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13 上篇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古文翻譯

  上篇 十三章

  【文】寵辱若驚1,貴大患若身2。何謂寵辱若驚3?寵為下4,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正字〕1若驚:及驚,可有兩種解釋:或訓作「患得患失,悲喜介懷」;或訓作「懼而惕之」。暫從前者。 2貴大患若身:以大患及身為重。王注正取此義。或訓作「重大患若重其身」。暫從王注。 貴:重,亦可有兩種解釋:若「若驚」訓作「悲喜介懷」,則「貴」訓作「重視,看重」;若「若驚」訓作「懼而惕之」,則「貴」訓作「慎重對待」。暫從前者。 3何謂寵辱若驚:非王注版本或作「何謂寵辱」,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4寵為下:寵必有辱,榮必有患,故皆為下。非王注版本或作「辱為下」,或作「寵為上,辱為下」,或與底本同。暫如舊。〔按〕「辱為下」不言而喻,「寵為下」世多難曉。故經文特舉難解者為例,餘者皆仿此例(詳見注文)。

  【注】寵必有辱,榮必有患:驚辱等榮患,同也為下1。得寵辱榮患若驚,則不足以亂天下也2。

  〔正字〕1驚辱等榮患,同也為下:原斷句作「驚辱等,榮患同也」,「為下」二字屬下句讀,並據此改經文之斷句作「寵,為下得之若驚」。今據文意將注文斷句作「驚辱等榮患,同也為下」,經文則如舊而斷句作「寵為下,得之若驚」。 驚辱等榮患:乃「得辱若驚與得榮若驚、得患若驚」之省。或謂作「寵辱等榮患」。亦可說通。暫如舊。 等:並,與。 同也為下:同樣為下也。 2亂:可有兩種解釋:若「若驚」訓作「悲喜介懷」,則「亂」訓作「治」,言人以寵辱榮患為懷,則不足以寄托天下;若「若驚」訓作「懼而惕之」,則「亂」仍訓作「亂」,言人對寵辱榮患心存戒惕、慎重對待,則不足以淆亂天下也。暫從前者。

  【文】何謂貴大患若身?

  【注】大患,榮寵之屬也。生之厚必入死之地1,故謂之大患也。人迷之於榮寵,返之於身2:故曰「大患若身3」也。

  〔正字〕1生之厚:益生之甚。或據五十章經文而謂作「生生之厚」。二者義同,唯詳略有別耳。暫如舊。 2返之於身:返加於身。 3大患若身:或據經文而謂作「貴大患若身」。暫如舊。

  【文】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注】由有其身也1。

  〔正字〕1由:由於,因為。

  【文】及吾無身1,

  〔正字〕1及吾:非王注版本或作「苟吾」,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無身:無身無私乎自然,然後乃能與天地合德。

  【注】歸之自然也。

  【文】吾有何患1?故貴以身為天下2,若可寄天下3;

  〔正字〕1吾有何患:非王注版本或作「有何患」,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2貴以身為天下:無身無私,以奉天下;捨己任物,順乎自然。此句與下文經文之「愛以身為天下」為互文,二者義可互通。 貴以身:貴無身,貴無為。非王注版本或作「貴為身於」,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3若:則,乃。非王注版本或直作「則」,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此句經文之「寄」字與下句經文之「托」字,非王注版本或二字互乙,或與底本同。王注亦先言「托」而後言「寄」。〔按〕互文而已,其義互通,不必究其先後。暫如舊。

  【注】無以易其身1,故曰「貴」也:如此乃可以托天下也2。

  〔正字〕1無以易其身:燕處超然,不以經心。一作「無物以易其身」。或據下條王注之例而謂作「無物可以易其身」。三者義同,唯詳略有別耳。暫如舊。 2如此:一作「此」。暫如舊。

  【文】愛以身為天下1,若可托天下2。

  〔正字〕1愛以身:自知而不自現,自愛而不自貴。 2若:則,乃。非王注版本或直作「則」,或直作「乃」,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注】無物可以損其身1,故曰「愛」也:如此乃可以寄天下也。不以寵辱榮患損易其身,然後乃可以天下付之也2。

  〔正字〕1無物可以損其身:萬物作焉而不辭,萬事存焉而不勞。此句與上文王注之「無以易其身」為互文,二者義可互通。 2付(傅):一作「傳(傳)」。二者皆可說通。暫如舊。

  上篇 十三章(終)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