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明智 經理時務
【原文】
中流一壺,千金爭挈1。寧為鉛刀,毋為楮葉2。錯節盤根,利器斯別。識時務者,呼為俊傑。集「經務」。
【註釋】
1中流一壺,千金爭挈:壺,通「葫」,平時葫蘆價格便宜,但渡河時遇到船壞,葫蘆因為可以幫人浮水,所以出價千金也有人要。
2楮葉:一種樹的葉子。《韓非子》記載,一個宋國人用玉雕成楮葉,可以亂真。此處楮葉比喻華而不實的無用之物。
【譯文】
渡河中程賣一葫蘆,大家都會出高價。寧可做拙鈍的刀子,不要成為中看不中用的玩物。碰到盤根錯節時,才能分辨工具的利鈍。識時務的人,才是俊傑。集此為「經務」卷。
朱熹
【原文】
朱熹乾道四年,民艱食,熹請於府,得常平米六百石賑貸。夏受粟於倉,冬則加息以償;歉,蠲其息之半,大饑盡蠲之。凡十四年,以米六百石還府,見儲米三千一百石,以為「社倉1」,不復收息。故雖遇歉,民不缺食,詔下熹「社倉法」於諸路。
〔評〕陸象山2曰:「社倉固為農之利,然年常豐,田常熟,則其利可久;苟非常熟之田,一遇歲歉,則有散而無斂;來歲秧時缺本,乃無以賑之,莫如兼制平糴一倉,豐時糴之,使無價賤傷農之患;缺時糶之,以摧富民封廩騰價之計,析所糴為二,每存其一,以備歉歲,代社倉之匱,實為長便也。聽民之便,則為社倉法;強民之從,即為青苗法矣,此主利民,彼主利國故也。」
今有司積穀之法,亦社倉遺訓,然所積只紙上空言,半為有司干沒,半充上官,無礙錢糧之用。一遇荒歉,輒仰屋竊歎,不如留谷於民間之為愈矣。噫!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3云:「今之撫按有第一美政所急當舉行者,要將各項下贓罰銀,督令各府縣盡數糴谷;其有罪犯自徒流以下,許其以谷贖罪。大率上縣每年要谷一萬,下縣五千。兩直隸巡撫下有縣凡一百,則是每年有谷七十餘萬,積至三年,即有二百餘萬矣。若遇一縣有水旱之災,則聽於無災縣分通融借貸,俟來年豐熟補還,則東南百姓可免流亡,而朝廷於財賦之地永無南顧之憂矣。善政之大,無過於此!」
【註釋】
1社倉:積穀備荒的義倉。始於隋代,由鄉社所設,且自行經營管理,故名。此處的社倉為官府所設,沿用其名。
2陸象山:陸九淵,講學於貴溪之象山,世稱象山先生,與朱熹同時代人。
3何良俊《四友齋叢說》:何良俊,明翰林院孔目,博學多聞,所著《四友齋叢說》共三十八卷,此事在第十三卷。
【譯文】
宋孝宗乾道四年,人民缺乏糧食,朱熹求救於州府,借到常平米六百石來施救。夏天從社裡的穀倉借米糧,冬天加利息償還。歉收時免除一半利息,大饑荒時利息全免。十四年後,六百石米全數還給州府,尚有儲米三千一百石,作為社倉,不再收利息。所以雖然遭到歉收,人民也不擔心缺乏糧食。孝宗於是下詔,使朱熹的社倉法在各路推行。
〔評譯〕陸象山(名九淵)說:「社倉固然是為農民的利益著想,然而要常年豐收,這種制度才可保持長久,如果不是可常年豐收的田地,一遇到歉收,則社倉的米只有借出而沒有收入,來年播種時缺少種子,仍然沒有辦法施救。不如同時設立一個平糴倉,豐收時買入米糧,防止價賤傷農的禍害;歉收時出售米糧,以防止富家囤積糧食,抬高價格來獲取暴利。把買進來的米糧分存兩個倉庫,其中一個倉庫的存糧保留起來,不隨便使用,以為歉收的年頭所用,用這種方法來替代動輒匱乏的社會,顯然比較實用。順從人民的方便,是社倉法;強制人民聽從的,則是青苗法。是因為前者主張利民,後者主張利國的緣故。」
當今官吏積存穀物的方法,也是社倉的遺訓。然而所積的只是紙上的空言,一半已被負責官吏據為己有,一半變成朝廷非正常調用的錢糧來源。一碰到荒年歉收,除了搖頭歎息,一點辦法也沒有,還不如不要設置,單純的把穀物留在民間的好。唉!
