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第01卷 《居安思危 處亂思治》白話文解釋

第一卷 居安思危 處亂思治

【原文】
居卑而後知登高之為危,處晦而後知向明之太靄;守靜而後知好動之過勞,養默而後知多言之為躁。

【譯文】
站在低矮處然後才知攀登高處的危險性,在陰涼處然後才知過分光亮的地方會刺眼睛,保持寧靜的心情然後才知道喜歡活動的人太辛苦,保持沉默心情然後才知道話說多了很煩躁。

【解說】
養生,一定要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亦步亦趨地模仿幾個形體動作就了事,這樣說,並不是想把養生學複雜化,事實上,養生學就是要求人們在動態中去做養生實踐。
一個人身居平安的環境,最是容易滋生惰性,致使人的心性指令人體的各機能疏忽於防範,也就為外邪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機。古人說:「養生之道,以不損為要。延命之術,以有補為先。居安思危,而防於未萌。」一個人要想不損人體之精,就首先要做到「防於未萌」。當代醫學認為,養生學是建立在辯證法的基礎之上的,而居安思危正是辯證法在養生實踐中的具體運用。身居安穩的環境,就先要瞭解人處於危險之境的情況,因人在危險之境中常常保持警戒之心,「越是最危險的也就越是安全的」。當然,身居我們這樣安穩的時代,養生者不必硬要去尋找危險之境去學習經驗。危險只在人們疏於防範時才到來,所以,居安思危是要求養生者不要疏於防範。
一個人的生活混亂,他的身心健康都會受到嚴重損害。一個人過著混亂的生活,他就常處於疲憊之中,他的形體必然受累而傷氣損精。心神由於受到不斷的干擾,它就無法靜下來凝聚精氣,這樣,人體三寶的精、氣、神都無靜無根,必然會大量消亡。這就跟自然天氣變化一樣,若是冬天反現烈日暴曬而春日又冰凍三尺,那麼自然萬物也就無法完成生、發、收、藏的生長過程了。可見,只有順自然之理而養,才能獲得人體健康。當人處於亂境時,我們就要改變這種狀況,力求建立一種與自己身體相適應的生活秩序。因為,人體各機能都是按自然運轉秩序而運轉的,養生者制定出自己的一套生活模式,是養生的有效途徑。

【例解】
管仲曲諫齊桓公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桓公執政,他打算遊歷齊國的東部,問相大夫管仲:「我準備出遊,往東到芝果,再轉琅琊,可是司馬卻對我說,應當做得像先王生前出遊一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管仲回答說:「凡國君出遊,分為『游』、『夕』、『亡』、『荒』四種。春出,要留意百姓在農業生產上有沒有困難,對有困難的設法幫助,這叫『游』,秋行,要留心農民的收成情況,對不足的給予補助,這叫『夕』,如果帶上大隊人馬出行,一路上光是吃喝遊玩而開銷於民,那就叫『亡』,如果再恣意遊樂,留戀在外,長久不歸,就叫作『荒』了。以前先王出行,對人民負有『游』和『夕』的責任,而自己卻從沒有『亡』和『荒』的行為。」管仲對桓公說:「飲食起居,是用以保養人的心性,好惡、喜怒、哀樂稱為人的六氣,是由心性產生的情感變化;能聰明地處世待事,是心性培養的功能。所以,聖人對自己的飲食起居都講究調節,安排得合理而有規律,以控制住六氣的變化,嚴禁美聲女色過分侵蝕,並且不作出邪僻的行為,不說背理的言論,靜養心性所以才稱得是聖。聖者具有『仁』和『義』,仁出自於內心,義施行於身外,要達到仁,就不能利用王位去謀取私利,獵取私名;要做到『義』,就不可取代他人而自立為王,年過七十就應該交出政務。因此,聖人總是崇尚修養德性而輕視建樹功業,重視道而輕視物利。道德在身,就能不被物利所誘惑……」
遵守自然之道,行仁義之德,不去製造混亂的秩序,也不胡亂行動,就能頤養天年了。同樣,身處於混亂惡劣的環境,人們就要按道的精神去治理,將不利的因素變化為有利生命的條件,並為養育生命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