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03異人異僧釋證卷_0067.【支遁】文言文全篇翻譯

支遁字道林,本性關氏,陳留人。或雲,河東林慮人。幼有神理,聰明秀徹。晉時初至京師。太原王濛甚重之,曰:「造微之功,不減輔嗣。」陳郡(郡原作群,據高僧傳改)殷融嘗與衛玠交,謂其神情雋徹,後進莫有繼之者。及見遁歎息,以為重見若人。家世事佛,早悟非常之理。隱居餘杭山,沉思道行之品,委曲惠印之經,卓焉獨拔,得自天心。年二十五出家,每至講肄,善標宗會,而章句或有所遺,時為守文者所陋。謝安聞而喜之曰:「乃比古人之相馬也,略其玄黃而取其駿也。」時謝安殷浩等,並一代名流,皆著塵外之狎。遁嘗在白馬寺,與劉系之等談莊子逍遙雲,「各適性以為逍遙。」(遙字下八字據高僧傳補)遁曰:「不然,夫桀、跖以殘害為性,若適性為得者,彼亦逍遙矣。」為是退而注逍遙篇,群儒舊學,莫不歎伏。後還吳,住支硎山寺。晚欲入剡,謝安在吳,與遁書曰:「思君日積,計辰傾遲。知欲還剡自治,甚以悵然。人生如寄耳。頃風流得意之事,殆為都盡。終日慼慼,觸事惆悵。唯遲君卒,以晤言消之,一日當千載耳。此多山水,山縣閑靜,差可養疾。事不異剡,而醫藥不同。必思此緣,副其積想也。」王羲之時在會稽,素聞遁名,未之信。謂人曰:「一狂僧耳,何足言。」後遁既還剡,經游於郡,王故迓遁,觀其風力。既至,王謂遁曰:「逍遙篇可聞乎?」遁乃作數千言,揭新理,才藻警絕。王遂披襟解帶,留連不能去,仍請住靈嘉寺,意存相近。俄又投跡剡山,於沃州小嶺,立寺行道。僧眾百餘,常隨稟學。時或有隨者,遁乃著座右銘以勖之。時論以遁才堪經贊,而潔己拔俗,有違兼濟之道。遁乃作釋曚論。晚過石城山,又立棲光寺。宴坐山門,游心禪苑,木餐澗飲,浪志無生。乃註安般四禪諸經,及即色游玄論。遁淹留建業,涉將三載。乃還東山,上書告辭,優詔許之。資給發遣,事事豐厚。一時名流,並餞離於征虜亭。時蔡子叔前至,近遁而坐,謝萬石後至,值蔡暫起,謝便移就其處。蔡還,復欲據謝坐地,謝不以介意。其為時賢所慕如此。既而收跡剡山,畢命林澤。人嘗有遺遁馬者,遁受而養之。時或有譏之者,遁曰:愛其神駿,聊復畜耳。」後有餉鶴者,遁曰:「爾沖天之物,寧為耳目之玩乎?」遂放之。遁幼時,嘗與師共論物類,謂雞卵生用,未足為殺。師不能屈,師尋亡,忽見形,投卵於地,殼破雛行,頃之俱滅。遁乃感悟,由是蔬食終身。遁先經余姚塢山中住,至於晚年,猶還塢中。或問其意,答云:「謝安石昔數來見,輒移旬日。今觸情舉目,莫不興想。」後病甚,移還塢中,以晉太和元年閏四月四日終於所住,春秋五十有三,即窆於塢中,厥塚存焉。或雲終剡,未詳。郗起為之序傳,袁宏為之銘贊,周雲寶為之作誄焉。(出《高僧傳》)
【譯文】
支遁,字道林,本姓關,陳留人。亦說河東林慮人。自幼天資聰明,稟性秀徹。晉時初到京都建業,就受到王濛與殷融的賞識,太原王濛說他的功底與造詣不亞於輔嗣,陳郡殷融驚訝其神情雋逸酷似衛玠。支遁的家庭世代奉佛,耳濡目染使他早早就領悟了許多佛理。後來隱居餘杭山,他沉思道行的深奧,深究佛教之經典,對佛法有了深刻的感悟和獨到的理解。他二十五歲時出家。每到講說佛經時,他善於闡明和標舉內在精神,而不拘於個別旁句,因而常常被拘守文句的人所非議。謝安聽說之後,非常喜歡他這種講法,他說:「這好比古人之相馬,應先略其皮毛之玄黃而取其精神之神駿。」當時謝安、殷浩等人都是一代名流。是超脫塵俗的名士。