何良俊(明,松江華亭人,字元朗)《四友齋叢說》說:「當今地方首長的真正德政,當務之急是將各項贓款及罰銀,督促各府縣隸全數購買穀物。犯徒刑、流放以下的罪犯,准他們用穀物來贖罪。大致上大縣每年要買谷一萬石,小縣要買五千石。兩直隸巡撫之下有一百個縣,則每年就有七十多萬石穀物。累積三年之後,就有兩百多萬石了。如果遇到一個縣有水旱災,就向無災害的縣通融借貸,來年豐收補還,則各地百姓就免於流離逃難,而朝廷對那些供應政府財政支出的重點稅收地區,也永遠不需憂心荒年歉收的問題。最大的德政,沒有比這樣更好了。」
虞集
【原文】
元虞集1,仁宗時拜祭酒,講罷,因言京師恃東南海運,而實竭民力以航不測,乃進曰:「京東瀕海數千里,皆萑葦之場,北極遼海,南濱青、齊,海潮日至,淤為沃壤久矣,苟用浙人之法,築堤捍水為田,聽富民欲得官者,分授其地而官為之限2,能以萬夫耕者,授以萬夫之田,為萬夫長;千夫、百夫亦如之。三年視其成,則以地之高下,定額於朝,而以次征之。五虞集年有積蓄,乃命以官,就所儲給以祿。十年則佩之符印,俾得以傳子孫,則東南民兵數萬,可以近衛京師,外御島夷,遠寬東南海運之力,內獲富民得官之用,淤食之民得有所歸,自然不至為盜矣。」說者不一,事遂寢。
〔評〕其後脫脫3言:京畿近水地,利召募江南人耕種,歲可收粟麥百餘萬石,不煩海運,京師足食。元主從之,於是立分司農司,以右丞悟良哈台、左丞烏古孫良禎兼大司農卿,給分司農司印,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間,北抵檀順,東及遷民鎮,凡官地及元管各處屯田,悉從分司農司立法佃種,合用工價、牛具、農器、谷種,給鈔五百萬錠。又略仿前集賢學士虞集議,於江、淮召募能種水田及修築圃堰之人各千人,為農師。降空名添設職事敕牒4十二道,募農民百人者授正九品。二百人者正八,三百人者從七,就令管領所募之人。所募農夫每人給鈔十錠,期年散歸,遂大稔5。
何孟春《余冬序錄》云:「明朝葉文莊公盛巡撫宣府時,修復官牛、官田之法,墾地日廣,積糧日多,以其餘歲易戰馬千八百餘匹。其屯堡廢缺者,鹹修復之,不數月,完七百餘所。今邊兵受役權門,終歲勞苦,曾不得占寸地以自衣食,軍儲一切仰給內帑6,戰馬之費於太僕7者不資,屯堡尚誰修築?悠悠歲月,恐將來之夷禍難支也!」
樊升之曰:「賈生之治安,晁錯之兵事,江統之徙戎,是萬世之至畫也,李鄴侯之屯田,虞伯生之墾墅,平江伯之漕運。平江伯陳瑄,合肥人。永樂初董北京海漕,築淮陽海堤八百里。尋罷海運,浚會通河,通南北餉道,疏清江浦以避淮險,設儀真瓜洲壩港,鑿徐州呂梁濱,築刀陽、南旺湖堤,開白塔河通江,築高郵湖堤,自淮至臨清建閘四十七,建淮、徐臨通倉以便轉輸,置捨卒導舟,設井樹以便行者。是一代之至畫也。李允則之築圃起浮屠,範文正、富鄭公之救荒,是一時之至畫也。畫極其至,則人情允協,法成若天造,令出如流水矣。」
