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父兄有善行,子弟學之或不肖;父兄有惡行,子弟學之則無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無庸徒事言詞也。君子有過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無過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處小人,必平其氣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譯文]
長輩有好的行為,晚輩可能學不像、比不上;但如果長輩有不好的行為,則晚輩倒是一學就會,沒有不像的。由此可知,長輩教育晚輩,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為以引導他們,不能只是在言詞上下工夫而不以身作則,有道德的人行為稍有偏失之處,那些無德之輩,由於嫉妒而不能容忍,便群起而攻之;但是有德之人即使不犯過失,小人也不見得就能容忍。由此可知,有道德的君子與無道德的小人相處,一定要平心靜氣,不可有任何急切言行。
[賞析]
父兄有善行,子弟不容易學,惡行卻是學得很像。這是因為人的本性就像水流一般,下流容易上流難。修德好比爬山,父兄登在高處,子弟不一定爬得上,父兄若在坑谷,子弟一滾就下。因此,可知教子弟最重要的是自己先端正身心,以身作則去帶領他們。如果長輩滿嘴仁義道德,實際的行為卻違法犯紀,晚輩怎麼可能不受影響而為非作歹呢?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身教重於言教,做長輩的,還是要多多檢討自己的言行才對。
向來小人就嫉妒君子,因為小人沒有雅量,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因此,一旦有德的君子犯了一些小過失,就會被無德的小人誇大、渲染,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所以,君子和小人相處的時候,一定要平心靜氣,不要因為太急切維護道德,而過於嚴厲地責備對方。因為,小人沒有雅量容忍別人的過失,只怕教他不成,反而使他惱羞成怒來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