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典《弟子規》04【弟子規 入則孝】原文及譯文

弟子規 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入則孝】
第二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從第二條開始,所指的是從小我們在家裡,應當如何扮演好一個好的子女。從哪裡開始?就從父母跟子女的應對開始。「父母呼」,「呼」就是叫喚的意思。「應勿緩」,「應」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緩」就是遲緩。也就是聽到父母在呼喚、叫喚我們的時候,應該要立即回答。
末學也曾經指導兒童讀經,講到《弟子規》中,「父母呼,應勿緩」的時候,也會問他們:當父母叫你的時候,你都怎麼回答?答案就有三個:我在、我在這裡、幹嗎。以回答父母叫他,回答「幹嗎」的最多,幾乎佔了三分之二。我再問他們:如果在學校老師問你、叫你,有沒有人敢回答「幹嗎」的?沒有一個小孩子舉手。他們紛紛地說道:我們才不敢,老師!他不是媽媽,也不是爸爸。可見從小,小朋友在家裡,做父母的的確也不注意,他們的回答是不是有禮貌。我們曉得,在家裡不懂得禮節,不懂得禮貌,出外怎麼會有禮節?怎麼懂得要尊敬別人?所以,在第一句「父母呼,應勿緩」,做父母的也往往忽略掉,他跟子女的應對當中是怎樣的情形。
我們再看看現代的社會,幾乎已經變成了孩子呼,父母應。為什麼?因為現在大家養育子女都非常少,一個兩個。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所以一個就是寶貝,從小就慣他。大家寵他,父母寵他,爺爺奶奶寵他,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所以從小他就養成驕慢、目中無人的這種態度,等到七八歲這個時候要來教他,都已經相當困難了。因為他在童年當中,在四五年當中,從兩三歲到七八歲,這一段不長的時間、不短的時間,他已經養成自大、驕慢的這種態度,所以就很難及時地把他教好。
「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在教我們的時候,父母教我們做任何事情,「行勿懶」就是要馬上動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我們也曉得,現在的子女功課很多,父母往往捨不得他做事,即使是家事,也都是由父母代勞。像在冬天,也曾經問過小朋友:會自己疊棉被的,請舉手?幾乎非常少,微乎其微。為什麼?因為從小就是父母幫他疊被子。由此可知,小朋友這麼小,幾乎一生出來他就在享受,父母從來沒有給他機會學習。所以等到父母要叫他做事,他難免就沒有辦法服從。怎麼以前爸爸媽媽沒有叫我做,現在才叫我做?所以他難免就會反抗。也有很多家長都紛紛感慨說,孩子真的是叫不動,叫他寫功課不寫,叫他洗澡也不洗;可是不用叫的,看電視、打電動樣樣都行。
我們也曉得,由這一點來看,我們知道從小有很多家長,他就不明白應該如何來教育自己的子女。也有很多人,他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小孩子很小,他不懂;小孩子很可愛,就讓他玩;他很天真,他很漂亮,他很可愛。什麼都捨不得,這個不是在幫他,而是在害他。過去的人,從兩三歲會自己吃飯,會走路,就開始教育他。從父母呼喚他,就教他學習要趕快回應;從父母叫他做事,他就要及時地趕快去做。從小就要訓練,你沒有訓練,到大了他不但不會料理自己,而且精神也可以說非常的散漫。我們從很多學生的習慣,他們的習氣毛病,也可以略知一二。我們再往下看: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個意思就是父母要知道,從小就要教育自己的小孩。教育他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到,孩子有沒有專心地聽你講。我們看現在的情形,幾乎是父母跟孩子的對應,父母講一句,孩子可能頂了三五句。父母不說還好,一說孩子就喋喋不休,所以完完全全時代都變了。為什麼?因為從小父母在教自己的子女的時候,他沒有特別注意到他們的禮貌。一個人在家裡不聽從父母的話,將來在社會上與人接觸、與人相處,也可以說很難用虔敬之心去服從別人、去聽從長輩的話,或者長官所命令的話,可以說很難有那種誠敬之心。
