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士元藏幾,自言(自言原作言自,據明抄本改)後魏清河孝王之孫也。隋煬帝時,官任奉信郎。大業九年,為過海使判官。無何,風浪壞船,黑霧四合,同濟者皆不免,而藏幾獨為破木所載,殆經半月,忽達於洲島間。洲人問其從來,則瞀然具以事告。洲人曰:「此滄洲,去中國已數萬里。」乃出菖蒲花桃花酒飲之,而神氣清爽。其洲方千里,花木常如二月,地土宜五穀,人多不死。出鳳凰、孔雀、靈牛、神馬之屬;更產分蒂瓜,長二尺,其色如椹,二(《杜陽雜編》下二作一)顆二蒂;有碧棗丹栗,皆大如梨。其洲人多衣縫掖衣,戴遠遊冠,與之話中國事,則歷歷如在目前。所居或金闕銀台,玉樓紫閣,奏簫韶之樂,飲香露之醑。洲上有久視之山,山下出澄水泉,其泉闊一百步,亦謂之流渠,雖投之金石,終不沉沒,故洲人以瓦鐵為船舫。更有金池,方十數里,水石泥沙,皆如金色。其中有四足魚,今刑部盧員外尋云:「金義嶺有池如盆,其中有魚皆四足。」又有金蓮花,洲人研之如泥,以間彩繪,光輝煥爛,與真無異,但不能拒火而已。更有金莖花,如蝶,每微風至,則搖蕩如飛,婦人競采之以為首飾,且有語曰:「不戴金莖花,不得在仙家。」更以強木造船,其上多飾珠玉,以為遊戲。強木,不沉木也。方一尺,重八百斤,巨石縋之,終不沒。藏幾淹留既久,忽念中國,洲人遂制凌風舸以送焉。激水如箭,不旬即達於東萊。問其國,乃皇唐也;詢其年號,即貞元也。訪其鄉里,榛蕪也;追其子孫,疏屬也。有隋大業元年至貞元年末,已二百年矣。有二鳥,大類黃鸝,每翔翥空中,藏幾呼之即至,或令銜珠,或令受人語。乃謂之轉言鳥,出滄州也。藏幾工詩好酒,混俗無拘檢,十數年間,遍游江表,人莫之知。而趙歸真常與藏幾弟子九華道士葉通微相遇,求得其實,歸真以藏幾之異備奏上。上令謁者繼手詔急徵。及至中路,忽然亡去。謁者惶恐,即上疏具言其故,上覽疏咨嗟曰:「朕不如明皇帝,以降異人。」後有人見藏幾泛小舟於海上。至今江表道流,大傳其事焉。(出《杜陽編》)
【譯文】
元藏幾是一位處士,自稱是南北朝時北朝後魏清河孝王的孫子。隋煬帝時,他官拜奉信郎。隋煬帝大業九年,派他為判官出海,航行中遇到風暴,船被撞壞,空中黑雲四合,船上的人都落海淹死,只有元藏幾抱著一塊木頭在海上漂流,歷經半個月,漂到一個島上落了腳。島上的人問他從哪兒來的,他就顛三倒四地講了海上遇難的經過和自己的來歷。島上的人說這裡是北海中的仙島滄州,離中國好幾萬里。他們就拿出菖蒲花和桃花釀的酒請元藏幾喝,喝了這酒立刻感到神清氣爽。這滄州周圍有一千里大,島上花草樹木總像陽春二月那樣繁茂,土地肥沃五穀豐登,島上的人都長生不死,出產鳳凰、孔雀、神牛神馬等珍奇的動物。還出產一種分蒂瓜,瓜長二尺,顏色像桑椹呈紫紅色,一隻瓜上有兩個瓜蒂。還出產綠棗紅栗,都像梨子那麼大。島上的人大都穿寬袖單衣,戴遠遊冠。他們和元藏幾談起幾萬里外的中國的事,簡直瞭如指掌。島上人住的大都是鑲金飾銀的樓閣,用簫演奏中國周朝的《韶樂》,喝用香露釀造的酒。洲上有一座「長生山」,山上有一泓清水泉,泉有一百步寬,人們也叫它為流渠,把金子、玉石扔進泉水也不沉,所以這裡的人用鐵瓦造船。還有一個十幾里見方的金池,金池的水石泥沙都呈金色,池裡生長一種四腳魚,正如當時刑部盧員外說的金義嶺池中的那種四腳魚一樣。洲上還有一種金蓮花,島上人把這種蓮花碾碎成泥用來畫畫兒,畫出來的東西和真的完全一樣,只是怕火燒。還有一種金莖花,花像蝴蝶,每當微風吹來,花兒就搖動如飛,女人們都搶著采這種花做首飾,島上有句俗話說「不戴金莖花,不得在仙家。」島上人還用強木造船,船上裝飾了很多珍珠寶玉,這船主要用來遊樂。所謂「強木」就是「不沉木」。一尺見方的一塊「強木」就有八百斤重,但是用大石墜上它,它也不沉沒。元藏幾在這滄洲島上停留了很久,後來就十分想念中國,想回故鄉,島上人就為他製造了一隻叫「凌風」的船,送他回中國。元藏幾乘上船。船在海上像箭一般疾馳,不到十天就到了東萊郡。元藏幾問這是什麼國,回答說是大唐,再問年號,說是唐德宗貞元年。他回到故鄉,見自己的家已是一片長滿野草的荒地,尋訪他的子孫,只有一些遠親了。從隋朝大業元年他到了北海的滄洲仙島,到唐貞元年末他回到中國,算一算,竟已過去了二百年!元藏幾回來後,常常有兩個像黃鸝的鳥在他家上空飛,他一叫,鳥就落下來,或者讓它口銜珠子贈人,或者讓它代為傳話,這鳥都能做到。這種鳥就是出在滄洲的「轉言鳥」。元藏幾善作詩,又好喝酒,在世俗中自在逍遙毫無拘束,十幾年間遊遍了長江以南的地區,人們不知道他到底是個什麼人。後來,有個趙歸真曾與元藏幾的弟子、九華山道士葉通微相遇,趙歸真從葉通微那兒證實了元藏幾的確不是凡俗之輩,並向皇帝奏報了元藏幾已活了二百多歲並到過仙島滄洲的事。皇帝令趙歸真帶著他親自寫的詔書立刻召元藏幾進宮。元藏幾跟著趙歸真赴京,半路上突然不見了。趙歸真很惶恐地趕快把這情形奏報皇上,皇上看了奏章後感歎地說:「朕不如明皇帝(指玄宗李隆基),所以特殊的人才不來歸服我。」後來有人看見元藏幾駕一葉小舟在海上漂流。至今江南一帶學道的人們還在傳說著元藏幾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