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王構傳》全文翻譯

元史·王構傳》
原文
    王構字肯堂,東平人。少穎悟,風度凝厚。學問該博,文章典稚,弱冠以詞賦中選,為東平行台掌書紀。參政賈居貞一見器重,俾其子受學焉。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時丞相伯顏伐宋,先下詔讓之,命構屬草以進,世祖大悅。宋亡構與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館圖籍太常天章禮器儀仗歸於京師凡所薦拔皆時之名士還,入覲,遷應奉翰林文字升修撰。時丞相阿合馬為盜擊死,世祖亦悟其奸,復相和禮霍孫,更張庶務,構之謀畫居多。歷吏部、禮部郎中,審囚河南,多所平反。改太常少卿,定親享太廟儀注。屬桑哥為相,俾與平章卜忽木檢核燕南錢谷,而督其逋負。以十一月晦行,期歲終覆命。明年春還,宿盧溝驛,度逾期,禍且不測,謂卜忽木曰:「設有罪,構當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會桑哥死,乃免。有旨出銓選江西。入翰林,為侍講學士。世祖崩,構撰謚冊。成宗立,由侍講為學士,纂修實錄,書成,參議中書省事。時南士有陳利便請搜括田賦者,執政欲從之。構與平章何榮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得不行。以疾歸東平。久之,起為濟南路總管。諸王從者怙勢行州縣,民莫敢忤視,構聞諸朝,徙之北境。學田為牧地所侵者,理而歸之。官貸民粟,歲饑而責償不已,構請輸以明年。武宗即位,以纂修國史,趣召赴闕,拜翰林學士承旨,未幾,以疾卒,年六十三。構歷事三朝,練習台閣典故,凡祖宗謚冊冊文皆所撰定,朝廷每有大議,必咨訪焉。喜薦引寒士,前後省台、翰苑所辟,無慮數十人,後居清要,皆有名於時。
(選自《元史·王構傳》,有刪改)

譯文
    王構字肯堂,是東平人。年少時就聰明有悟性,氣度深沉莊重。學問淵博,文章典雅,剛成年時就因詞賦寫得好而中選,任東平行台的掌書記官。參政賈居真一同他見面就很器重他,並讓自己的兒子跟從他學習。授予他翰林國史院編修的官職。當時朝廷派丞相伯顏征伐宋國,事先下詔譴責宋國,命令王構起草詔書進奏,世祖讀後特別高興。宋國滅亡後,王枸同李槃一起接受了皇帝的旨意,到杭州收取宋三館的藏書圖冊、太常及天章閣所藏的禮器和儀仗,將這些物品帶回京師。凡是他所推薦和選拔的人,都是當時的名士。王構回到京師,入朝晉見皇帝,調任應奉翰林文字,升任修撰。當時丞相阿合馬被強盜殺死,世祖也已覺察到阿合馬的奸惡,於是再度以和禮霍孫為丞相,革新政務,其中以王構參與謀劃的事情居多。他歷任吏部、禮部郎中,到河南密查被押在獄的罪犯,其中很多人是王構給平反昭雪的。改任太常少卿,制定了親享太廟的儀注。當時桑哥為丞相,讓他同平章卜忽木檢查校核燕南的錢谷財政情況,並督責那裡拖欠的賦稅。他們在十一月三十日前往,限期在年底回朝覆命。第二年春季他們返回,住宿在盧溝的驛站中,他們估量此行已超過了期限,將會有不可預測的禍發生,王構對卜忽木說:「假如要被治罪的話,我將自擔其罰,不連累您。」恰逢桑哥死去,他們才免於被冶罪,朝廷有旨命他出京到江西選拔人才。回京入翰林院,任侍講學士。世祖去世,王構負責撰寫謚冊。成宗登上帝位,王構由侍講任學士,編纂實錄,書編完後,他被任為參議中書省事。當時南方有士人上書陳述便利請求朝廷搜括田賦,執政的官員想接受這一建議。王構與平章何榮祖共同進言認為此事不能做,他們的辯解十分有力,此事終於沒有施行。他因患病回到東平家鄉。很久之後,被起任為濟南路總管。有諸王的侍從下屬依仗主子的勢力橫行州縣,百姓沒有人敢正眼相看的,王構將此事上報了朝廷,朝廷把這些侍從下屬放逐到了北方邊境地區。學田被牧地所侵佔,王構予以處理歸還學田。官府將糧食借給老百姓,鬧饑荒而官府卻不斷地要求百姓償還借貸,王構為百姓請求在笫二年交納。武宗登帝位後,因要編寫國史,緊急徵召他入朝,任命他為翰林學士承旨,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歲。王構曾先後在三朝做官,熟悉台閣典故,凡是有關皇帝的謚冊冊文都是由他撰寫定稿的,朝廷中每當有重大事情商議時,必定要向他咨詢。他喜歡推薦貧寒出身的讀書人,省台、翰林中,他先後推薦並得到任用的,不下幾十人,後來都身居高位,在當時都很有名。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