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辭典 蘇軾
蘇軾
系列:宋詞鑒賞辭典
宋詞鑒賞辭典 蘇軾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1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2。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3,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4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5。
【註釋】
1丙辰: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2子由:蘇軾弟,名轍,字子由。3轉朱閣:照遍了華美的樓閣。低綺戶:低低地照進雕花的門窗裡去。綺(qǐ)戶:繡戶。4「不應有恨」兩句:是說月亮該不是對人有恨吧,但又為什麼老是趁著人們離別、孤獨的時候才團圓呢?5嬋娟:美麗的月光。
【詞意】
《水調歌頭》意境圖天上的明月啊,你何時才把清輝灑向人間?我手持酒杯來詢問青天。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夜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風歸返,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瓊樓玉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冷落、風寒。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間!
轉過朱紅樓閣,月光低灑在綺窗前,照著床上人惆悵無眠。明月不該有什麼怨恨,卻為何總在親人離別時候才圓?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但願離人能長久健康平安,雖遠隔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好的月光,共度這怡人的夜晚。
【賞析】
本篇為熙寧九年丙辰(1076)把酒賞月而作。當時蘇軾出川宦游,滯留密州,生活上與胞弟七年闊隔,政治上同變法派意見抵牾。中秋之夜,望月懷人,感慨身世,激盪出如許感喟遐思。詞人運用形象描繪的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把自己遺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詞通篇詠月,卻處處關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圓月襯托別情。它構思奇特,獨闢蹊徑,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蘇詞的代表作之一,在文學史上頗負盛譽。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皆廢。」可見對該詞評價之高,影響之大。
永 遇 樂
蘇軾
彭城夜宿燕子樓1,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2。曲港跳魚3,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如三鼓4,鏗然一葉5,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歎。
【註釋】
1彭城:今江蘇徐州市。2清景:清光。3曲港:湖隈。4(dǎn)如:鼓聲沉悶的樣子。5鏗(kēnɡ)然:形容聲音響亮有力。
【詞意】
明月如霜般潔白,好風如水般清涼,清澄澄夜景美無限。環曲的港灣魚兒跳出水面,圓圓的荷葉露珠兒晶瑩流轉,天地寂寞無人見。三更鼓響砰然,飄零一葉鏗然,黯沉沉夢裡倩影突然驚散。夜色茫茫無處重尋夢裡悲歡,醒來後我走遍小園心頭悵然。
客遊天涯已感到厭倦,欲尋山林路徑找個歸宿,費盡心思也望不見故園。燕子樓已空,佳人今何在?空鎖了樓中樑上燕。古今萬事如夢幻,有幾人能從夢中醒轉,徒有些舊歡新怨纏綿不斷。他年後人面對著黃樓的清夜景觀,也會像我面對著燕子樓感慨悵然,為我發出人事變遷的浩然長歎!
【賞析】
本篇於元豐之年(1078)作於徐州。上片描寫明月清風,魚翻露瀉的清冷夜景。此時人從夢中醒來,獨自徘徊小園,更顯寂寞。下片聯想佳人已去,眼前樓空,因而感歎人生如夢,轉眼皆為虛無,反映了作者失意時思念故鄉的傷感心情。全詞寫景景如圖畫,抒情情思纏綿;敘事得綱領,用典不泥澀;遣辭用字精練,意境清麗優美,很有藝術魅力。「燕子樓空」三句,尤為人稱道。
臨 江 仙
蘇軾
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1,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2,何時忘卻營營3!夜闌風靜穀紋平4。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註釋】
1東坡:在黃岡縣的東面,蘇軾謫居黃州時,築室於此,作為遊息之所,因以為號。2身非我有:是道家對人生採取虛無主義的說法,這裡也有不能掌握自身命運的意思。3營營:周旋、忙碌,內心躁急之狀,形容為利祿競逐鑽營。4夜闌:夜盡。穀紋:比喻水波細紋。穀,皺紗。
【詞意】
晚上在東坡雪堂喝得微醉,酒醒後又接著喝,直到大醉,醉後歸來恍惚已將近三更。家童全睡鼾聲如雷鳴。任你敲門總也叫不應,我倚著竹杖傾聽江濤聲。
我時常為身不由己而深深遺憾,何時能忘卻為利祿功名奔走鑽營?夜將盡風靜水波平。一葉小舟從此去,寄身江海了殘生。
【賞析】
這首詞是詞人貶居黃州時所作。上片記事,下片抒懷。夜飲醒而復醉,醉後歸來恍惚已近三更。家童熟睡,敲門無人應,正可諦聽江濤聲,融自己於大自然懷抱之中。江濤引發對自我存在的反思,遺恨不能生命自主,而陷入塵世為利祿功名奔走鑽營。面對大江,頓生超拔羈苦而遁身江海之遐想。一葉小舟從此去,寄身江海了殘身,何等悠遊灑脫。本詞做到了情、景、理巧妙結合,形神互補,熔鑄出一個風韻瀟灑的抒情主人公,體現了他昂首塵外、恬然自適的生命哲學。
江 城 子
