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近體詩 贈何七判官昌浩
李白
系列:李白詩集(古近體詩)
古近體詩 贈何七判官昌浩1
【題解】
此詩作於上元二年(761),安史之亂已延續了七年,詩人雖已年近暮年,仍想為國排解紛爭,建立功勳,而不願做只知誦讀古文的「濟南生」,也不願做隱居山野的長沮、桀溺,表達了詩人不甘老死於阡陌,想要乘風破浪,大展宏圖的雄心壯志。
【原文】
有時忽惆悵,匡坐2至夜分。平明空嘯吒3,思欲解4世紛。心隨長風去,吹散萬里雲。羞作濟南生5,九十誦古文6。不然7拂劍起,沙漠8收奇勳。老死阡陌9間,何因揚清芬十?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
【註釋】
1何七判官昌浩:何昌浩排行老七,此時正出任京西北面節度使的判官。2匡坐:正坐。3平明:黎明。嘯吒,大聲喊叫,在此形容內心十分苦悶。4解:解除,排除。5濟南生:伏生,名勝,西漢時人,濟南人。西漢時傳播《尚書》的人都出自他的門下。6古文:在此指《尚書》。7不然:不這樣。8沙漠:指北面的邊疆戰場。9阡陌:田間小路。十清芬:高潔的品行。夫子:即指何昌浩。管、樂,管仲和樂毅。管仲為春秋齊桓公之相,輔佐齊桓公稱霸。樂毅為戰國時期燕國名將,為燕國洗刷前恥。冠:超過。出處:出仕和隱居,這裡專指出仕。將:與、和。沮溺,即長沮、桀溺,春秋時蔡國的兩位隱士。
【譯文】
有時忽然會很惆悵,正襟危坐到半夜。只能在黎明時分大聲呼喊宣洩,想要為世間解除紛亂。有心想要隨風而去,吹散萬里陰雲。羞作西漢的伏生,九十了還在誦讀《尚書》。不能那樣,要拔劍而起,在北面的邊疆建立奇勳。倘若老死於田間小路,怎能發揚高潔的品行?你就是當今的管仲、樂毅,英才超過全軍。我終將與你一起出仕建立功勳,豈能像長沮、桀溺一樣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