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劉曄為帝所親重》全文翻譯

《侍中劉曄為帝所親重》
原文
    1侍中劉曄為帝所親重。帝將伐蜀,朝臣內外皆曰不可。曄入與帝議則曰可伐出與朝臣言則曰不可。曄有膽智,言之皆有形。中領軍楊暨,帝之親臣,又重曄,執不可伐之議最堅,每從內出,輒過曄,曄講不可之意。後暨與帝論伐蜀事,暨切諫,帝曰:「卿書生,焉知兵事!」暨謝曰:劉曄,先帝謀臣,常曰蜀不可伐。」帝曰:「曄與吾言蜀可伐。」暨曰:「曄可召質也。」詔召曄至,帝言誠不足采,侍中問曄,終不言。
    2後獨見,曄責帝曰:「伐國,大謀也,臣得與聞大謀,常恐瞇夢漏洩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夫兵詭道也,軍事未發,不厭其密。陛下顯然露之,臣恐敵國已聞之矣。」於是帝謝之。曄見出,責暨曰:「夫釣者中大魚,則縱而隨之,須可制而後牽,則無不得也。人主之威,豈徒大魚而已!子誠直臣,然計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暨亦謝之。
    3或謂帝曰:「曄不盡忠,善伺上意所趨而合之。陛下試與曄言,皆反意而問之,若皆與所問反者是曄常與聖意合也。每問皆同者,曄之情必無所復逃矣。」帝如言以驗之,果得其情,從此疏焉。曄遂發狂,出為大鴻臚,以憂死。
    4《傅子》曰:巧許不如拙誠,信矣!以曄之明智權計,若居之以德義,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賢,何以加諸!獨任才智,不敦誠愨,內失君心,外困於俗,卒以自危,豈不惜哉!
——《資治通鑒》(卷第七十二)(有刪改)

譯文
    曹魏帝國高級咨詢官(侍中)劉曄,十分受到皇帝曹叡的親近尊重。曹叡打算攻擊蜀漢帝國(首都成都【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官員一致反對。劉曄晉見曹叡時,卻表示贊成。但是出宮後跟文武百官討論時,則跟大家的立場一致,表示反對。劉曄有膽量,有見識,言之有物,無論正面反面,都有理論的跟事實的根據。中央禁軍總監(中領軍)楊暨,也是曹叡親信,對劉曄也十分親近尊重,堅決反對出軍。楊暨每次去皇宮晉見皇帝出來,一定拜訪劉曄,劉曄就向他分析不可出軍的原因。後來,楊暨跟曹叡討論此事,懇切勸阻,曹叡說:「你是一介書生,怎麼懂得軍事?」楊暨說:」我的話固然沒有份量,可是劉曄是先帝(曹操及曹丕)時的智囊,他也認為不可出軍。」曹叡說:「怪了!劉曄在我面前,卻是認為可以出軍。」楊暨說:「我可以跟他當面對質。」於是,曹叡召見劉曄,詢問劉曄的意見,劉曄閉口不答。
    後來,劉曄單獨晉見,抱怨曹叡說:「攻擊一個國家,是一個重大事件。我能夠參與這個重要的密謀,連睡覺時,都恐怕說夢話把他說出來,洩露軍機,增加我的罪過!怎麼可在人前提及?軍事行動,詭秘莫測。大軍未動之前,越秘密越好,而陛下公開談論,恐怕敵人已經聽到。」曹叡向他道歉。
劉曄出宮,責備楊暨說:「漁夫釣到一條大魚,就盡量放線,尾追在它之後,必須等它筋疲力盡,可以制伏的時候,才收回釣線,所以每次都有收穫。君王的威嚴,豈止是一條大魚?你誠然是一個正直的臣僚,然而處理事情的方法,卻很拙劣,應該仔細思量。」楊暨也向他道歉。
    然而,終於有人拆穿劉曄底牌,向曹叡報告說:「劉曄並不是真正的忠心,他只是觀察陛下的意向,順勢迎合而已。陛下不信的話,不妨試他一試,把陛下所反對的事情,當做贊成的事情,告訴劉曄,問他的意見。他如果反對,是他的見解果然跟陛下的見解,常常相合。如果每項他都贊同,他就露出原形。」曹叡用這個方法驗證,果然發現劉曄實情,從此跟他疏遠。劉曄也察覺到自己的失策,懊恨之餘,精神開始恍惚,遂被逐出中樞,出任藩屬事務部長(大鴻臚。高級咨詢官【侍中】常在皇帝左右,屬於智囊階層,有強大的影響力。部長不過主持一部事務,難以再跟皇帝接近)。不久,劉曄憂慮而死。
    傅玄曰:靈巧詐偽,不如拙笨誠懇,是千古真理。以劉曄的聰明智慧,反應靈敏而又中肯,如果堅守道德和仁義的立場,以忠信為本;即令是古代的大賢,又有誰能比得上他!但是劉曄只信任自己的才能,不夠敦厚、不肯誠實;以致內失君王信賴,外失朋友情誼,終於自己造成自己的危局,豈不可惜!




目前評論:1   其中:訪客  1   博主  0

  1. avatar 國施 0

    這篇好,有所領悟。

評論加載中...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