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或出處:左丘明
古文《王孫滿對楚子》原文:
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洛,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w
《王孫滿對楚子》現代文全文翻譯:
楚莊王討伐陸渾之戎,於是來到洛河,陳兵於周王室境內。周定王派王孫滿慰勞楚莊王。楚莊王問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輕重。
王孫滿回答說:「大小、輕重在於德行而不在於鼎。以前夏代剛剛擁立有德之君的時候,描繪遠方各種奇異事物的圖像,以九州進貢的金屬鑄成九鼎,將所畫的事物鑄在鼎上反映出來。鼎上各種事物都已具備,使百姓懂得哪些是神,哪些是邪惡的事物。所以百姓進入江河湖泊和深山老林,不會碰到不馴服的惡物。像山精水怪之類,就不會碰到。因此能使上下和協,而承受上天賜福。夏桀昏亂無德,九鼎遷到商朝,達六百年。商紂殘暴,九鼎又遷到周朝。德行如果美好光明,九鼎雖小,也重得無法遷走。如果奸邪昏亂,九鼎再大,也輕得可以遷走。上天賜福有光明德行的人,是有個盡頭的。成王將九鼎固定安放在王城時,曾預卜周朝傳國三十代,享年七百載,這個期限是上天所決定的。周朝的德行雖然衰退,天命還未更改。九鼎的輕重,是不可以詢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