所以,「父母教,須敬聽」。從小我們就要教導自己的子弟,要有這樣
的態度,以恭敬之心來聆聽父母所教育他的。父母從小應該要怎麼教他?如果我們要培養他的德育思想,培養他的善心、慈悲之心,我們可以講歷史上孝悌的故事,忠孝的故事,禮義的故事,廉恥的故事。每天你能講一則故事給他聽,他從聽故事當中,他可以明白什麼叫孝,他可以明白古聖先賢所有教化後人的這些典範。用故事來詮釋給他聽,他不但愛聽,而且從小就能建立這些德育的觀念。
「父母責,須順承」。如果孩子他有做錯事情,做父母的千萬不可以含糊過去。尤其是第一次犯錯,就要及時地糾正,所謂「慎於始」,一切都要謹慎於開始。等他一錯再錯,我們再來糾正他,已經太慢了。所以當父母管教自己子女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到你的子女,他是不是願意服從你的教誨。如果他有反抗的現象,你是不是會再加以說明?尤其現在講親子要溝通,不可以用專制的態度,在愛的教育施行下,父母有很多的權利,教導自己孩子的權利,很多都受到了限制。
所以,我們再看小孩,如果有犯錯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地教育他,讓他改過向善。也要觀察小孩子,他在犯錯之後,他會不會再犯;如果他再犯,表示他沒有順從。所以從小我們對自己的子女,對家庭的每一個子弟,做父母的要特別謹慎、特別小心來教育他們。如果這一條最基本的,我們沒有辦法把他教育好,將來就很難培養出良好的這種人格。為什麼?犯錯不能接受教誨,犯錯不能改進,這個孩子怎麼教導?所以我們做父母的,對於子女的管教,應該要特別的注意。
做子女的,從小我們也要有一種心,父母對我們所說的,我們要專心來聆聽,態度要很誠懇地接納。有很多學生會跟我反映,他說:媽媽很無理,她都這樣嚴格地要求我。我就會告訴他:教不嚴,師之惰;同理,子不教,父之過,母之過。所以媽媽要你好,她才會嚴格教你;老師要你好,才會嚴加督促你。你要曉以大義,他才能知道,原來父母嚴格的督促,完全出於一片慈愛之心。
所以,我們在教育子弟時也要特別的謹慎,從自身做起,才能真正讓子女傚法。家裡如果還有長輩在,做父母的一定也要做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你的子女看到,你同時也能接受爺爺奶奶的教誨,他們哪有不向你學習的?我們看完第二條之後,接下來我們看第三條: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冬則溫」,什麼意思?「溫」就是溫暖的意思。「夏則凊」,凊就是涼爽的意思。此地就是指子女漸漸稍微長大的時候,對父母應該盡的這種孝心,到底應該從哪裡開始做?就是從關懷父母的起居開始。此地只有講冬還有夏,春、秋也一樣。因為冬天比較寒冷,夏天比較炎熱,父母在照顧方面會比較費心。所以此地所指的冬跟夏,並不是春、秋都不管。我們曉得年紀大的人他很怕寒冷,所以冬天在家裡,對父母就要特別的照顧,不要讓他晚上睡不好,要暖和,讓他睡得安穩。現在藉著高科技的產品,我們有空調,所以父母在起居方面就方便多了。夏天讓父母睡得很舒爽,很涼爽,我們也可以借助冷氣機、電風扇,可以讓父母睡得也是很安適。
「晨則省,昏則定」。就是每天早上要記得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問候,問早安。同時問完早安之後,還要關心一下,昨天睡得好不好?是不是安穩?一切是不是睡得很舒服?這些都是為人子弟在家裡對父母應該有的態度,還有孝敬的這一份心。「晨則省,昏則定」,「省」的意思就是安慰問候的意思。「定」也是如此,也是安慰,讓他的心情覺得很好。為什麼?能看到子女每天來問安,做父母的哪有不高興的!
