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日:「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1),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2)!」(第6章)
【正文】(1)邇言,高妙的話。邇,近。(2)其斯以為舜乎,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其,語氣詞,表示臆測。斯,這。「舜」字的本義是仁義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歎息。
【譯文】孔子說:「舜可真是具有大聰慧的人啊!他喜歡向人問標題,又擅長分析別人高妙話語裡的含義。隱家的壞處,脹吹人家的好處。過與不敷兩真個意見他都控制,接納適中的用於老百姓。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
【讀解】隱惡揚善,執兩用中。
既是不恰恰不倚、無過無不敷的中庸之道,又是出色的領導藝術。
要真正做到,賣然得有非一致般的大聰慧。
困難之一正在於,要做到執兩用中,不但要有對付中庸之道的盲目熟悉,並且得有富餘的經驗和過人的識見。
困難之二正在於,要做到隱惡揚善,更得有博大的襟懷和寬容的心胸。對付一般人來說,不隱你的善揚你的惡就算是謝天謝地了,豈敢奢瞧他隱你的惡而揚你的善!
如此瞧來,僅有大聰慧都還不一定做得到隱惡揚善,還得有大仁義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究竟只要一個,不然的話,孔聖人又怎樣會歎息又歎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