【註釋】
1虞集:字伯生,元成宗時為大都路儒學教授,累遷奎章閣侍讀學士,平生為文萬篇,為元時文章大家。
2限:規定、條例。
3脫脫:元順帝時官至中書右丞相,為一代賢相。
4空名添設職事敕牒:寫好了官職,未填寫姓名的空白委任狀。
5稔:豐收。
6內帑:國庫。
7太僕:太僕寺,掌管國家畜牧,主要是戰馬的飼養。
【譯文】
元朝人虞集(字伯生)在元仁宗時官拜祭酒,曾在為仁宗講學的課餘時間,談起京師仰仗東南一帶以海運輸送糧食而從事危險無比的航行,實在是嚴重耗損民力,於是進言道:「京師東方濱海數千里之地,都是蘆葦叢生的荒地,北從遼海,南到青州、齊州,潮每日沖積,長期已來以淤積為可供耕種的肥沃之地。如果用浙江人的方法,築堤擋住潮水使成為耕地,讓想做官的富翁分別配領這些田地,由官府加以規定,有辦法找到一萬人耕田的,就給他一萬人份的田地,讓他做這一萬人的首長;以下一千人,一百人也如此辦理。三年之內看他的結果,由朝廷依土地的肥瘠程度定額課稅,依等級徵收,五年之後能有積蓄,就任命他做官,就所積蓄的作為俸祿,十年後賜給他符節印信,使他能流傳給子孫。這麼一來,便可得到數萬民兵來對內保衛京師,對外防禦海賊,而且又能不必仰賴東南海運,使人民得以休息,又可藉著富人求官的心理,讓京師得到充足的糧食供應,四處游食的人民能有正當的歸宿,自然不會做海賊了。」但因評議的人意見不一致,於是遂不了了之。
〔評譯〕後來脫脫(元朝人)曾說京師近海,深得地利,招募江南人來耕種,每年可收成一百多萬石米麥,不必仰賴海運,京師也可以足食。元主依此而行,於是設立分司農司(官署名),以右丞(掌錢谷的官)悟良哈台、左丞烏古孫良禎兼任大司農卿,給分司農司印,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間,北到檀順,東到遷民鎮,凡是官地及元朝朝廷所掌握的各處屯田,都聽從分司農司立法辦理租佃,合用工價、牛具、農器、谷種,由朝廷先投資五百萬錠銀子。脫脫又大略模仿前集賢學士虞集的建議,在江淮之間招募能種水田及修築園圃、堤防的人各一千,擔任農師,又設一些有名無實的官職,以十二道令牌宣稱:能招募一百個農民的人,就授予正九品官,二百人的正八品官,三百人的正七品官,由招募者自行領導管理自己所招募的人,所招募的農夫,每人給十錠銀子,一年後放他們回去,於是大豐收。
何孟春(明·彬州人,字子元)在《余冬序錄》裡說:「明朝葉文莊公(葉盛,昆山人,字與中,謚文莊)巡撫宣府時,重新建立官牛官田的法令,開墾的土地日漸廣大,積存糧食日益增多,用每年節餘的錢購買八千多匹戰馬,殘缺不全的城堡也都加以修復。不到幾個月,就整修好七百多個城堡。如今邊境的士兵受權貴之門的役使,整年勞苦,還得不到一點土地來供給自己的衣食,軍中所需的一切費用,都依靠中央的供應,養戰馬的費用由太僕支給的多得無法估計,至於城堡的修築又能仰靠哪裡的費用。長期下來,恐怕將來外患一起就很難應付了。」
