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潛,小字宜哥,唐宰相瞻之兄也。家貧好道,嘗有道士經其家,見潛異之,乃問知道否?曰:「知之,某性饒俗氣,業應未淨,遽可強學邪。」道士曰:「能相師乎?」 潛曰:「何敢。」於是師事之。道士命潛曰:「山棲求道,無必裹巾。」 潛遂丫髻布衣,隨道士入羅浮山。初,潛與瞻俱讀書為文,而性唯高尚,瞻性慕榮達。潛嘗謂瞻曰:「鄙必不第,則逸於山野。爾得第,則勞於塵俗,竟不及於鄙也。然慎於富貴,四十年後,當驗矣。」瞻曰:「神仙遐遠難求,秦皇漢武,非不區區也。廊廟咫尺易致,馬周、張嘉貞,可以繼踵矣。」自後潛愈思於道,乃隱於羅浮。瞻進士登科,屢歷清顯,及升輔相,頗著燮調之稱。俄謫日南,行次廣州朝台,泊舟江濱。忽有丫角布衣少年,沖暴雨而來,衣履不濕。雲欲見瞻,左右皆訝,乃詰之。「但言宜哥來也。」以白,瞻問形狀,具以對。瞻驚歎,乃迎入見之。潛顏貌可二十來,瞻以皤然衰朽,方為逐臣,悲喜不勝,潛復勉之曰:「與余為兄弟,手足所痛,潛日之言,今四十年矣。」瞻亦感歎。謂潛曰:「可復修之否?」 潛曰:「身邀榮寵,職和陰陽,用心動靜,能無損乎?自非茅家阿兄,已升天仙,詎能救爾。今唯來相別,非來相救也。」於是同舟行,別話平生隔闊之事,一夕失潛所在。今羅浮山中,時有見者。瞻遂南適,歿於貶所矣。(出《續仙傳》)
【譯文】
劉潛,小名叫宜哥,是唐朝宰相劉瞻的哥哥。劉潛家裡貧寒,而他喜歡道術。曾經有個道士經過他家,見到劉潛認為他與眾不同,就問他知曉道家之術嗎?他說:「知道。我的本性多俗氣,罪孽可能未淨,可以強學嗎?」道士說:「能互相學習嗎?」劉潛說:「怎麼敢。」於是象侍奉老師那樣事奉道士。道士命令劉潛說:「到山上住著尋求道術,不必裹著頭巾。」劉潛就將頭髮梳成丫髻穿著布做的衣服,跟著道士進了羅浮山。當初,劉潛與劉瞻都讀書做文章,而劉潛性情只喜高尚,劉瞻性情卻是羨慕榮華發達。劉潛曾經對劉瞻說:「我一定不能考中,就到山野隱逸。你科舉考中,卻在塵俗中勞碌,終究趕不上我。然而你在富貴時要謹慎,四十年以後,就能驗證了。」劉瞻說:「神仙遙遠難以尋求,秦始皇和漢武帝,不是也不得志。位列朝廷去做官如近在咫尺容易辦到,像馬周、張嘉貞,我可以跟上他們的腳步了。」從那以後,劉潛在道術上更加精心思考,就到羅浮山隱居。劉瞻進士及第,屢次歷任清高顯赫的官職,直到升為宰相,很以謹慎著稱。後來被貶到日南,途中停留在廣州朝台,把船泊在江邊。這時,忽然有個頭梳丫角身穿布衣的年輕人,冒著暴雨到來,而衣服和鞋子都沒有濕。他說要見劉瞻,劉瞻手下的人都很驚訝,就盤問他。他告訴他們說:「你們只說宜哥來了。」手下人把這話報告了劉瞻,劉瞻問那個人的形象狀態,手下人詳細地回答了。劉瞻又驚訝又感歎,就把劉潛迎接進去向他拜見。劉潛從面貌看大約二十來歲,劉瞻卻已是白髮衰朽之年,正做被流放之臣。劉瞻悲喜不自勝,劉潛又勸勉他說:「我和你是兄弟,手足所痛,往昔說的話,如今四十年了。」劉瞻也很感歎,就問劉潛說:「我可以重新去修道嗎?」劉潛說:「你身邀榮寵,職掌調和陰陽,無論動和靜都用心,能夠無損嗎?自然不會因為你家哥哥已升天仙就能救你。今天只來向你告別,不是來救你。」於是同船而行,另外談一些平生相隔闊別的事情。一天晚上,劉潛突然不見了。現在羅浮山中,時而有人見到他。劉瞻就向南而去,死在被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