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韋承慶傳》全文翻譯

新唐書˙韋承慶傳》
原文
    韋承慶字延休。性謹畏,事繼母為篤孝。擢進士第,補雍王府參軍,府中文翰悉委之。王為太子,遷司議郎。 
    儀鳳中,詔太子監國。太子稍嗜聲色興土功承慶見造作玩好浮廣倡優鼓吹喧嘩戶奴小人皆得親左右承顏色恐因是作威福宜加繩察乃上疏極陳其端。又進《諭善箴》,太子頗嘉納。承慶嘗謂人所以擾濁浮躁,本之於心,乃著《靈台賦》,譏揣當世,亦自廣其志。太子廢,出為烏程令。累遷鳳閣舍人,掌天官選。屬文敏無留思,雖大詔令,未嘗著稿。失大臣意,出為沂州刺史。 
    明堂災,上疏諫,以「文明、垂拱後,執政者未滿歲,率以罪去,大抵皆惡逆不道。夫構大廈,濟巨川,必擇文梓、艅艎。若亟毀而敗,則是庇朽木、乘膠船也。臣謂陛下求賢之意切,而取人之路寬,故一言有合,而付大任。夫以堯舉舜,猶歷試諸難,況庸庸者可超處輔相,以百揆萬機畀小人哉?」書聞不報。未幾,復為舍人,掌選。病免,改太子諭德。歷豫、虢二州刺史,有善政。轉天官侍郎,修國史。凡三掌選,銓授平允,議者公之。 
    長安中,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張易之誅,承慶以素附離,免冠待罪。時議草赦令,鹹推承慶,召使為之,無橈色誤辭,援筆而就,眾歎其壯。 
    然以累猶流嶺表。歲余,拜辰州刺史,未行,以秘書員外少監召,兼修國史,封扶陽縣子。詔撰《武後紀聖文》,中宗善之。遷黃門侍郎,未拜,卒。帝悼之,召其弟相州刺史嗣立會葬,因拜黃門侍郎繼其位。贈禮部尚書,謚曰溫。(選自《新唐書˙卷四十一》) 

譯文
    韋承慶,字延休。性情謹小慎微,侍奉繼母十分孝順。進士出身,補任雍王府參軍,府內的文書都交付他掌管。雍王李賢被立為太子,他升任司議郎。 
    儀鳳年間,詔令太子代行主持國事,太子很愛好聲色享樂,大興土木。承慶看到所造之物及各種玩物浮靡浪費,戲子們的擊鼓奏樂聲聲音大而雜亂,太子府中的家奴小人等人都得以親近太子、看他的臉色行事,擔心因此作威作福,應該加以約束審查,於是向上進言陳述其中的弊端,又進呈《諭善箴》,太子十分讚賞並採納了。承慶曾說人們紛亂浮躁的根本原因是在其內心,於是寫了《靈台賦》,猜度他人並譏評當今之世,也把他的志向加以推廣(推廣他的志向)。等到太子被廢,他被外放為烏程令。多次升任鳳閣舍人,主持天官選用人才一事。他寫文章敏捷流暢,即使是寫大詔令,也從不打草稿。因為冒犯了大臣之意,外放為沂州刺史。 
    明堂發生火災,承慶上疏進諫,認為「文明、垂拱(武則天在位期間年號名)後,執政者沒滿一年,大都因罪去職,大都是惡逆不道之人。建造大廈,渡過大江,一定會選擇有文理的梓樹(為良木美材)和大船。如果屢加毀壞,就是依靠朽木(建造大廈)、乘坐膠黏的船隻(遇水船體解體)。臣認為陛下求賢能之人的心意雖然急切,但是選人的途徑太寬了,所以一句話合心意就托付大任(臣以為不妥)。拿堯推舉舜來說,還多次用各種困難考驗他,何況平庸之人怎麼能越級擔任宰相,能把總領各種政務的職權交給小人嗎?」(百揆後世多引喻為丞相、相國等總攬朝政的官員,也代指百官及天下各種政務。)他的疏奏沒有得到答覆。沒過多久,又擔任舍人,主持選拔舉薦工作。因病去職,改任太子諭德。歷任豫州、虢州刺史,採取了好的政治措施。轉任天官侍郎,修撰國史。總共三次主持選拔舉薦的工作,(選用人才)公平允當,談論的人都認為他公平。 
    長安年間,擔任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張易之被誅殺,承慶由於一直依附他,摘下官帽等待朝廷懲處。當時討論起草赦令,眾人都推薦承慶,召來命他起草,承慶沒有顯露為難的神色,沒有運用錯誤的文辭,(他)拿起筆就完成了,眾人都讚歎他氣概豪壯。 
    但是因為受連累被流放嶺外。一年多之後,被授予辰州刺史,還沒出發就任,用(任命他為)秘書員外少監的命令收回了原來的任命,兼職修撰國史,受封扶陽縣子。詔令他撰寫《武後紀聖文》,中宗加以讚賞。改任黃門侍郎,還沒正式授官,他就去世了。皇帝悼念他,讓他的弟弟、時任相州刺史韋嗣立參加葬禮,於是任命他的弟弟為黃門侍郎,接替他的官位。朝廷追贈他為禮部尚書,謚號為溫。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