樊升之說:「賈誼(漢·洛陽人)上漢文帝的治安策,晁錯(漢·穎川人)的用兵之計,江統(晉·陳留人,子應元)的徙戎論,都是萬世最佳的計劃,李鄴侯的屯田,虞集的開墾荒地,平江伯的漕運(陳瑄,合肥人,明成祖永樂初年,掌管北京漕運,建築淮陽堤防八百里),則是當代最佳的計劃。李允則築園圃、造浮屠、佛塔(事見第五部「術智」),範文正、富弼的救濟饑荒,也是當時最佳的計劃。計劃能達到盡善盡美,則人情必誠信協和,因此好的計劃往往有如天成,命令一出,執行起來便有如流水般的順暢。
劉大夏
【原文】
弘治十年,命戶部劉大夏出理邊餉,或曰:「北邊糧草,半屬中貴人子弟經營,公素不與先輩1合。恐不免剛以取禍。」大夏曰:「處事以理不以勢,俟至彼圖之。」既至,召邊上父老日夕講究2,遂得其要領。一日,揭榜通衢云:「某倉缺糧若干石,每石給官價若干,凡境內外官民客商之家,但願輸者,米自十石以上,草自百束以上,俱准告。」雖中貴子弟亦不禁。不兩月,倉場充軔3。蓋往時糧百石、草千束方准告,以故中貴子弟爭相為市,轉買邊人糧草,陸續運至,牟利十五4。自此法立,有糧草之家自得告輸,中貴子弟即欲收糴,無處可得,公有餘積,家有餘財。
〔評〕忠宣法誠善,然使不召邊上父老日夕講究,如何得知?能如此虛心訪問,實心從善,何官不治?何事不濟?昔唐人目台中坐席為「癡床」,謂一坐此床,驕倨如癡。今上官公坐皆「癡床」矣,民間利病,何由上聞?
【註釋】
1先輩:指參與邊餉的朝中老一輩官僚。
2講究:議論、探討。
3充軔:充滿。
4十五:十分之五,即一半的利潤。
【譯文】
明孝宗弘治十年,朝廷命令戶部劉大夏到邊境掌理糧餉。有人說:「北方的糧草,大半屬於宦官的子弟經營,您一向與這些親貴不合,恐怕免不了因剛直而招來禍害。」劉大夏說:「做事要講求合理而不能硬來,等我到那裡以後自然會想得出辦法。」劉大夏到任後請來邊境上的地方父老,早晚和他們研究,於是完全掌握了處理的要領。有一天,劉大夏在交通要道上貼出告示說:「某倉庫缺少米糧若干石,每石給官價若干元,凡是境內外的官吏、人民或商人,只要願意運米十石以上、草一百束以上的都批准。」雖是官宦子弟也不禁止。不到兩個月,倉庫都滿了,因為以往運送米糧得高達一百石、草高達一千束才得批准,因而一邊百姓無力競爭,只能由少數官宦子弟相互爭取,加以壟斷,買入邊境上的糧草,陸續運來,利潤高達五成。自從訂立這個辦法,有糧草的人家可以自己運送,宦官子弟雖然想收買,也買不到,於是公家得到更多的糧草,民家則得到相當的利潤。
〔評譯〕劉大夏的方法實在很好,然而假使不請邊境上的父老來早晚研究,怎麼能知道?能如此虛心請教,真心聽從善言,有什麼事做不好?有什麼事成不了呢?從前唐朝人把御史台的座席看成「癡床」,說一坐上這個床,就驕傲自得,使人如白癡一般。當今朝廷官員都是坐在這樣的癡床上,民間的利病怎麼能傳給皇帝知道呢?
