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於國也》(《孟子》)古文和翻譯

作者或出處:《孟子
古文《寡人之於國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於國也》現代文全文翻譯:
梁惠王說:「我治理梁國,真是費盡心力了。河內地方遭了饑荒,我便把那裡的百姓遷移到河東,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遭了饑荒,也這樣辦。我曾經考察過鄰國的政事,沒有誰能像我這樣盡心的。可是,鄰國的百姓並不因此減少,我的百姓並不因此加多,這是什麼緣故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戰爭,那就請讓我用戰爭打個比喻吧。戰鼓鼕鼕敲響,槍尖刀鋒剛一接觸,有些士兵就拋下盔甲,拖著兵器向後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腳,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腳。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恥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嗎?」惠王說:「不可以。只不過他們沒有跑到一百步罷了,但這也是逃跑呀。」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鄰國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便會吃不完;如果細密的魚網不到深的池沼裡去捕魚,魚鱉就會吃不光;如果按季節拿著斧頭入山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那麼百姓便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遺憾。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沒有遺憾,就是王道的開端了。分給百姓五畝大的宅園,種植桑樹,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穿絲綢了。雞狗和豬等家畜,百姓能夠適時飼養,那麼,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畝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礙他們的生產季節,那麼,幾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餓了。認真地辦好學校,反覆地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大道理教導老百姓,那麼,鬚髮花白的老人也就不會自己背負或頂著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以上的人有絲綢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餓不著、凍不著,這樣還不能實行王道,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現在的梁國呢,富貴人家的豬狗吃掉了百姓的糧食,卻不約束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打開糧倉賑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說:『這不是我的罪過,而是由於年成不好。』這種說法和拿著刀子殺死了人,卻說『這不是我殺的而是兵器殺的』,又有什麼不同呢?大王如果不歸罪到年成,那麼天下的老百姓就會投奔到梁國來了。」
【註釋】
[1]於國:治理國家。「於」是個動詞詞頭。焉耳矣:語氣詞連用,表肯定與完成。
[2]河東:黃河東面。河內:與河外相對而言,此指黃河北面。魏國佔有今山西、河南的部分土地。山西在黃河東面(西面為陝西)
[3]凶:發生災荒。
[4]加少:減少。
[5]填然鼓之:填,擬聲詞。鼓,動詞,敲鼓。
[6]兵:兵器。走:逃跑。
[7]或:有的。虛指代詞。
[8]直:特,僅僅,只是。
[9]數(cu):密。罟:網。洿:深;或大。
[10]斤:斧的一種。時:季節。
[11]喪(shāng)死:為死者辦理喪事。
[12]無憾:沒有後顧之憂。
[13]豚(tun):小豬。彘(zhi):豬。食肉:古代官吏才經常吃肉。
[14]謹庠序之教:謹,加強;庠序:周朝稱學校為庠,商朝稱學校為序,這裡指地方學校。
[15]申:反覆告誡,強調。
[16]頒白:斑白,頭髮花白。頒,通「斑」。
[17]王(wang):作動詞用,實行王道。
[18]檢:約束,制止。
[19]塗:同「途」。
[20]殍(piǎo):餓死的屍體。
[21]發:開,指打開糧倉救濟。
[22]歲:年成。
[23]罪:怪罪。
【賞析】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後以賑災救民為例,申說自己治國勝於「鄰國之政」,「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

從兩方面描述救災的具體措施。「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進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鋪墊。「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歸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這種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並想引導他實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啟發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王好戰,請以戰喻。」總提一句,然後舉出逃兵「棄甲曳兵而走」的兩種情況。根據敗逃距離的遠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的反問,進一步啟發,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否定自己論點的話:「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這兩句突然轉入正題,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鄰國統治者的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數量上不同而已。這裡暗示著梁惠王搞小恩小惠並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於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3段,闡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認為,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而無憾」是實行仁政的開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三組排句,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採取這些措施後所產生的效果。連用「不可勝……也」的句式,給人以吃不完、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接著又用「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來小結前三組排句,又以這個結論為前提推出新的結論:「王道之始也。」作者在這裡把三層意思、三方面的內容緊緊聯繫在一起,並把「使民加多」的問題跟行王道緊密聯繫起來。