做父母的,你能帶領自己的子女來向長輩問候,爺爺奶奶看到孫子也過來,他當然會更為開心。我們知道老人家年紀大了,往往會比較孤單,
比較寂寞,每天你能用笑臉來面對長輩,面對父母,父母一定也會很高興。但是我們再看看當今的環境,幾乎老人很少跟子女住在一起,老人有很多都被送到老人院。他們的生活不像古代,古時候有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在歷史上陳日方這一家,他們有十幾代統統居住在一起,完全沒有分家,有七八百口在一起吃飯,我們可以感受到那種溫馨的場面。
但是社會的變遷,使現在的父母往往沒有像以前那麼幸福。所以為人子女者,我們沒有辦法跟父母居住在一起,也要時時刻刻惦記著父母的生活情形,有空應該撥個電話問候父母。假日也應該攜帶自己的子女回去探望,讓父母高興。回到家裡,能為父母下廚做幾道可口的小菜,相信父母會吃得很高興。即使他沒有辦法跟子女生活在一起,也會覺得生活相當的幸福。
古人能做到晨昏定省,我們今人剛好恰恰相反。子女早上大部分都是父母去叫他,父母去問他,你起來了沒?好不好?完全相反。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想像,為什麼時代會變成這樣。所以有很多做父母的,他很感慨子女不孝。為什麼不孝?從小我們就沒有好好教他,所以長大他不孝也是理所當然的。當然我們也看見現代很多職業婦女,孩子一生出來就是保姆帶,保姆帶大了,上學。所以親子關係,母親的責任與古人相比,可以說是天壤之別,這種親子的互動很少很少,子女對你沒有親切感。既然沒有親切感,他又如何來孝敬你?更何況從小又沒有好好地教他,所以長大他不孝,那這個也真的是理所當然。
所以當我們看到古人的孝心,古人的孝行,我們今人看了,雖然我們也深覺現在的環境的確與古人不同,但是我們可以傚法他們的精神。什麼樣的精神?關懷父母的精神不變,體貼父母的精神也不變。如果我們朝這個方向去做,也可以算是孝順了。我們再看: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這裡也講到出門一定要跟雙親稟告。孔老夫子他講「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什麼意思?當父母都在家裡的時候,如果你有事情要出去,一定要向父母稟告,不管你去得遠或者近,也一定要講明你到哪一個地方,好讓父母找你方便。尤其現在的社會環境很複雜,治安也沒有以前的好,所以為人子女一出門就一定要向父母稟明到哪裡,或者說到同學家,到哪一個地方,什麼時候回來,都一定要向父母稟告。為什麼?絕對不能讓父母為我們的行蹤擔心。
「反必面」,回來的時候,也要跟父母報告講明。「面」就是要面見父母,讓父母看到你安全地回來,讓父母得到寬心。
「居有常,業無變」。這個「居」就是居住,居住的地方,「常」就是要固定。我們都曉得,子女長大以後都會到外面工作或者求學,一旦我們在外面已經立業或者成家,我們也要讓父母寬心。我們所居住的地方要讓父母曉得,不要經常變換,讓父母擔心兒女在外頭居無定所,好像到處漂泊流浪一樣。所以為人子女,如果在外面讀書求學,或者經商做事,我們也要讓父母知曉我們居住的地方。
除此之外,「居」就是我們的生活起居。除了要居有常,居住有一個固定的場所之外,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要有規律。有規律地生活,才有健康的身體。如果你不懂得節制,不曉得如何保養自己的身體,生活不正常,也會讓父母為你擔心。這個也是為人子女所應該特別注意的。尤其在現在的社會裡頭,幾乎子女長大之後,都是自己在外居住。在外居住不會照顧自己,那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為什麼?人要懂得會照顧自己,你才有健康的身體、才有良好的精神,你要創業,你要做任何事情,你才有那種體力跟精神。