陶侃
【原文】
陶侃1性儉厲,勤於事。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鹹不解此意,後正會,值積雪始晴,廳事前除雪後猶濕,於是悉用木屑履之,都無所妨。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又嘗發所在竹篙,有一官長,連根取之,仍當足2。(邊批:根堅可代鐵足。)公即超兩階用之。
陶侃
【註釋】
1陶侃:東晉人,少孤貧,由縣吏積官至荊州刺史,轉廣州刺史,後平叛有功,封長沙郡公,都督八州軍事。
2足:撐船所用竹篙,用鐵具裝其下端。
【譯文】
晉朝人陶侃(鄱陽人,字士行)生性節儉,做事勤快。任荊州刺史時,命令船官要收集鋸木屑,不論數量多少。眾人都不瞭解他的用意,後來正逢積雪溶化時期,官府前雖已除雪,地仍濕滑,於是用鋸木屑撒在地上,遂能通行無阻。官用的竹子,陶侃命令要留下粗厚的竹子頭,堆積如山。後來桓溫伐蜀,竹子頭都用來當做造船的竹釘。又曾挖掘竹子,有一官吏連著竹根挖起,以為竹根部分非常堅硬,可作為竹釘的材料使用。(邊批:竹子的根堅固的可以代替鐵釘)陶侃見了,立刻超升此人兩階。
楊一清
【原文】
西番1故饒馬,而仰給中國茶飲療疾。祖制以蜀茶易番馬,久而寢弛,茶多闌出2,為奸人利,而番馬不時至。楊文襄3乃請重行太僕宛馬之官,而嚴私通禁,盡籠茶利於宮,以報致諸番。番馬大集,而屯牧之政修。
〔評〕其撫陝西,則創城於平虜、紅古二地,以為固原援。築垣瀕河,以捍靖虜4。其討安化,則授張永策以誅逆瑾。出將入相,謀無不酬,當時目公為「智囊」,又比之姚崇,不慮也!
【註釋】
1西番:泛指今青海、西藏等地少數民族。
2闌出:走私運出。
3楊文襄:楊一清,明成化進士,官至太子太師、特進左柱國、華蓋殿大學士,謚文襄。
4靖虜:靖虜衛,在今甘肅蘭州附近。
【譯文】
西番盛產馬匹,而仰賴中國茶治療疾病。歷來的慣例是用四川茶葉交換番馬。可是年代長久以後,逐漸廢弛。茶葉多被奸人用來謀利,而番馬卻不按時送到。明朝時楊文襄(楊一清,安寧人)奏請朝廷,重新設置專職交易馬匹的官吏,嚴禁私自交易,把茶葉的利潤完全收歸官府所有,並通報到各番邦。於是番馬大量送到,屯牧之政因而修明。
〔評譯〕楊文襄任陝西巡撫時,創建平虜、紅古兩座城,作為固原(地名)的後援。在河邊修築城牆,以捍衛靖虜(地名)。他討伐安化時,全力協助張永策來誅殺奸宦劉瑾。出將入相,所作的謀略無不成功。當時把他看成智囊,拿他與姚崇相比,真是一點都不假。
蘇州堤
【原文】
蘇州至昆山縣凡七十里,皆淺水,無陸途。民頗病涉,久欲為長堤,而澤國1艱於取土。嘉祐中,人有獻計,就水中以蘧除芻稿為牆,栽兩行,相去三尺;去牆六尺,又為一牆,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實蘧除中,候干,則以水車沃去兩牆間之舊水,牆間六尺皆土,留其半以為堤腳,掘其半為渠,取土為堤。每三四里則為一橋,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遂為永利。今婁門塘2,是也。
【註釋】
1澤國:水澤遍佈的地區。
2婁門塘:蘇州城東門稱婁門,塘在婁門之外。
【譯文】