第4段,闡述王道之成的道理。這一段,孟子進一步提出教養百姓,使民心歸順的仁政主張,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這三組排句又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採取這些措施後所產生的效果。這三種措施與上文的三種措施相比,顯然前進了一步,具有更強的主觀能動性。孟子不僅主張養民,還主張教民:「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作者在這裡連用四組排句,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後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兩句承上啟下,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與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應。

第5段,闡述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孟子批評統治者的虐政,從反面證明自己主張的正確。前兩段已經把行王道的道理講得十分透徹,這一段照應文章的開頭。梁惠王口口聲聲說於國「盡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哪裡談得上「盡心」呢?「狗彘食人食」和「塗有餓莩」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等。接著作者針對統治者歸罪於歲的推諉,運用比喻進行駁斥:「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殺之」歸罪於武器一樣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治者的虐政。最後兩句,「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簡意賅。不歸罪於年歲,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義,才能使他們歸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開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問。

《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與梁惠王的一段對話,貫穿全文的線索就是「民不加多」,如何「使民加多」的問題。

首先,瞭解一下相關背景:戰國時期,列國爭雄,頻繁的戰爭導致人口大批遷徙傷亡。而當時既無國籍制度,也無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隨意地去尋找自己心目中的樂土。哪一個國家比較安定、富強、和樂就遷到那個國家為臣民。而一個國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個國家是否穩定繁榮昌盛的標誌之一。因此,各個諸侯為了稱雄,都希望自己的國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梁惠王認為自己對國家已經是「盡心焉耳」,盡心的論據是自己賑災救民,且鄰國之政,無如寡人用心,結果是「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問。我們先試從梁惠王自己標榜的盡心於國的表現賑災救民入手分析。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賑災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務,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自然等災害面前不賑災不救民的。實際上光賑災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採取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杜絕或減少自然等災害的發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則是最大限度地調動百姓的積極性,使其樂其所為,這當然是仁政的具體表現。梁惠王自己也許確實是盡心於賑災救民,但這實際上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而已。而鄰國之政,無如寡人用心,也許是鄰國之政真的沒有梁惠王用心,也許是鄰國採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運氣的作用沒有發生太多的自然災害,因而也就沒有太多的賑災救民的舉動,不管如何,結果是「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通過分析,我們知道,在梁惠王提出疑問的過程中已將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來了,因此孟子小試牛刀就解決了問題。

第二部分:孟子採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彀」的論辯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所謂「引君入彀」,就是在論辯中常用比喻說理,且比喻之後連帶反詰句而向對方發難,逼其回答,對方不回答則已,答則中其圈套,陷入被動尷尬的境地的一種論辯方法。孟子面對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問,不直接回答原因,卻又設了一個圈套。總體上用打仗來比喻治理國家,用戰敗一方棄甲曳兵而逃來比喻沒有治理好的國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鄰國,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然後提出問題: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麼樣?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這也是逃跑。這樣,梁惠王不知不覺中很快就跳進了孟子設的圈套,承認了自己與鄰國之政並無本質區別,都是沒能實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

第三部分:論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徑——實行仁政。這部分分三個層次論述了推行王道實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徑、根本途徑及應持的正確態度。

基本途徑:不違農時、發展生產、解決百姓吃穿問題。在這個層次裡,孟子運用了「連鎖推理」形式。就是用前邊推出來的結論作前提,推出新的結論,又用這個新的結論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結論,如是往復。孟子首先從「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池」、「斧斤以時入山林」推出「谷不可勝食」、「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的結論。