「業無變」,這個「業」,我們可以說事業、學業,或者說你的工作。我們曉得有很多人心如果不定,工作三兩個月,他就很想再換一個工作,這個都是不對的。學習任何的才藝,或者我們求學的過程,我們也要專注,一門深入。一門深入,我們這一生才有成就。如果沒有定心,不能一門深入,可以說將一事無成。所以古人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這個「法」的意思,就是任何事情的成就,都是你要能忍耐下來;你沒有這個忍的功夫,你就會經常變換。人無定,事業經常更換,父母當然也會為你操心,這個都是為人子女應該要避免的。
我們看到「冬則溫,夏則清」,一直到「居有常,業無變」,也告訴我們長大之後,應該如何來孝養父母。從冬溫夏清、晨昏定省,已經逐漸告訴我們,長大之後,你的方向是應該要如何的孝敬父母。在我們日常生活起居中,也應該懂得如何來照顧自己,生活和事業方面都應該懂得如何來安排規劃,以免讓父母操心。能做到這樣,才算是一位真正的孝子。
今天時間已到,我們就講到第三條,下一堂我們從第四條開始為大家講解。謝謝!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從字面上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事雖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無論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為」,這個「擅」就是隨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說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經過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說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裡,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樣,什麼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間、抽屜翻箱倒櫃,很好奇地都去翻閱它,這些都是不對的。
《中庸》裡頭告訴我們,人要懂得慎獨。什麼叫慎獨?也就是說在沒有人看到的時候,我們內心也要很恭敬,絕對不可以隨心所欲,自己想要怎麼做就擅自去做。曾子說「十目所視,十手所指」,這個意思也是告訴我們,人要經常懷有這種警戒之心,即使沒有人看到,或者在沒有人的地方,這種獨處的時候也要很謹慎。
孔子也說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也在告訴我們,一個人對自己要能有所節制,同時也要懂得尊敬別人;你能尊敬別人,別人才有可能尊敬你。我們在公共場所,或者在一些很多人聚集的地方,也可以看到一些小朋友或者一些大人,沒有經過同意,因為好奇心的驅使,往往會不自禁地東摸西摸,這些都是犯了事雖小而擅為的情形。
所以這裡告訴我們,凡是沒有經過同意的一些事情,我們都不可以擅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為什麼?你去做了以後,有可能就闖了大禍。有一些人他非常的好奇,看到電鈴,看到這個按鈴,或者有按鈕,他隨便一按,結果就闖出了大禍,這都有可能。或者小朋友不曉得,在家裡隨便亂開瓦斯,或者電器的開關,這些也都非常的危險。所以從小在家裡,為人父母的就要告誡小孩,凡是不能做的、沒有經過同意的,都不可以隨便好奇,然後就去做它、去摸它、去碰它,這些不但很危險,同時也是不禮貌的。
我們再看下一句,「苟擅為,子道虧」。事情儘管是這麼小,但是不能做。萬一你去做,這個「苟」就是假使,假使你去做它。「子道虧」,就是有損為人子女的品德。「虧」,就是指缺陷、不完美。我們的人品,每一個人都希望他的道德非常的高尚。為人父母的更期望他的子女都是很優秀的,不但品學兼優,課業要好,在他的品德方面,也是要非常優秀的。所以做任何事情,我們無論大小,凡是沒有經過同意,都不可以擅自去做它;去做了它,就會讓父母感到難過,也有損我們為人子女的品德。我們再看底下:

【物雖小,勿私藏。】
這裡也講到所有的物品,雖然很小,可能是一顆糖果,但是不該你吃、不該你用的,你統統不可以私自把它藏匿,變成己有。這裡也特別告訴我們,凡是不應該拿的,不是屬於你自己的,應該徵求別人的同意;經過同意之後,你才可以拿。如果沒有經過同意,你就私自把它隱藏起來,那就等於是小偷一樣,這些也是有損我們品德的。所以:

【苟私藏,親心傷。】
如果你擅自把它藏匿起來,就是你擅自把它偷偷地佔為己有,都是品德上很重大的瑕疵。所以會讓父母親感到傷心難過,他會難過你為什麼要犯這樣的過失。因為小偷這個名,實在是很難聽,犯這樣的行為會讓父母蒙羞,感到是一種羞恥。所以為人子女的,從小我們在家裡,凡事應該請示媽媽,哪些可以用,才可以動手去用;哪些不能用,就不應該去碰它。哪些可以拿來自己用,自己使用都要經過同意,如果沒有經過同意,就等於是小偷一樣,這樣做對品德就有很大的傷害。尤其在學校或者沒有人見到的地方,東西很多,你很想要,你私自把它佔為己有,這樣也是不對的,這樣還是犯了這種偷盜的錯誤。所以為人父母的,從小我們就應該注意自己的子弟,經常要查看他們的書包,是不是有多出一些文具,或者多出一些用品。如果發覺他的書包裡頭,或者口袋當中,有不明來路的東西,為人父母的一定要特別的注意,說不定小孩的手已經做出了不乾淨的行為。所以,從小我們在這方面要特別的謹慎注意。請看第五條: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這一條也告訴我們,為人子女應該如何關心體貼父母。我們都曉得有時候父母年紀大了,他所需求的,他不方便自己出去買,或者他不好意思開口,為人子女的這個時候應該要善察親意。譬如說看到母親什麼東西比較缺乏,我們應該要主動地為她補充。母親喜歡吃好吃的,她經常喜歡吃的食物,我們也要盡到孝心,經常滿足她的願望,希望她能吃到她想要吃的。尤其是年紀大的人,可能胃口差一點,如果我們可以經常關心體貼他,雙親也一定會非常的高興。如果我們能用這樣的方式來告訴自己的子女,將來他們長大,我們年紀大的時候,他也會記住當時母親(父母)是怎樣來孝敬爺爺、奶奶的。
所以「親所好,力為具」,這個「好」就是喜好,他們的嗜好。「力」就是要盡心盡力,「具」就是要為他準備。所以母親或者父親或者長輩,他們有任何的需求,為人子女的要盡心盡力為他去準備。如果你現在還是一個很小的小學生,父母最喜歡的無非是你的功課要很好,自己的作業要自己努力去做;應該學的,也應該努力去學習。我想父母在你幼小的時候,一定最希望你能在功課上好好的努力,這個時候你也應該要盡心盡力在你的課業上努力,讓父母得到歡喜。
「親所惡,謹為去」。這個「惡」就是不喜歡、討厭的、厭棄的。「謹」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謹慎地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為他去除掉。譬如說父母不喜歡的東西,我們應該盡量把它去除。父母見到我們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習慣,自己應該要趕快改正過來,讓父母能得到歡心。
這個「惡」,它還有其他的解釋,譬如說父母不想見到的人,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要幫他支開。所以這個好跟惡,完完全全要看子女平常與父母相處的時候,要仔細地去觀察父母心裡所想要的。如果你能體貼父母,他一定能得到寬心。我們再看下一句:

【身有傷,貽親憂。】
「傷」就是身體有受傷,或者有病痛。「貽親憂」,「貽」就是遺留,會讓父母牽腸掛肚,「憂」就是掛心。我們想一想,從小到大,當我們身體受到傷害或者病痛的時候,最擔心的莫過於父母。他們會憂心,憂心我們的身體是不是沒有辦法好轉。我們能有這樣體會父母關心我們、照顧我們的那一份心情,我們就懂得愛護、照顧自己的身體,免得讓父母為我們操心。