蘇州到昆山縣共七十里遠,都是淺水,沒有陸路可行。人民苦於涉水,早就想築長堤。但是水澤之地很難取土。宋仁宗嘉祐年間,有人獻計,就在水中用蘆荻乾草做牆,栽兩行,相距三尺;離牆六丈,又做一牆,做法和前兩牆相同。把水中的淤泥瀝干,塞在乾草中,等干了以後,用水車除去兩牆之間的舊水,牆與牆之間都是泥土,留一半作為長堤的基礎,挖另一半做河渠,把挖出來的土拿來築堤。每三四里築一座橋,以打通南北的水域。不久長堤完成,成為永遠的好事。
葉夢得
【原文】
葉夢得葉石林1在穎昌,歲值水災,京西尤甚,浮殍2自唐、鄧入境,不可勝計,令盡發常平所儲以賑。唯遺棄小兒,無由處之。一日詢左右曰:「民間無子者,何不收畜?」曰:「患既長或來識認。」葉閱法例:凡傷災遺棄小兒,父母不得復取。(邊批:作法者其慮遠矣。)遂作空券數千,具載本法,即給內外廂界保伍3,凡得兒者,皆使自明所從來,書券給之,官為籍記,凡全活三千八百人。
【註釋】
1葉石林:葉夢得,字石林,北宋時進士,南宋初,遷官至翰林學士兼侍讀,除戶部尚書,學識淵博,工於詞。
2殍:餓死的人。
3內外廂界保伍:城鄉內外的保長、伍長。
【譯文】
宋朝人葉石林(葉夢得,吳縣人)在武昌時,正逢水災,京師西邊一帶特別嚴重,從唐鄧等地漂來的浮屍不可勝數。葉石林命令以庫存的常平米來救濟災民,但很多被遺棄的小孩卻不知該如何處理。有一天,葉石林問左右的人說:「民間沒有孩子的人為什麼不收養他們呢?」左右的人說:「怕養大以後又被親生父母認領回去。」(邊批:制定法律的人可謂考慮長遠啊。)葉石林翻閱舊法例:凡是因為災害而被遺棄的小孩,親生父母不能再認領回去。於是製作數十份空白的契券,詳細說明這條法令,就發給城內外鄉里之間的人家,凡是領養到小孩的,都讓他們自己說明從哪裡得來的,登錄在契券後發給他們,並由官府登記在戶籍裡。如此一來,一共救活了三千八百個失怙的小孩。
虞允文
【原文】
先是浙民歲輸丁錢1絹紬,民生子即棄之,稍長即殺之。虞公允文2聞之惻然3,訪知江渚有荻場利甚溥,而為世家及浮屠所私。公令有司籍其數以聞,請以代輸民之身丁錢。符下日,民歡呼鼓舞,始知有父子生聚之樂。
【註釋】
1丁錢:人口稅。
2虞公允文:虞允文,南宋進士,孝宗時為左丞相。
3惻然:同情憐憫。
【譯文】
宋朝時,先前浙江人民都須繳納絲綢為丁口稅,人民負擔不起,往往生了兒子就丟棄,或是還沒有長成就殺掉。虞允文(仁壽人,字彬甫)知道這個情形,十分不忍,後來查訪到江邊沙洲有荻草地,經濟利益很大,皆被豪門世家及僧侶竊據。虞允文於是命令手下將這些豪門世家和僧侶全數登錄下來,並要求這些人代替人民繳壯丁稅。命令下達的那一天,人民歡呼鼓舞,浙江一帶的百姓至此才能安享父子天倫之樂。
種世衡 楊掞
【原文】
種世衡所置青澗城1,逼近虜境,守備單弱,芻糧俱乏。世衡以官錢貸商旅,使致之,不問所出入2。未幾,倉廩皆實。又教吏民習射,雖僧道、婦人亦習之,以銀為的3,中的者輒與之。既而中者益多,其銀重輕如故,而的漸厚且小矣。或爭徭役輕重,亦令射,射中者得優處。或有過失,亦令射,射中則免之。由是人人皆射,富強甲於延州。
楊掞4本書生,初從戎習騎射,每夜用青布藉地,乘生馬躍,初不過三尺,次五尺,次至一丈,數閃跌不顧。孟珙嘗用其法,稱為「小子房」5。
〔評〕按《宋史》,掞嘗貸人萬緡,游襄、漢間,人娼樓,篋垂盡。夜忽自呼曰:「來此何為?」輒棄去。已在軍中,費官錢數萬,賈似道6核其數,孟珙以白金六百與償,掞又費之,終日而飲。似道欲殺之,掞曰:「漢祖以黃金四萬斤付陳平,不問出入,如公瑣瑣,何以用豪傑?」似道姑置之。蓋奇士也!其參杜杲軍幕,能出奇計,解安豐之圍,惜乎不盡其用耳。
