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處:司馬遷
古文《陳涉世家》原文: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上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勝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陳涉世家》現代文全文翻譯:
陳勝是陽城人,字涉。吳廣是陽夏人,字叔。陳涉年輕的時候,曾經跟別人一道被僱傭耕地,陳涉停止耕作到田邊高地休息,因失望而歎恨了很久,說:「如果有一天富貴了,不要彼此忘記。」同伴們笑著回答說:「你做雇工為人家耕地,哪裡談得上富貴呢?」陳涉長歎一聲說:「唉,燕雀怎麼知道鴻鵠的凌雲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徵調貧苦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漁陽,駐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被按次序編入戍邊的隊伍裡面,擔任了小頭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期。誤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斬首。陳勝、吳廣於是一起商量說:「現在逃跑也是死,起義也死,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可以嗎?」陳勝說:「全國百姓長期受秦王朝壓迫,痛苦不堪。我聽說秦二世是秦始皇小兒子,不應當立為皇帝,應當立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多次勸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面帶兵。現在有人聽說扶蘇沒有罪,二世卻殺了他。百姓多數聽說他賢明,卻不知道他已經死了。項燕做楚國的將領的時候,多次立有戰功,又愛護士兵,楚國人很愛憐他。有人認為他死了,有人認為他逃跑了。現在果真把我們的這些人冒充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該有很多響應的人。」吳廣認為陳勝所說的正確。於是二人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們的意圖,說:「你們的事情都能成功,將建立功業。然而你們把這件事向鬼神卜問一下吧?」陳勝、吳廣很高興,又考慮卜鬼的事,說:「這是教我們首先威服眾人罷了。」於是用丹砂在絲綢上寫道:「陳勝王」,放在別人用網捕獲的魚的肚子裡面。戍卒買到那條魚回來煮著吃,發現魚肚子裡面的帛書,本來已經對這件事感到奇怪了。陳勝又暗中派遣吳廣到戍卒駐地旁邊叢林裡的神廟中去,在晚上用竹籠罩著火裝作鬼火,像狐狸一樣叫喊道:「大楚復興,陳勝為王!」戍卒們夜裡都驚慌恐懼。第二天,戍卒中到處談論這件事,都指指點點,互相示意的看著陳勝。
吳廣向來愛護士卒,士兵們有許多願意替他效力的人。押送戍卒的兩個軍官喝醉了酒,吳廣故意多次說想要逃跑,惹軍官惱怒,讓軍官責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軍官果真用竹板打吳廣。軍官又拔出寶劍來威嚇,吳廣跳起來,奪過寶劍殺死軍官。陳勝幫助他,一同殺死了兩個軍官。陳勝、吳廣召集並號令眾戍卒說:「你們碰到了大雨,都已經誤了朝廷規定的期限,誤期就會殺頭。就算朝廷不殺我們,但是戍邊的人十個裡頭肯定有六七個死去。再說好漢不死便罷,要死就要取得大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眾戍卒都說:「聽從您的命令。」於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順從人民的心願。軍隊露出右臂作為標誌,號稱大楚。他們築起高台,在台上結盟宣誓,用尉的頭祭告天地。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起義軍首先攻下大澤鄉,吸收民眾參軍後接著攻打蘄縣。蘄縣攻下之後,就派符離人葛嬰率領部隊去奪取蘄縣以東的地方,攻打銍、酇、苦、柘、譙等地,都攻佔下了。在行軍時又沿途吸收群眾參加起義軍,等到到達陳縣,起義軍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步兵幾萬人。攻打陳縣時,郡守和縣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的譙門中同起義軍作戰。守丞戰敗,被殺死了,起義軍就進城佔領了陳縣。過了幾天,陳勝下令召集三老、豪傑一起來集會議事。三老、豪傑都說:「將軍親身披著堅固的鐵甲,拿著銳利的武器,討伐無道的秦王,進攻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國,論功勞應當稱王。」陳勝就立為王,宣稱要重建楚國。在這時,各郡縣受秦朝官吏壓迫的人,都懲罰那些當地各郡縣的長官,殺死他們來響應陳涉。
