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張商英傳》
張商英,字天覺,蜀州新津人。長身偉然,姿采如峙玉。負氣倜儻,豪視一世。調通川主簿。渝州蠻叛,說降其酋。辟知南川縣。章惇經制夔夷,狎侮郡縣吏,無敢與共語。部使者念獨商英足抗之,檄至夔。惇詢人才,使者以商英告,即呼入同食。商英著道士服,長揖就坐。惇肆意大言,商英隨機折之,落落出其上,惇大喜,延為上客。歸,薦諸王安石,因召對,以檢正中書禮房擢監察御史。哲宗初,為開封府推官,出提點河東刑獄,連使河北、江西、淮南。哲宗親政,召為右正言、左司諫。商英積憾元祐大臣不用己,極力攻之,論內侍陳衍以搖宣仁,至比之呂、武;乞追奪光、公著贈謚,僕碑毀塚;言文彥博背負國恩,及蘇軾、范祖禹、孫升、韓川諸人,皆相繼受譴。蔡京拜相,商英雅與之善,適當制,過為褒美。尋拜尚書右丞,轉左丞。復與京議政不合,數詆京「身為輔相,志在逢君」。京罷相削籍,知鄂州。京復相,以散官安置歸、峽兩州。大觀四年,京再逐,起知杭州。留為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頃之,除中書侍郎,遂拜尚書右僕射。京久盜國柄中外怨疾見商英能立同異更稱為賢徽宗因人望相之時久旱,彗星中天,是夕,彗不見,明日,雨。徽宗喜,大書「商霖」二字賜之。商英為政持平,謂京雖明紹述,但藉以劫制人主,禁錮士大夫爾。於是大革弊事,改當十錢以平泉貨,復轉般倉以罷直達,行鈔法以通商旅,蠲橫斂以寬民力。勸徽宗節華侈,息土木,抑僥倖。帝頗嚴憚之,嘗葺昇平樓,戒主者遇張丞相導騎至,必匿匠樓下,過則如初。楊戩除節度使,商英曰:「祖宗之法,內侍無至團練使。有勳勞當陟,則別立昭宣、宣政諸使以寵之,未聞建旄鉞也。」訖持不下,論者益稱之。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贈少保。
(節選自《宋史·卷三百五十一·列傳第一百一十》)
【注】宣仁:宣仁太后高滔滔。光、公著:司馬光、呂公著。紹述:特指宋哲宗時對宋神宗所實行的新法的繼承,泛指承繼前人所為。泉貨:錢幣,貨幣。
張商英,字天覺,蜀州新津人。身材魁偉,容貌姿態如玉石聳立。自負卓異,雄視世間。調任通川主簿。渝州蠻夷叛亂,他說服首領投降。徵召為南川知縣。章惇治理夔夷,侮辱郡縣官吏,沒人敢和他說話。部使者想到只有張商英足以和他抗衡,就傳檄召他到夔。章惇詢問人才,使者就把張商英介紹給他,馬上就喊進去一起吃飯。張商英穿著道士服裝,長揖後就坐。章惇隨意狂言亂語,張商英不時加以辯駁,舉止瀟灑,高出章惇一籌。章惇非常高興,延引為坐上客。章惇回到朝廷後,把他推薦給王安石,因而被皇帝召見問話,從檢正中書禮房擢升為監察御史。
哲宗初年,張商英任開封府推官,出任提點河東刑獄,連續任河北、江西、淮南使者。哲宗親自當政,召他任右正言、左司諫。張商英非常怨恨元祜大臣不任用自己,就極力攻擊他們,指責內侍陳衍動搖宣仁太后,以至於把她比為呂後和武則天;請求朝廷褫奪贈給司馬光、呂公著的謚號,搗毀他們的墓碑和墳墓;說文彥博忘恩負義,以及蘇軾、范祖禹、孫升、韓川等人,都相繼受到譴責。
蔡京擔任宰相,張商英和他交好,遇到草擬朝廷公文時,就對他大加讚美。不久任命為尚書右丞,轉左丞。又和蔡京政見不合,多次詆毀蔡京「身為宰相,卻一心在迎合君主」。蔡京被罷免宰相,削除官籍,張商英任鄂州知州。蔡京恢復宰相職位,張商英以散官安置在歸州和峽州。大觀四年,蔡京再次被放逐,張商英被起用任杭州知州。留在朝廷任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不久,任命為中書侍郎,於是又任尚書右僕射。蔡京長久以來竊奪國家政權,朝廷上下都怨恨憤慨,看到張商英敢於提出異議,多次稱讚他為賢臣,徽宗因為他有聲望,就任他做宰相。當時長期乾旱,一日,彗星出現在天空,這天晚上,彗星沒有出現,第二天,就下雨。徽宗高興,大字書寫了「商霖」二字賜給張商英。
張商英處理政務公平,認為蔡京雖然標榜恢復新法,但不過是借此來威脅控制國君,禁錮士大夫罷了。於是大力變革弊政,廢除當十錢進而改革幣制,恢復轉般倉進而廢除直接運輸,施行紙鈔以便於通商行旅,免除不合理的賦稅以減輕百姓的負擔。張商英勸說徽宗節制浮華奢侈的生活,停止修建土木工程,打擊投機鑽營的佞臣。皇帝對他都頗有幾分畏懼,曾經修葺裝潢昇平樓,告誡主管官吏凡是遇到張丞相騎馬來到,一定要把工匠藏在樓下,直到他走過去才恢復工作。任命楊戩為節度使,張商英說: 「祖宗法規,內侍不擔任團練使。有功勞應當提拔之人,則應另外設置昭宣、宣政等使官加以褒獎,從未聽過要授予旄鉞執掌軍權的。」一直堅持不簽發任命狀,人們更是稱讚他。宣和三年卒,七十九歲。贈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