【註釋】
1種世衡所置青澗城:在今陝西清澗。種世衡築青澗城作為防禦西夏的要塞。
2出入:買進賣出的差價。
3以銀為的:用銀做箭靶。
4楊掞:南宋末年人,入淮西制置使杜果幕府,多善謀,後為京湖安撫制置大使孟珙聘為幕賓。
5子房:張良,字子房。
6賈似道:南宋末權相,賣國無能。
【譯文】
種世衡所建的青澗城,非常靠近蕃族部落,守備的軍力薄弱,糧草又缺乏。種世衡於是用官錢借給商人,供他們至內地買糧謀利,完全不加以干涉。不久,城裡倉庫的糧食都滿了。種世衡又教官吏人民練習射箭,連僧侶、婦人都要練習,用銀子作箭靶,射中的就給他。後來射中的人越來越多,就將箭靶改為厚而小,但銀子的重量依舊。有人為徭役的輕重而爭執,也命令他們比賽射箭,射中的可以優先選擇。有過失的人也命令他射箭,射中的可以不處罰。從此人人都會射箭,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和戰力之強躍居整個延州第一。
宋朝人楊掞(臨川人,字純甫)本是書生,後來跟戎人學習騎馬射箭。每天晚上用青布鋪在地上,騎著悍馬跳躍。最初跳不過三尺,後來跳過五尺,最後甚至跳過一丈,屢次摔倒也不管。孟珙(字璞玉,謚忠襄)曾經採用他的方法,並稱楊掞為「小子房」。
〔評譯〕按《宋史》記載,楊掞曾經向人借一萬緡錢,浪蕩於襄漢一帶,在妓院裡幾乎把錢全數用光。有天夜晚忽然對自己說:「我幹什麼到這裡來?」於是離開妓院。後來在軍中,又私自花費官錢數萬緡。賈似道來審核官錢,孟珙為他償還白金六百兩,楊掞卻又把它花光,整天飲酒作樂。賈似道想殺他,楊掞說:「漢高祖付給陳平黃金數萬斤,而不問他花在何處。像您這樣斤斤計較,怎麼能任用豪傑!」賈似道聽了,遂沒有再加以追究,說起來,這楊掞也真是奇特之士。後來他擔任杜杲(邵武人,字子昕)的幕僚,獻出奇計,解除安豐被圍的困境,可惜不能完全施展他的才智。
汪立信文天祥
【原文】
襄陽圍急,將破1,立信2遺似道書,云:「沿江之守,不過七千里,而內郡見兵尚可七十餘萬,宜盡出之江干,以實外御。汰其老弱,可得精銳五十萬,於七千里中,距百里為屯,屯有守將;十屯為府,府有總督。其尤要害處,則參倍3其兵。無事則泛舟江、淮,往來游徼,有事則東西互援,聯絡不斷,以成率然之勢,此上策也!久拘聘使,無益於我,徒使敵得以為辭,莫若禮而歸之,請輸歲幣以緩目前之急。俟邊患稍休,徐圖戰守,此中策也!」後伯顏4入建康,聞其策,歎曰:「使宋果用之,吾安得至此?」
北人南侵,文天祥5上疏,言:「朝廷姑息牽制之意多,奮發剛斷之意少,乞斬師孟6釁鼓,以作將士之氣。」且言:「宋懲五季之亂,削藩鎮,建邑郡,一時雖足以矯尾大之弊,然國以變弱,故敵至一州則一州破,至一縣則一縣殘,中原陸沉,痛悔何及?今宜分天下為四鎮,建都督統御於其中,以廣西益湖廣,而建閫於長沙;以廣東益江西,而建閫於隆興7;以福建益江東,而建閫於番陽8;以淮西益淮東,而建閫於揚州。責長沙取鄂,隆興取蘄、黃,番陽取江東,揚州取兩淮。使其地大力眾,足以抗敵,約日齊備,有進無退,日夜以圖之,彼備多力分,疲於奔命。而吾民之豪傑者,又伺間出於其中。如此,則敵不難卻也!」
〔評〕靖康有李綱不用,而用黃潛善、汪伯彥;鹹淳有汪立信不用,而用賈似道;德祐有文天祥不用,而用陳宜中9。然則宋不衰於金,自衰也;不亡於元,自亡也!
