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亡三四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天下必然的規律,但這必須從長遠來看才行。
有時做善事未得善報甚至還得了惡報;相反有人做惡卻未得惡報反而有善報,這都是因為善或惡的積累還未達到一定程度,一旦時機成熟,都會得到應有的報應。所以我們不應對暫時的不合理現象感到迷茫而動搖行善的信念。古人說得好:「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經文】
[議曰:世有好善而反亡者。]《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又曰: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何以征其然耶?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之勝火也。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火不熄則謂水不勝火,此又與不仁之甚者也。又,五穀種之美者,苟為不熟,不如綈稗夫仁亦在熟之而已矣。」屍子曰:「食所以為肥也,一飯而問人曰:『奚若?』則皆笑之。夫治天下大事也,譬今人皆以一飯而問人『奚若』者也。」
[議曰:此善少不足以成名也。惡亦如是。何以明其然耶?《書》曰:「商罪貫盈。天命誅之。余弗順天,厥罪惟均。」由是觀之,夫罪未盈,假令中有罪惡,未滅也。今人見惡即未滅,以為惡不足懼,是以亡滅者繼踵於世。
故曰:「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此聖人之誡。]
由是觀之,故知善也者,在積而已。今人見徐偃亡國,謂仁義不足仗也;見承桑失統,謂文德不足恃也。[承桑氏之君,循德廢武,以滅其國也。]是猶杯水救火、一飯問肥之說,惑亦甚矣。
【譯文】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人盡做好事,反而不得好報,有的甚至短命,這是怎麼回事呢?
《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然會有善報。」又說:「不積善就不能成名。」怎麼能證明這種說法呢?孟子說:「仁者戰勝不仁者、就像水能滅火一樣。似是如今為仁的人就像用一杯水去熄滅一車乾柴燃起的烈火,火不滅就說水不能滅火。這和用一點仁愛之心去消除不仁到極點的社會現象是同樣的道理。又如五穀的品種再好,假如沒有成熟,那還不如稗的種子。所以,仁愛也在於是否成熟啊!」屍佼說:「吃飯是為了長得肥胖,假如只吃一頓飯,就問別人說:『怎麼樣,我胖了嗎?』那麼大家都會恥笑他。而治理天下,是最大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到成效的,現在人們往往急功近利,就像吃了一頓飯就問別人『我胖了嗎?』一樣。」[這是善德太少,還達不到成名的程度啊。惡也是這樣。怎麼能說明這道理呢? 《尚書》上說:「商紂王已是惡貫滿盈了,所以上天受命武王誅滅他。其餘不順天命的人,只看他罪惡的輕重如何。」由此看來,只是罪惡未滿盈而已。假如有罪惡卻未滅亡,就認為有罪惡也不值得懼怕,這就是世上滅亡者一個接一個的原因啊。
所以說:「罪惡不積累到一定程度,暫時是不會滅亡的。」這是聖人的告誡啊。]
由此看來,善德在於一點一滴的積累。如果有人看到歷史上徐偃王講仁義卻亡了國,就認為仁義不值得依恃;看到古代承桑國國君講文德而國家滅亡,就認為文德不值得依恃[承桑氏的君主遵循文德,罷廢武功,後來導致國家滅亡。],這就像用一杯水救火,吃一頓飯就問人「我胖了嗎」一樣糊塗了。
【按語】
荀子說:「積水成淵,積土成山,積善成德。」他還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古人早就認識到,任何偉大的事情都是從細微起步,堅持不懈,逐漸積累的結果。同理,那些巨惡元兇,也不是生下來就窮凶極惡,也是從小事情積累,小環境促成的。
然而,社會上卻有這樣一種現象,善良的人總受欺侮,而一些惡棍卻活得揚眉吐氣。是什麼原因呢?善良的人往往心存好意,雖然受到傷害,但總是想給惡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但這恰恰造成給惡人繼續作惡的空子。人們常說:心慈手軟。善良的人十有八九軟弱,軟弱就必定會受欺,即使受了欺侮也忍氣吞聲,所以惡棍才敢於胡作非為。
其實,善良並不等於懦弱,如果看到歹徒行兇,卻視而不見;甚至欺侮到自己頭上也逆來順受,那就不是善良,而是麻木不仁了。
總之,對於正義必定戰勝邪惡這一信念,務必堅定不移,才會堅持積善止惡,使我們的社會一步步走向更高的文明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