這樣一個接一個的點燃,很快京城就知道戰況了。
[3]西京:即唐朝首都長安。
[4]牙璋:既玉製的兵符,調兵的符信,分兩塊,合處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別掌握在朝廷與和主將手中,調兵時以此為憑。
[5]鳳闕:是皇宮的代稱、朝廷。
[6]龍城:古代匈奴祭天之處,匈奴的名城,借指敵方要地。後泛指敵方首都或要塞。
[7]凋:指模糊不清,此處意為「使脫色」。旗畫:軍旗上的彩畫。
[8]百夫長:指下級軍官。
【賞析】
唐初,突厥人在北方邊境不斷入侵擄掠,成為大唐王朝和人民的大患。唐朝軍民奮起反擊,多次打敗突厥,取得重大勝利。楊炯(初唐四傑之一)的這首《從軍行》就寫在這一時期。
詩的一二句寫邊境急報傳到京城,立即激起了愛國志士的殺敵豪情。三四句寫大軍辭別朝廷,直奔戰場,包圍了「龍城」。五六句描寫在風雪中敵我雙方激烈交戰。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達了投筆從戎、保國立功的堅強決心。全詩節奏明快,慷慨激昂,充滿著豪邁之氣。
前兩句寫邊報傳來,激起了志士的愛國熱情。詩人並不直接說明軍情緊急,卻說「烽火照西京」,通過「烽火」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出來了。一個「照」字渲染了緊張氣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願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一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個事件展開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辭鳳闕」,描寫軍隊辭京出師的情景。這裡,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重,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莊嚴。
第四句「鐵騎繞龍城」,顯然唐軍已經神速地到達前線,並把敵方城堡包圍得水洩不通。「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鬥的戰爭氣氛。一個「繞」字,又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勢。
五六兩句開始寫戰鬥,詩人卻沒有從正面著筆,而是通過景物描寫進行烘托。「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前句從人的視覺出發:大雪瀰漫,遮天蔽日,使軍旗上的彩畫都顯得黯然失色;後句從人的聽覺出發:狂風呼嘯,與雄壯的進軍鼓聲交織在一起。兩句詩,有聲有色,各臻其妙。詩人別具機杼,以象徵軍隊的「旗」和「鼓」,表現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鬥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場面。
詩的最後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志豪情。艱苦激烈的戰鬥,更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他寧願馳騁沙場,為保衛邊疆而戰,也不願作置身書齋的書生。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從軍、出塞之作,表現知識分子立功邊陲的壯志豪情,慷慨雄壯,令人感動,對盛唐邊塞詩的高度繁榮和成熟,有一定的影響。楊炯的從軍行,是代表作之一。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裡,可見詩人的藝術功力。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於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一概略去不寫其次,詩採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展前進。
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戰鬥的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一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像餘地。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一種一氣直下、一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傑很不滿當時纖麗綺靡的詩風,他們曾在詩歌的內容和形式上作過頗有成效的開拓和創新,楊炯此詩的風格就很雄渾剛健,慷慨激昂。尤其是這樣一首描寫金鼓殺伐之事的詩篇,卻用具有嚴格規矩的律詩形式來寫,很不簡單。律詩一般只要求中間兩聯對仗,這首詩除第一聯外,三聯皆對。不僅句與句對,而且同一句中也對,如「牙璋」對「鳳闕」,「鐵騎」對「龍城」。整齊的對仗,使詩更有節奏和氣勢,這在詩風綺靡的初唐詩壇上是很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