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全文意思

作者或出處:《孟子
古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現代文全文翻譯:
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人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這一切表現到臉色上,抒發到言語中,然後才被人瞭解。在一個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便經常導致滅亡。
這就可以說明,憂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註釋】
[1]選自《孟子·告子下》標題是編者加的。
[2]舜發於畎(quǎn)畝之中:舜原來在歷山耕田,30歲時被堯起用,後來成了堯的繼承人。發,起,指被作用。畎畝,田間、田地。
[3]傅說(yue)舉於版築之間:傅說原在傅巖為人築牆,因以傅為姓,殷王武丁用他為相。舉,任用,選拔,這裡是被選拔的意思。版築,築牆的時候在兩塊夾板中間放土,用杵搗土,使它堅實。築,搗土用的杵。
[4]膠鬲(ge)舉於魚鹽之中:膠鬲起初販賣魚和鹽。西伯(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來他又輔佐周武王。
[5]管夷吾舉於土:管仲,字夷吾,原為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為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為相。土,獄官。舉於土,從獄官手裡釋放出來並得到作用。
[6]孫叔敖舉於海: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為令尹。
[7]百里奚舉於市:百里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亡後被俘,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後來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把他贖出來,用為大夫。所以說舉於市(集市)。
[8]任:責任,使命。
[9]也:語氣助詞,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頓,後半句將加以申說。
[10]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
[11]空乏:資財缺乏。這裡是動詞,使他受到貧困(之苦)。
[12]行拂亂其所為:使他做事不順。拂,違背。亂,擾亂。
[13]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
[14]曾益:增加。曾,通「增」。
[15]恆過:常常犯錯誤。
[16]衡於慮:思慮堵塞。衡,通「橫」,硬塞,不順。
[17]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18]征於色:表現於臉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
[19]發於聲:意思是吟詠歎息之氣發於聲音。
[20]而後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瞭解他。
[21]入:指在國內。
[22]法家拂(bi)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輔佐君主的賢士。拂,通「弼」,輔佐。
[23]出:指在國外。
[24]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25]生於憂患: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
[26]死於安樂: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提示:滑動解鎖才能提交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