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洛城北惠林寺住。以其父憕為祿山所害,誓不履人事,不婚,不役僮僕。暮春之際,蔭樹獨處。有一少年,挾彈而至。源愛其風秀,與之馴狎。問其氏行,但曰武十三。甚依阿,不甚顯揚。訊其所居,或東、或西、或南、或北不定。源叔父為福建觀察使,源修覲禮,武生亦云,有事東去,同舟共載。行及宋之谷熟橋,攜手登岸。武曰:「與子訣矣。」源驚訊之,即曰:「某非世人也。為國掌陰兵百有餘年,凝結此形。今夕,托質於張氏為男子。十五得明經,後終邑令。」又云:「子之祿亦薄。年登八十,朝廷當以諫議大夫征。後二年當卒矣。我後七年,復與君相見。」言訖,抵村戶,執手分袂。既而張氏舉家驚喜,新婦誕一男。源累載放跡閩南。及還,省前事,復詣村戶,見一童兒形貌類武者,乃呼曰:「武十三相識耶?」答曰:「李七健乎?」其後憲宗讀國史,感歎李憕、盧奕之事,有薦源名,遂以諫議大夫征,不起。明年,源卒於惠林寺。張終於宣州廣德縣令。(出《獨異志》)
【譯文】
李源在洛城北邊的惠林寺居住,因為父親李憕被安祿山所殺害,發誓不求功名利祿,不結婚,不僱用奴僕。晚春的一天,他獨自呆在樹蔭下面,看見一個少年,手拿彈弓跑來。李源喜歡少年的風流俊秀,便主動和少年交談,問少年的姓名和排行。少年說自己姓武,排行第十三,性情隨和,不顯露張狂。李源又問他住在什麼地方。少年回答說,或南、或北、或東、或西,沒有固定的住處。李源的叔叔任福建觀察使,李源準備去探望叔叔,武十三郎也說有事要往東去,和李源同乘一條船出發。走到宋谷熟橋,兩個人一同上岸。武十三郎說:「我要和你分手了。」李源吃驚地問他為什麼?他說:「我本是陰世間的人,已經為我們國家管理陰間軍隊一百多年了,所以修煉凝結成人形。今晚,托生到張家成為一個男孩,十五歲考中明經,以後當縣令一直到死。」又說:「你的福分也不大,到八十歲的時候,朝廷將聘任你當諫議大夫,再過兩年死去。我七年以後,還會與你相見。」說完,已到達村莊,兩人握手分別。隨後,姓張的人家全家非常高興,媳婦生下一個男孩。李源經年在閩南訪親遊玩。等到李源回來,想起武十三郎的事,又找到那個村莊。看到一個小孩的體形相貌很像武十三郎,便叫:「武十三郎還認識我嗎?」那個小孩回答說:「李七身體還好嗎?」後來憲宗閱讀本朝的歷史,感歎李憕和盧奕的功績和遭遇。正好有人推薦李源,便決定任命李源作諫議大夫。李源有重病臥床不起,第三年死在惠林寺。武十三郎托生的那個姓張的男子死的時候是宣州廣德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