【註釋】
[1]節選自《史記·陳涉世家》。公元前209年,以陳勝、吳廣為首的戍座卒九百人的大澤鄉(現在安徽宿州西南)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節選的這一部分記敘了這次起義的原因、經過和起義軍的浩大聲勢。司馬遷(約前145—?),字子長,西漢夏陽(現在陝西韓城南)人,史學家、文學家。他用畢生精力著成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一百三十篇。後人把這部書稱為《史記》。世家,《史記》傳記的一種,主要記諸侯之事。陳勝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
[2]陽城:現在河南登封東南。
[3]陽夏(jiā)現在河南太康。
[4]嘗與人擁耕:曾經同別人一道被僱傭耕地。
[5]輟耕之壟上: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之,去、往。
[6]悵恨久之:因失望而歎恨了好久。改,失望。
[7]苟:如果。
[8]若:你。
[9]太息:長歎。
[10]嗟呼:感歎詞,相當於「唉」。
[11]燕雀安知鴻鵠(hu)之聲哉:燕雀怎麼知道鴻鵠的志向呢!燕雀,小鳥,比喻見識短淺的人。鴻鵠,天鵝,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
[12]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後,他的小兒子胡亥繼立為皇帝,稱為二世。
[13]發閭左適(zhe)戍漁陽:征發貧苦人民去駐守漁陽。閭(lǜ),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貧者居住閭左,富者居住閭右,閭左就用來指代貧苦人民。適,通「謫」。適戍,強迫去守邊。漁陽,現在北京密雲西南。
[14]屯:停駐。
[15]皆次當行(hang):都(被)編入謫戍的隊伍。次,編次。當行,當在征發之列。
[16]屯長:戍守隊伍的小頭目。
[17]會:適逢,恰巧遇到。
[18]失期:誤期。
[19]亡:逃走。
[20]舉大計:發動大事,指起義。下文的「舉大名」意思與此相同。
[21]等:同樣。
[22]死國:為國事而死。
[23]苦秦:苦於秦(的統治)。
[24]立:指立為國君。
[25]扶蘇:秦始皇的長子。
[26]以數(shuo)諫故:因為屢次勸諫的緣故。數,屢次。諫,古代下級對上級提意見或建議。
[27]上使外將(jiang)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帶兵。上,臣下對皇帝的敬稱,這裡指秦始皇。
[28]憐:愛戴。
[29]誠以吾眾:如果把我們的人。
[30]唱:通「倡」,首發。
[31]宜多應者:應當(有)很多響應的人。
[32]乃行卜:就去占卜。用占卜來預測吉凶,是古人的一種迷信做法。
[33]指意:意圖。
[34]足下:指對方,古人對於別人的敬稱。
[35]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問一下吧!卜之鬼,就是「卜之於鬼」,「於」字省略。
[36]念鬼:考慮卜鬼的事。念,考慮、思索。
[37]威眾:威服眾人。
[38]乃丹書帛曰「陳勝王(wang)」:就(用)丹砂(在)綢子上寫「陳勝王」(三個字)。丹,硃砂。書,寫。王,稱王。
[39]置人所罾魚腹中:放在別人所捕的魚的肚子裡。罾,魚網,這裡作動詞,就是用網捕。
[40]固以怪之矣:自然就詫怪這事了。以,通「已」。
[41]間(jian)令:暗使。間,私自,偷著。
[42]之次所旁叢祠中:往駐地旁邊的叢林裡的神廟中。次,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次所,這裡指軍隊駐紮的地方。叢,樹木,禠以神所憑寄的地方。叢祠,神祠。
[43]篝火:用籠罩著火。這裡的意思是用篝火裝作「鬼火」。篝,籠。
[44]狐鳴:作狐狸嗥叫的淒厲聲音。
[45]旦日:第二天。
[46]往往語:到處談論。
[47]指目:指指點點,互相以目示意。
[48]多為(wei)用者:多為(他)用的。這裡的意思是說,戍卒多願聽吳廣的差遣。
[49]將尉:押送(戍卒)的軍官。
[50]忿恚(hui)尉:使尉惱怒。恚,惱怒。
[51]令辱之:使(尉)責辱他。之,指吳廣。
[52]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
[53]劍挺:劍拔出鞘。
[54]並:一齊。
[55]召令徒屬:召集並號令所屬的人。
[56]公等:你們諸位。公,對對方的敬稱。
[57]藉第令毋斬:即使僅能免於斬刑。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