蘇軾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1
十年2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3,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註釋】
1乙卯: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蘇軾時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縣)。2十年:蘇軾妻王氏去世十年。3千里孤墳:王氏去世後葬在四川,蘇軾作此詞時在密州任上,相隔遙遠。
【詞意】
十年了,你我生死隔絕,迷迷茫茫。不用去細思量,你的形影我自然難忘。千里遙遠的孤墳,竟無處向你傾訴滿腹淒涼。縱然是夫妻兩相逢你也許認不出我,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夜裡,我做了個渺茫的夢忽然返回故鄉。在那小門窗,你正在梳妝。相對慘然不語,只有淋漓熱淚灑千行。料想得到,以後年年令我傷心的地方就是月色淒迷,長著短松的山岡。
【賞析】
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這首悼亡詞運用分合頓挫,虛實結合以及敘述白描等多種藝術方法,來表達懷念亡妻的感情,在對亡妻的哀思中糅進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將夫妻之間的感情表達得深婉而摯著。
賀 新 郎
蘇軾
乳燕飛華屋1。悄無人、桐陰轉午2,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3,扇手一時似玉4。漸困倚、孤眠清熟5。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台曲6,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7。待浮花浪蕊都盡8,伴君幽獨9。艷一枝細看取十,芳意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註釋】
1乳燕:雛燕兒。2桐陰:梧桐樹陰影。3生綃:未漂煮過的生絲織物,即絲絹。白團扇:白色絲絹製作的圓形小扇。4扇手:白團扇與素手。一時:一併、一齊。5清熟:安穩熟睡。6枉:空、白。瑤台:美玉砌成的樓台,傳說中的崑崙山仙境。曲:深曲之處。7蹙(cu):皺疊的樣子。8浮花、浪蕊:指浮艷爭春的花朵。9幽獨:幽辟、孤獨。十艷:茂盛而鮮艷。驚綠:形容秋風吹得榴花凋謝,彷彿驚恐得只剩下綠葉。兩簌簌:指落花與粉淚簌簌同落的樣子。
【詞意】
廳室內靜無人聲,一隻雛燕兒穿飛在華麗的房屋。梧桐樹陰兒轉向正午,晚間涼爽,美人剛剛湯沐。手裡搖弄著白絹團扇,團扇與素手似白玉凝酥。漸漸睏倦斜倚,獨自睡得香熟。簾外是誰來推響門戶?白白地叫人驚散瑤台仙夢,原來是,夜風敲響了翠竹。
那半開的石榴花宛如紅巾折皺。等浮浪的花朵零落盡,它就來陪伴美人的孤獨。取一枝艷榴花細細看,千重花瓣兒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又恐怕被那西風驟起,驚得只剩下一樹空綠,若等得美人來此處,殘花之前對酒竟不忍觸目。只有殘花與粉淚,撲撲籟簌地垂落。
【賞析】
《賀新郎》,宋人常用的長調之一。首見於蘇軾詞,因詞中有「晚涼新浴」,亦題為《賀新涼》。毛先舒《填詞名解》卷三謂此調系蘇軾所創。這首詞詠人兼詠物。上片描寫在清幽環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潔絕塵,又十分孤獨寂寞。「簾外誰來推繡戶」幾句,如夢似幻,動而愈靜,極其婉曲地表現了女主人公的孤寂。過片轉而詠榴花,這不與「浮花浪蕊」為伍的榴花,也即是女主人公的象徵。最後四句描寫美人和榴花的遲暮之歎。這首詞意象清雋,托意高遠,隱約地抒寫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抑鬱情懷。
念 奴 嬌
蘇軾
赤壁懷古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2。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3,小喬初嫁了4,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還酹江月。
【註釋】
1赤壁:赤壁遺址眾說不一,實際上三國時周瑜擊敗曹操大軍的赤壁是在湖北蒲圻縣西北、長江南岸。《念奴嬌·赤壁懷古》意境圖2周郎:即周瑜。3公瑾:周瑜字公瑾。4小喬:周瑜妻。
【詞意】
大江滾滾向東流,波浪中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那遺棄了的舊營壘西邊,人說是三國周瑜大敗曹操的赤壁。四面石亂山高,兩岸懸崖峭壁聳入雲霄;驚濤駭浪洶湧澎湃,日夜將江岸衝擊撕裂;波濤水渦翻滾騰躍,像似卷揚起千堆白雪。江山如圖如畫,一時引出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周郎公瑾,那時喬家小女剛剛出嫁;他英姿雄健睿智卓越,風度翩翩神采照人。手執羽扇,頭著綸巾;從容瀟灑笑談間,曹軍的戰船如灰飛煙滅。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遊往昔浮想萬千。可笑我如此多懷古幽情,竟未老先衰鬢髮斑白。啊,人生如一場夢幻,還是舉起酒杯,祭奠這萬古長存的大江明月。
【賞析】
這首詞是蘇詞豪放風格的代表作,對後世影響極大。後人以《大江東去》《酹江月》作為《念奴嬌》的代名,可見一斑。本篇是以赤壁懷古為主題,將奔騰浩蕩的大江波濤、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和千古而來的風流人物,酣暢淋漓地潑墨揮寫於大筆之下,抒發了作者宏偉的政治抱負和豪邁的英雄氣概。詞中也流露壯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夢、歲月流逝的遺憾,但這種感慨和遺憾並非失望和頹廢。它向人們揭示:千古風流人物身名俱滅,但江山長在,江月長留,當舉酒相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