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寬裕四海之內。宗廟饗之(1),子孫保之。故盛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2)而篤(3)焉。故栽者培之(4),傾者覆之(5)。《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惱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6)故盛德者必授命。」(第17章)
【正文】(1)宗廟:古代天子、諸侯祭奠先王的地方。饗(xiang):一種祭奠方式,祭先王。之,代詞,指舜。(2)材,天分,本。(3)篤:厚,這裡指厚待。(4)培:培養。(5)覆:傾覆,摧敗。(6)「嘉樂君子……」:引自《詩經?大方?假樂》。嘉樂,即《詩經》之「假樂」,「假」通」嘉」,意為美善。憲憲,《詩經》作「顯顯」,鮮明興盛的樣子。令,美好。申,重申。
【譯文】孔子說:「舜該是個最孝敬的人了吧?品德方面是聖人,職位地方上是尊貴的天子,財產具有整個天下,宗廟裡祭奠他,子子孫孫都維持他的功業。所以,有盛德的人一定得到他應得的職位地方,一定得到他應得的財產,一定得到他應得的名看,一定得到他應得的長命。所以,上天生養萬物,一定憑據它們的天分而厚待它們。能成材的得到培養,不克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詩經》說:『崇大作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品德,讓人民立足立命,享用上天賜予的福祿。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給他以嚴重的任務。』所以,有盛德的人一定會承受天命。」
【讀解】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需你修身而進步品德,「居易以俟命」,總有一天會授命於天,承擔起治國平天下的重任。到那時,名看、職位地方、財產都已不正在話下,應有的都市有。就像前蘇聯故事片《列寧》裡的主人雄瓦西裡說的:「麵包會有的,一切都市有的。」
由此瞧來,儒學並不是盡對排擠功利,而只是 那種急功近利,不循分守己的做法。換言之,儒學所誇張的,是從內功練起,修養自己,進步自己的品德和才華,然後順其自然,瓜熟蒂落地獲得本人該獲得的一切。
這實在也正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凡事不走恰恰鋒,不走極端,而是循規蹈矩,一步一個腳印走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