[58]十六七:十分之六七。
[59]王侯將相寧(ning)有種乎: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寧,難道。
[60]受命:聽從(你的)號令。
[61]從民欲:依從人民的願望。
[62]袒右:露出右臂(作為起義的標誌)。
[63]為(wei)壇而盟:(用土)築台,並(在台上)宣誓。盟,盟誓。
[64]祭以尉首:用(兩)尉的頭祭天。
[65]都尉:次於將軍的軍官。
[66]收而功蘄(qi):收集大澤鄉的軍隊,攻打蘄縣。蘄,在現在安徽宿州南。
[67]下:攻下,攻克。
[68]符離:現在安徽宿州。
[69]徇:攻佔(土地)。指率軍巡行,使人降服。
[70]銍(zhi)、酇(cuo)、苦、柘(zhe)、譙(qiao):秦時地名,銍、譙,在現在安徽。酇、苦、柘,在現在河南。
[71]行收兵:行軍中沿路收納兵員。
[72]比:等到。
[73]陳:秦時縣名,現在河南淮陽。
[74]守令皆不在:郡守、縣令都不在。秦時,陳縣屬於碭(dang)郡,是郡府、縣府的所在地,所以有守有令。
[75]守丞:守城的當地行政助理官。
[76]譙門中:城門洞裡。
[77]三老:封建社會裡掌管教化的鄉官。
[78]豪傑:這裡指當地有聲望的人。
[79]與皆來會計事:一起來集會議事。
[80]身被堅執銳:身穿著戰甲,拿著武器,意思是親自作戰。被,通「披」。堅,指鐵甲。執,堅握著。銳,指武器。
[81]社稷(ji):國家。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豐年,後來就把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
[82]號為張楚:對外宣稱要張大楚國,即復興楚國之意。號,宣稱。一說定國號為「張楚」。
[83]刑其長吏:懲罰當地郡縣長官。刑:懲罰。
【陳勝吳廣起義】
陳勝、吳廣起義指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的農民戰爭。
戰國末年,經過多年的兼併戰爭,諸侯割據的分裂局面被統一的秦王朝所取代。但是,秦始皇在兼併六國後,沒有重視與民休息,穩定社會,恢復經濟。還在兼併戰爭過程中,他就讓人圖寫六國的宮殿建築式樣,在咸陽仿造,數達二三百所,又興建規模宏大的阿房宮和豪華的驪山陵墓。
其他如築長城、修馳道、對匈奴、南越用兵等,雖對鞏固全國統一有積極作用,但因曠日持久地耗費大量人力和財力,不僅加重了人民的負擔,而且使廣大農民無暇從事生產,社會經濟生活遭到嚴重破壞,造成「男子疾耕不足於糧饋,女子紡績不足於蓋形」的局面。
與此同時,秦朝統治者還制訂了嚴刑酷法,人民動輒觸犯刑律,罪人、刑徒多至數十萬、上百萬。而原東方六國的人民所遭受的苦難更為深重。在秦始皇統治的晚年,廣大人民的反抗鬥爭不斷發生,六國貴族殘餘勢力也乘機進行反秦活動,秦始皇於二十九年(前218)東遊,途經博浪沙(今河南中牟西北)時,遭刺客狙擊。三十六年,隕石墮於東郡,又有人在石上鐫刻「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字樣,以進行反秦宣傳。
秦始皇病死沙丘後,秦二世胡亥即位,他任用趙高,復作阿房宮,盡征材士五萬人屯衛咸陽,令教射狗馬禽獸,又「更為法律」,厲行督責,用法更為刻深。以至「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積於市」,不少秦始皇的舊臣和秦宗室,由於趙高的誣陷被殺害,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日益尖銳。至二世末年,形成了「群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的社會危機。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征發閭左九百人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陳勝(?~前208)字涉,陽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早年為人傭耕。吳廣(?~前208)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貧苦農民。他們行至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陳勝、吳廣便利用「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等計策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鼓動戍卒說:「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於是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起義。
