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 廣要道章第十二
【原文】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1。教民禮順,莫善於悌2。移風易俗3,莫善於樂4。安上治民,莫善於禮5。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6,而千萬人7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矣。」
【註釋】
1「教民親愛」二句:孔子認為,孝道就是熱愛自己雙親,由此進而推及熱愛別人的雙親,人民之間就能親愛和睦。
2「教民禮順」二句:悌,就是敬重並服從自己的兄長,由此進而推及敬重並服從所有的長上,人民之間就能有禮、講理。
3移風易俗:改變舊的、不良的風俗習慣,樹立新的、合乎禮教的風俗習慣。
4莫善於樂:儒家學者認為,音樂生於人情人性,通於倫理道德,因此,君王可以利用音樂,轉移風氣,引導人民接受新的風俗習慣。
5莫善於禮:儒家學者認為,禮的作用是「正君臣父子之別,明男女長幼之序」,即維護社會固有的秩序和等級制度。
6一人:指父、兄、君,即受敬之人。
7千萬人:指子、弟、臣。千萬,只是舉其大數而已。
【譯文】
孔子說:「教育人民相親相愛,再沒有比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講禮貌,知順從,再沒有比悌道更好的了;要改變舊習俗,樹立新風尚,再沒有比音樂更好的了;使國家安定,人民馴服,再沒有比禮教更好的了。所謂禮教,歸根結底就是一個『敬』字而已。因此,尊敬他的父親,兒子就會高興;尊敬他的哥哥,弟弟就會高興;尊敬他的君王,臣子就會高興。尊敬一個人,而千千萬萬的人感到高興。所尊敬的雖然只是少數人,而感到高興的卻是許許多多的人。這就是把推行孝道稱為『要道』的理由啊!」
【評析】
廣要道,推廣、闡發「要道」二字的義理,即進一步講述為什麼說「孝道」是至為重要的道德。這是儒家強調禮樂與孝道的教化作用的一貫思想。《孔傳》說:「孝行著而愛人之心存焉,故欲民之相親愛,則無善於先教之以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