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哥舒曜傳》
哥舒曜,哥舒翰之子,字子明。八歲,玄宗召見華清宮,擢尚輦奉御。以翰陷賊,哀憤號慟,故吏裴冕、杜鴻漸等見之歎息。李光弼討河北,曜請行,為光弼副。降安太清,救宋州有功,改殿中監,襲封為東都鎮守兵馬使。德宗立,召為左龍武大將軍。
李希烈陷汝州,以周晃為偽刺史。詔拜曜東都行營節度使,將兵萬人討希烈。帝召見問曰:「卿治兵孰與父賢?」對曰:「先臣,安敢比。但斬長蛇,殪封豕,然後待罪私室,臣之願也。」帝曰:「爾父在開元時,朝廷無西憂;今朕得卿,亦不東慮。」及行,帝祖通化門。是日牙干1折時以翰出師已如此而斬持旗者卒以敗今曜復爾人憂之曜擊賊收汝州禽晃以獻斬其將二人。希烈退保許州。詔城襄城,曜以疲人版築不如按甲持重以挫之,帝不許。曜進次穎撟,雷震軍中七馬斃,曜懼,還屯襄城。希烈遣眾萬人縱火攻柵,殪人於塹以薄壘,曜苦戰破之。居數月,希烈自率兵三萬圍曜,築甬道屬城,矢集如雨。帝遣神策將劉德信以兵三千援之,又詔河南都統李勉出兵相掎角。勉以「希烈在外,許守兵少,乘虛襲之,希烈自解」,乃遣部將與德信趨許,未至,有詔切讓,使班師。德信等惶惑還,軍無斥候,至扈澗,為賊設伏詭擊,死者殆半,器械輜重皆亡,德信走汝州。勉恐東都危,使將李堅華以兵四千往守,賊梗道,不得入。汴兵沮,襄城圍益急。帝乃詔普王討蔡州,詔涇原節度使姚令言救襄城。未行,京師亂,帝幸奉天。襄城陷,曜走洛陽。會母喪,奪為東都畿節度使,遷河南尹。曜拙於統御而銳殺戮,士畏而不懷。貞元元年,部將叛,夜焚河南門,曜挺身免。帝以汴州刺史薛玨代之。終右驍衛上將軍,贈幽州大都督。
(節選自《新唐書·卷六十·哥舒曜傳》)
[注]1牙干:軍中長官住所的旗桿。
哥舒曜,是哥舒翰的兒子,字子明。八歲時,唐玄宗在華清宮召見他,提拔他任尚輦奉御。因為哥舒翰陷入敵陣(被俘獲),(哥舒曜)悲哀憤慨,號啕痛哭,哥舒翰以前的屬下官吏裴冕、杜鴻漸等人見了這種情形禁不住歎氣。李光弼討伐河北,哥舒曜請求隨行,擔任了李光弼的副將。降服安太清,援救宋州有功,改任殿中監,繼承父親哥舒翰的爵位被封為東都鎮守兵馬使。德宗即位,召見他任左龍武大將軍。
李希烈攻陷了汝州,讓周晃做了偽刺史。德宗下詔授予哥舒曜東都行營節度使的官職,率領萬人的軍隊討伐李希烈。德宗召見他,問他說:「你整頓軍隊與你父親相比誰更好?」哥舒曜回答說:「您已故的大臣,我怎麼敢比?只要除去殘暴如大蛇、貪婪如大豬的貪暴者,這之後待在家中等候處置,是我的願望。」德宗說:「你的父親在開元朝時,朝廷沒有西方邊境的憂患;現在我得到你,也不再有東方邊境的憂慮。」等到出征的時候,德宗在通化門為他餞行。這一天哥舒曜軍中住所外的旗桿折斷了,當時因為哥舒翰出軍時也有過這樣的情況,後來斬殺了舉持旗桿的人,最後戰敗了,現在哥舒曜又這樣(旗桿折斷),人們很擔憂他。哥舒曜出擊敵人,收復汝州,擒獲了周晃進獻給朝廷,斬殺了他的兩員大將。李布烈退軍守護許州。德宗下詔命令在襄城建造用作防禦的高牆,哥舒曜認為讓疲憊的人築牆不如讓他們身穿鎧甲、手持武器來挫敗敵人,德宗不同意。哥舒曜進軍並臨時駐紮在穎橋,天空打雷,軍營中有七匹馬被震死,哥舒曜害怕了,退還,軍隊駐紮在襄城。李希烈派遣近萬人放火進攻圍柵,殺死百姓填到溝中來迫近營壘,哥舒曜艱苦地戰鬥才打敗他們。過了幾個月,李希烈親自率領三萬士兵包圍哥舒曜,建造甬道靠近城牆,進攻的箭矢如雨落下。德宗派遣神策將劉德信率領三千士兵支援他,又下詔命令河南都統李勉出兵與他形成掎角之勢。李勉認為「李希烈在外作戰,許昌守衛的兵力少,趁著空虛襲擊他們,李希烈的威脅自然會解除」,就派遣部將同劉德信奔赴許昌,還沒有到達,遭到皇帝下詔嚴厲責備,讓他撤回軍隊。劉德信等人惶恐疑惑地往回走,軍隊沒有偵查敵情的哨兵,到了扈澗這個地方,被敵人設下埋伏襲擊,死去的人將近一半,器械輜重都喪失了,德信逃到了汝州。
李勉恐怕東都危急,派大將李堅華率四千士兵前往護守,敵人在道路上阻截,不能夠進入。汴州的士兵士氣低落,襄城的圍困更加急追。德宗就下詔命令普王討伐蔡州,詔令涇原節度使姚令言解救襄城。還未起行,京城發生暴亂,德宗移駕到了奉天。襄城淪陷,哥舒曜逃到洛陽。恰逢他母親去世,被削除爵位貶為東都畿節度使,又降職為河南尹。哥舒曜不善於統率駕馭士兵,而長於屠戮,士兵畏懼他卻不(從內心)歸向他。貞元元年,部將叛變,夜裡焚燒和南門,哥舒曜脫身逃逸免於一死。德宗派汴州刺史薛玨代替他。他在右衛上將軍位上去世,被贈予幽州大都督的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