又用「谷不可勝食」、「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這個結論作前提,推出「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新的結論。又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這個新的結論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結論「王道之始」。這種「連鎖推理」形式強調了實行王道要從不違農時,發展生產,解決百姓最基本的吃穿問題入手。論述時,一環接一環,環環相扣,無懈可擊,增強了說服力量,顯示了孟子雄辯的藝術。這也許就是孟子的文章為後世稱道效仿的原因之一吧。

根本途徑: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進而解決精神文明問題。在解決了百姓最基本的溫飽問題之後,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發展絲織業,讓五十歲的人就穿上絲綢衣服;發展畜牧業,讓七十歲的人就能吃上肉。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發展教育事業,讓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從而推而廣之。這樣一個老有所養、民風淳樸、其樂融融的社會不就是一方淨土、一方樂土嗎?勢必會「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而何愁民不加多!

應持的正確態度:梁惠王你的願望是「使民加多」,而你國家的情況究竟如何呢?下面孟子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對比鮮明的畫面:富貴人家的豬狗吃人的飯食,路上餓殍遍地,真可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呀!出現這種情況,可梁惠王你也不打開糧倉賑民,人餓死了,卻說「非我也,歲也」,這和拿著武器殺死人後卻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區別!在這裡,孟子又是運用比喻批評了梁惠王推卸責任,最後,語重心長地指出「使民加多」的正確態度:不要歸罪年成,要有具體的措施實行仁政。這樣,天下的百姓就到你這裡來了。

總之,此文運用「引君入彀」的論辯方式,迫使梁惠王承認自己「盡心於國」之舉,只是臨時應付,不是真正愛民,與鄰國之政並無本質區別;還運用「連鎖推理」形式,強調了實行王道要從不違農時、發展生產、解決百姓最基本的吃穿問題入手;還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進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義」,以解決精神文明問題,才能使民心歸附,國家興盛。
【主旨及思路分析】

《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了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的問題。「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為文章點睛之筆,突出了本文主旨。因為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這種「保民而王」得思想,實際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體現。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梁惠王為自己「盡心於國」,而「民不多加」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依據梁惠王有通過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願望,孟子幫助他認識到在政治上與鄰國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災的好事而已,本質上並沒有區別,使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據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戰國時國君所有的「統一天下」的宏願,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張,即減輕徭役、發展農林牧漁生產而使民「不饑不寒」,並在此基礎上興辦教育等具體措施和要求,並強調指出,只有通過解決人民經濟生活的問題而取得人民擁戴,才能稱王於天下。

文章中表現出的孟子的思想與主張

首先,孟子是反對諸侯間的無休無止的相互征戰的,一句「王好戰,請以戰喻」充分把這種思想表露了出來。

其次,孟子認為應該讓利於民,讓民眾有得以休養生息的機會,他認為梁惠王自認為的「用心」於民,做的是遠遠不夠的,這與其他國家不知滿足的一味向民征斂只是「百步」與「五十步」的區別。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體的說,就是讓民擁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雞豚狗彘之畜」。

不僅如此,孟子還非常重視教化,提出了「謹庠序」的主張,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饑不寒」。

最後孟子在自己論證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指出面對上層貴族奢靡浪費,黎民飢寒交迫的社會現實,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本文寫作上體現出的孟子散文的特點

1、巧設譬喻,迂迴曲折。

談問題先把主旨藏起來,從側面、反面、外圍人手,逐漸引向本題。如本意要講實行仁政,卻先以戰設喻,從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覺中跟著他走。這樣,文章如曲徑探幽,引人入勝;文勢則波瀾起伏,毫無板滯。

2、邏輯謹嚴,層層深入。

表面看來,文章鋪張揚厲,散漫無紀,實則邏輯清晰,段落分明,層次井然。如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原因,後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實,實行仁政,均是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3、詞豐筆活,理足氣盛。

善用貼切的比喻、有力的鋪排,考究用詞,講求句式。奇句與偶句,單勢句與排比句,交錯使用,筆勢靈活,理直氣壯,談鋒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極富雄辯的氣勢。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