起義軍迅速攻下蘄縣(今安徽宿縣南)。陳勝派葛嬰率兵東進,同時以主力攻佔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酇(今河南永城西)、苦(今河南鹿邑東)、柘(今河南柘城北)等縣。廣大農民「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踴躍參加起義隊伍。當義軍進據陳縣(今河南淮陽)時,已擁有步兵數萬,騎兵千餘,車六七百輛。陳勝召集當地三老豪傑商議大計,魏國名士張耳、陳余勸他立六國之後,以爭取舊貴族的支持,陳勝不聽,自立為王,國號「張楚」,任命吳廣為假王,率軍西擊滎陽,命武臣、張耳、陳余北攻趙地,鄧宗南征九江,周市奪取魏地。
張楚政權的建立,促進了全國範圍內反秦鬥爭的高漲,各地百姓久苦於秦政,紛紛殺秦長吏,響應陳勝。特別是楚國舊境,數千人為聚的不可勝數。驪山刑徒英布與番陽令吳芮聯兵數千人起義。東陽少年殺掉縣令,推舉陳嬰為長,隊伍迅速發展到兩萬人。秦嘉、朱雞石等人起兵包圍郯城。當過秦泗水亭長的劉邦(見漢高祖劉邦)在沛縣豪吏蕭何、曹參等人擁戴下,殺掉沛令,迅速組成一支二三千人的武裝。與此同時,六國貴族的殘餘勢力也紛紛起兵反秦。如齊國貴族後裔田儋擊殺狄令,自立為齊王,楚國貴族後裔項梁、項羽叔侄也襲殺會稽守殷通。項梁自立為會稽守,以項羽為裨將,很快聚集了一支八千人的子弟兵。其他如原楚國的貴族房君蔡賜,孔丘的八世孫孔鮒等,也投奔張楚政權。
吳廣率領起義軍圍攻滎陽不下,陳勝另派周文為將軍西擊秦。周文的隊伍在進軍咸陽途中,不斷擴大,到達函谷關時,已有兵車千輛,戰士幾十萬,起義軍進抵距咸陽百來里的戲(今陝西臨潼東北),秦二世慌忙令少府章邯把修建驪山墓的數十萬刑徒和奴隸編成軍隊迎戰。起義軍由於缺乏戰鬥經驗,又孤軍深入,接連受挫,周文自殺。
隨著反秦鬥爭的開展,起義軍內部的弱點和矛盾也逐步暴露。陳勝滋長了驕傲情緒,聽信讒言,誅殺故人,與起義群眾的關係日益疏遠。派往各地的將領也不聽陳勝節制,甚至為爭權奪利而互相殘殺。如武臣到邯鄲,自立為趙王,以陳余為大將軍,張耳為丞相。陳勝命他率兵入關支援周文,他卻抗命而派韓廣略取燕地。韓廣在燕地舊貴族的慫恿下,也自立為燕王。周市至魏地,立魏國舊貴族寧陵君咎為魏王。圍攻滎陽的起義軍將領田臧與吳廣意見不合,竟假借陳勝之命殺死吳廣,結果導致這支起義軍的全軍覆滅。
章邯解除了起義軍對滎陽的包圍後,傾全力向陳縣猛撲。陳勝親自督軍應戰,不幸失利。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陳勝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被判徒莊賈殺害。陳勝部將呂臣率領蒼頭軍,隨即兩度收復陳縣,並處死莊賈。
陳勝、吳廣相繼犧牲,使農民起義遭受暫時的挫折,但各地起義軍仍繼續進行鬥爭。陳勝部將召平,假借陳勝名義,封項梁為上柱國,命其領兵西向擊秦。項梁率軍渡過江、淮時,先後與陳嬰以及英布、蒲將軍率領的起義軍匯合,隊伍擴大到六七萬人。項梁得到陳勝犧牲的消息後,召集各路義軍將領在薛縣會商,並接受謀士范增建議,立楚國之後為王,以資號召。隨即在民間找得為人牧羊的楚懷王之孫名心的立為王,仍稱楚懷王。項梁率領起義軍大敗秦軍於東阿(今山東陽谷東北),又派劉邦、項羽攻下城陽(今山東菏澤東)。劉邦、項羽在濮陽、定陶、雍丘(今河南杞縣)等地接連打敗秦軍,斬秦三川守李由。項梁在取得一系列勝利後,驕傲輕敵,被章邯偷襲以至犧牲。劉邦、項羽和呂臣引兵退守彭城(今江蘇徐州)和碭(今安徽碭山南)。
章邯破項梁軍後,又移兵擊趙。命王離、涉間率兵包圍巨鹿。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師救趙。宋義到達安陽後,宴飲高會,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建議迅速進兵,遭到拒絕,於是殺死宋義,被楚懷王任命為上將軍。他隨即派遣英布、蒲將軍領兵兩萬先行救趙。隨後命全軍渡過漳河,破釜沉舟,持三日糧,以示必勝無退的決心。起義軍經過九次激戰,大敗秦軍,殺蘇角、虜王離。之後,蒲將軍和項羽又在漳南和□水上再破秦軍。章邯見大勢已去,又怕被趙高陷害,遂率餘眾投降。
在項羽率師救趙的同時,楚懷王又命劉邦率領所部西行入關,攻打咸陽。當時秦軍主力已開赴趙地,西線空虛,劉邦的軍隊得以順利進展。他採納陳恢的建議,實行招降政策,秦朝的地方官吏紛紛歸順。因此,劉邦迅速攻下武關,直趨關中。秦二世三年八月,趙高脅迫胡亥自殺,立子嬰為秦王。子嬰謀殺趙高,派兵距守嶢關。劉邦繞過嶢關,大敗秦軍於藍田。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的軍隊進抵灞上,秦王子嬰奉皇帝符璽投降,秦朝滅亡。
由陳勝、吳廣發動的秦末農民大起義,推翻了秦朝的黑暗統治。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顯示了封建社會農民階級的偉大力量。陳勝和吳廣雖在起義不久即先後犧牲,但秦朝的滅亡是和他們首倡起義的功績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