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薛訥傳》
薛訥,宇慎言,起家城門郎,遷藍田令。富人倪氏訟息錢於肅政台,中丞來俊臣受賕,發義倉粟數千斛償之。訥曰:「義倉本備水旱,安可絕眾人之仰私一家?」報上不與。會俊臣得罪,亦止。後突厥擾河北,武後以訥世將,詔攝左威衛將軍、安東道經略使。對同明殿具言丑虜馮暴以廬陵王藉言今雖還東宮議不堅信若太子無動賊不討而解後納其言。俄遷幽州都督、安東都護。改并州長史,檢校左衛大將軍。訥久處邊,有戰功。開元初,玄宗講武新豐,詔訥為左軍節度。時諸部頗失序,唯訥與解琬軍不動。帝令輕騎召之,至軍門,不得入。禮成,尤見慰勞。明年,契丹、奚、突厥連和,數入邊,訥建議請討,詔監門]將軍杜賓客、定州刺史崔宣道與訥帥眾二萬出檀州。賓客議「方暑,士負戈嬴糧深討,慮恐無功」,姚元崇亦持不可,訥獨曰:「夏草荐茂,羔犢方息,不費饋饟,因盜資,振國威靈,不可失也。」天子方欲誇威四夷,喜奇功,乃聽訥言,而授紫微黃門三品以重之。
師至灤河,與賊遇,諸將不如約,為虜覆,盡亡其軍。訥脫身走,而罪宣道及大將李思敬等八人,有詔斬以徇,獨賓客免,盡奪訥官爵。俄而吐蕃大酋坌達延、乞力徐等眾十萬寇臨洮,入蘭州,剽牧馬,詔訥白衣攝羽林將軍,為隴右防禦使,與王晙擊之。追及賊,戰武階驛,掎角劫之,破其眾:尾北至洮水,又戰長城堡,殺鹵數萬,禽其酋六指鄉彌洪,悉收所掠及仗械不貲。時帝欲自將北伐,及訥大克,乃止行。命紫微舍人倪若水即軍陟功狀,拜訥左羽林大將軍,復封平陽郡公,以子暢為朝散大夫。又授涼州鎮軍大總管,赤水、建康、河源邊州皆隸節度。俄為朔方行軍大總管。久之,以老致仕。卒,年七十二,贈太常卿,謚曰昭定。訥性沉勇寡言,其用兵,臨大敵益壯。
——選自《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一列傳第三十六》
薛訥,字慎言,首次為官擔任城門郎,後升任藍田令。富人倪氏到肅政台訴訟利錢,中丞來俊臣收受賄賂,將義倉的數千斛糧食補償給倪氏。薛訥(上書)說:「義倉的糧食本是用來防備水災和旱災的,怎麼可以斷絕眾人的依靠而偏私一家呢?」奏章呈上後,沒有得到答覆。恰逢來俊臣獲罪,此事也就停止。後來突厥侵犯黃河以北,武後認為薛訥是世將,下詔讓他代理左威衛將軍、安東道經略使。薛訥在同明殿應對,陳說道:「敵人橫行,是以廬陵王為借口,廬陵王現在雖然回到東宮,人們的言語並不確信。如果不廢除太子,賊人不用討伐就可瓦解。」武後採納了他的建議。不久,(薛訥)升任幽州都督、安東都護。後改任并州長史,檢校左衛大將軍。薛訥久居邊地,立下戰功。開元初年,玄宗在新豐練兵,下詔令薛訥但任左軍節度。當時各部隊都很混亂,只有薛訥和解琬的軍隊秩序井然。皇帝派輕騎去傳召薛訥,派去的人到達軍門後,沒能進入。演武結束後,受到特別慰勞。第二年,契丹、奚、突厥聯合,多次入侵邊地,薛訥建議請求征討,(皇帝)詔令監門將軍杜賓客、定州刺史崔宣道和薛訥一起統率二萬士兵從檀州出發,杜賓客建議說:「正值暑熱,軍士背負兵器和口糧討伐遠方,我擔心恐怕難以成功」,姚元崇也主張不可征討,只有薛訥說:「夏季茅草豐茂,正是羊羔牛犢生長的時節,不需要轉運糧食,借助盜賊的物資,就可振揚國威,機不可失。」天子正想向四夷誇耀國威,(且)喜好建立特殊的功績,於是聽從了薛訥的建議,並且授以紫薇黃門三品來表示對他的倚重。
軍隊到達灤河,和敵人相遇,眾將沒有按照計策行事,被敵軍打敗,全軍覆沒。薛訥脫身逃走,對崔宣道和大將軍李思敬等八人治罪。下詔斬首示眾,只有杜賓客獲免,削奪薛訥的全部官爵。不久吐藩大首領坌達延、乞力徐等人率十萬之眾進犯臨洮,攻入蘭州,掠奪牧馬,(皇帝)下詔令薛訥以白衣身份代理羽林將軍,任隴右防禦史,和王晙進攻吐蕃。(薛訥)追上敵軍,在武階驛交戰,兩面夾擊攻打,打敗敵軍;並尾追敗軍到了洮水,又戰於長城堡,殺死俘虜數萬人,捉拿他們的首領六指鄉彌洪,將所掠奪的兵器物品全部收回,(數量)不可計算。當時皇帝正打算親自北伐,等到薛訥大勝,才停止前行。命紫薇舍人倪若水到軍中根據各人立功情況授予官職,授予薛訥左羽林大將軍,又封為平陽郡公,讓他的兒子薛暢擔任朝散大夫。又授任涼州鎮軍大總管,赤水、建康、河源邊州都隸屬於他管轄。不久任朔方行軍大總管。很久以後,因年老退休。去世,終年七十二歲,追贈太常卿,謚號為昭定。薛訥性格沉穩果敢不愛言談,他指揮作戰,遇上大敵士氣更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