【註釋】
1襄陽圍急,將破:南宋鹹淳三年(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遣兵攻襄陽,至鹹淳九年(公元1273年),襄陽城破,五年後,元滅南宋。
2立信:汪立信,襄陽被圍時,權兵部尚書、荊湖安撫制置、知江陵府。襄陽失守後,受詔為端明殿學士、沿江制置使,即日上疏,云:「今江南無一寸乾淨地,某去尋一片趙家地上死。」後自殺。
3參倍:三倍。
4伯顏:元朝丞相。
5文天祥:南宋人,年二十舉進士,德祐二年拜右丞相,出使元軍被拘,在鎮江逃出,進左丞相,後兵敗復被擒,拘於燕京三年,不屈被殺。
6師孟:呂師孟,襄陽守將呂文煥之侄,襄陽城破,呂文煥出降。南宋為求媚於元,反擢升呂師孟為兵部尚書,而師孟益發自大放肆。
7隆興:今江西南昌。
8番陽:即鄱陽,今江西鄱陽。
9陳宜中:南宋人,附媚於賈似道,進右丞相,他無治國之才,唯知乞和請遷,別無良策,宋亡後逃入暹羅。
【譯文】
南宋時襄陽城被蒙古軍圍攻,情勢急迫時,汪立信寫信給賈似道說:「沿長江的防線不過七千里,而內郡現有的士兵還有七十多萬,應該都派到江邊,充實對外防禦的兵力。七十多萬兵力中,淘汰掉老弱不堪作戰者,還有五十萬精銳。在七千里之間,每距一百里設一屯,每屯有守將,十屯為一府,每府有總督。地勢特別重要的地方,兵力則增加三倍。平時在江淮之間泛舟來往保持聯繫,戰時東西彼此支援,聯絡不斷,以造成足以應付蒙古人忽然攻擊的防禦力量,這是上策。扣留蒙古人的使臣,對我們完全沒有好處,只會給敵人更多攻擊的借口。不如禮遇他們,放他們回去,並想辦法以每年輸送財帛的方式,和蒙古人達成暫時的和議,以緩和目前急迫的形勢,等邊境的壓力稍微緩和下來,再從長計議戰守的策略,這是中策。」後來蒙古伯顏攻入建康,聽說汪立信這番策略,歎息道:「假使宋室真的採用,今天我們怎麼可能在這裡呢?」
蒙古人南侵,文天祥(吉水人,字宋瑞,履善,號文山)上疏,大略是說:「朝廷只求一時偏安,牽制前方將帥作戰的氣息太濃,而奮發進取、決心作戰的意志太弱。並要求立刻斬殺師孟,以他的鮮血塗於鼓,來激勵士氣。」又說,「宋朝受五代之亂的傷害,雖然削弱擁兵的藩鎮,建立邑郡,一時可以矯正軍人擁兵作亂的弊病,然而也付出國力衰弱的代價。所以敵人每到一州,一州就殘破,每到一縣,一縣也殘破,最後弄得整個中原淪陷,如今後悔也來不及。如今應將天下分為四鎮,每鎮設立都督一人負責統領;將廣西併入兩湖為一鎮,軍府建於長沙;將廣東併入江西為一鎮,軍府建於隆興;將福建併入江東,軍府建於鄱陽;將淮西併入淮東,軍府建於揚州。要求長沙負責收復鄂地一帶,隆興負責蘄黃一帶,鄱陽負責江東一帶,揚州負責收復兩淮一帶。如此,才能使各鎮地大兵多,足以對抗敵軍。並找尋適當時機約定日期一起進軍北伐,有進無退,傾盡全力攻擊敵軍,使敵軍因戰線擴大,必須防備各方的攻擊兵力,而造成局部防禦兵力的不足,疲於奔命,再加上我方策動敵後的百姓起義,從內部加以騷擾顛覆,如此敵人就不難擊退了。」
〔評譯〕靖康年間有李綱不用,而用黃潛善、汪伯彥;鹹淳年間有汪立信不用,而用賈似道;德祐年間有文天祥不用,而用陳宜中(永嘉人,字與權)。可見宋朝不是因金人強大而衰弱,而是自己衰弱;不是被元滅亡,而是自己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