支遁曾經在白馬寺與劉系之等人談論過《莊子》的《逍遙游》,《逍遙游》說:「各適其性即為逍遙。」支遁說:「不對。夏舛與盜跖以殘害為其性,如若運其性就能逍遙,那麼他們也能逍遙了。」為此,他特意利用時間註釋了《逍遙游》,飽讀經書的文人學者對他的見解無不歎服。後來,他回到了吳地,住在支硎山寺。晚年他想去剡地,當時謝安在吳地,給支遁寫信說:「思君之情日積,時間過得太慢。知道你要回剡自治,心情十分惘悵。人生是如此孤獨。當年相聚時的風流得意,頃刻之間都已消逝。如今終日慼慼,觸事傷懷。只盼君能速速前來,以當面交談消解愁苦,一日可以抵得上千載!此處多有山水,山區的縣城十分幽靜,你可以來這裡養病。這裡雖與剡地無異,但是兩地的醫藥不同。望你不要錯過機會,以上意見供你深思。」王羲之當時在會稽,素聞支遁之名,但不相信他有什麼才學,他對別人說:「一個狂僧而已,有啥值得稱道的!」後來支遁回到了剡地,直接去會稽遊覽,王羲之特意去迎接,藉機考驗他的水平。見面之後,王羲之問支遁道:「《逍遙游》這篇文章你可聽說過嗎?」支遁當即發表了幾千言的長篇議論,闡述了獨到新穎的見解,才華橫溢,辭語驚絕。王羲之聽後寬衣解帶放下了驕矜的架勢,並且留連盤桓捨不得離去,還請支遁住在靈嘉寺,存心與支遁親近。支遁很快就投跡到剡山,在一片沃土的小山嶺上立寺行道,有僧眾一百多人經常跟他學習佛法,支遁為許多弟子撰寫了座右銘,用來勉力他們。當時的輿論認為,支遁的才學足可以輔佐朝廷,他卻潔身自好超塵脫俗,這就有違於「兼濟天下」之道。支遁於是撰寫了《釋曚論》。晚年路過石城山時,又建立了棲光寺。他整日宴坐於山門,游心於禪學,以草木為食山泉為飲,放懷於塵寰之外。他註釋了《安般》、《四禪》等各種經書,還撰寫了《即色游玄論》等著作。支遁曾應晉帝之請,在京都建業滯留了將近三年。後來他要返回東山,上書晉帝告辭,得到了晉帝的特許。晉帝為送他回山,給了他優厚的饋贈和照顧。當時的許多名流,都到征虜亭為他餞行,蔡子叔來得早,坐到了支遁跟前,謝萬石是後來的,便趁蔡子叔暫起之機;移到蔡的座位上去年,等到蔡子叔返回來時,又把謝萬石趕出了座位,而謝毫不介意。支遁為時賢名流所仰慕,竟然到了這種程度。這次離開建業之後,他便收跡於剡山,畢其命於林澤。有人曾贈給支遁一匹好馬,支遁便接受並養了起來,當時有人譏笑他,他說:「我因愛其神駿,所以就養了起來。」後來,又有人送給他一隻仙鶴,支遁說:「此乃沖天翱翔之物豈能供人悅目賞玩呢?」於是把仙鶴放了。支遁年幼時,曾與師父在一起辯論事物,他說生吃雞蛋算不上是殺生,師父一時說服不了他,師父突然不見了,轉眼之間師父現了形,只見他把一隻雞蛋扔在地上,蛋殼破碎而走出來一隻雞雛。頃刻之間蛋殼與雞雛又都消失了。支遁於是感悟了,從此他就只吃蔬菜而不沾腥味,終生如此。支遁原先曾在余姚塢山中住過,到晚年時,還要回到塢中,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回去,他說道:「謝安石從前幾次來這裡相見,一住就是十多天。如今見物生情,無不勾起往事的懷念。」後來支遁病重,遷回了余姚塢,於晉太和元年閏四月四日死在他住處,享年五十三歲,遺體埋葬在塢中,墳墓現在仍然保存在那裡。也有人說他死於剡地,不知有什麼依據。支遁去世後,郗超為他撰寫了詳傳,袁宏為他作銘,周雲為他作誄,稱讚他的德行,寄托對他的哀思。

卷第八十八 異僧二
佛圖澄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