子女長大之後,我們在外面結交朋友,更要特別的小心。結交不好的朋友,如果有不好的習慣,也會讓父母傷心。為什麼?如果年長之後,你在外面,如果你不懂得處理你的感情,你因為心情不好,你受到創傷,父母也會為你擔憂。所以一個人從小到大,可以說父母無時無刻不在關心我們,所以我們也要懂得如何來照顧自己,這樣才是孝順的表現。如果不懂得照顧自己,長大之後還讓父母操心,那也是不應該。
如果我們現在年紀很小,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衣食,自己的穿著。冬天、夏天添加衣服、減少衣服,我們都要特別的注意。還有我們的飲食習慣也要特別注意,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在日常生活當中,為人子女都要特別的注意,千萬不要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讓父母為我們擔心。

【德有傷,貽親羞。】
這一句是說父母他們最大的期望,無非將來小孩在社會上能有成就。不但有成就,也希望所有的子弟都能成聖成賢,那是父母最期望不過的。假使我們不能做到如此,反而還有品德上面的瑕疵,一定會讓父母非常的傷心,非常的難過。為什麼?從小我們在父母這麼辛苦養育之下,才能長大成人。我們如果不懂得珍愛自己,沒有報恩的心不打緊,還讓我們的品德有瑕疵。這個品德有瑕疵,就是什麼?譬如說在外面跟同學打架,就是你品德有瑕疵;在外面逗留,晚上不回家,也是你品德有瑕疵。為什麼?那麼晚了還在外面遊蕩,肯定沒有好事;年紀輕輕就跟人喝酒,這也不是好事,這些都是品德有瑕疵。或者賭博、打電動,輸了很多錢,這些都是品德上有很嚴重的瑕疵。所徒留的只有讓父母感到傷心難過而已。
《詩經·蓼莪篇》裡頭提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這裡就在讚歎父母生我們,養育我們,的確是非常的辛苦。我們有今天健全的身體,我們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哪一樣不是父母恩賜給我們的?所以我們想到這裡,我們就應該要想到飲水思源,我們從哪裡來的。我們一定要想到父母,看他們年紀大了,我們有能力應該要盡到子女的孝道,在品德上面更不應該有瑕疵讓父母蒙羞。古人講到孝順這個最高的境界,他能光耀門楣。如果今天我們不能光耀門楣,起碼我們要做一個好人,千萬不能讓我們的品德有缺陷,徒讓父母傷心,這是很不應該的。我們再看底下: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這裡也提到了,雙親從小就這麼愛護我,我孝順理所當然,是天經地義之事,怎麼可以不孝!如果我今天不孝敬我的父母,將來我的後代,同理也是不會孝敬我,想想人可不能像人家所說的「衣冠禽獸」。人為什麼稱為萬物之靈?就是因為我們有仁慈之心。有仁慈之心的人,一定會孝養他的父母。
「親憎我,孝方賢」。「憎」就是討厭。即使雙親不喜歡我,討厭我,我還能恪盡子女的孝道,這個「孝」才稱為賢。「賢」是圓滿的意思。歷史上有很有名的孝順的故事,我們都聽過虞舜,他的父母對他不好,可是他還能順親意,順母意。即使後母對他相當的不好,甚至都要害他,但是舜都能順從,逆來順受,最後感化他的父母。這一則故事也告訴我們,即使我們跟父母親的緣分沒有那麼好,但是我們也要想辦法讓父母能改變。為人子女,雖然辛苦一點,但是至誠可以感通。如果是發自內心真誠的孝心,肯定可以感動父母的。所以,最後這裡也提到了,父母親這麼愛我,我們同樣用父母親愛我們的心,也能來愛我們的父母。這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這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不分年齡老少,不分大小,我們都可以做到的。
在歷史上,有一個叫陸績的小朋友,他有一次跟他的父親去做客,小小的年紀才六歲,主人招待他吃了橘子。他看到主人還有剩餘,所以就把這個橘子藏了兩個,放在他的袖子裡頭。回家的時候,拜別了主人,跪拜禮謝主人,這個橘子就掉下來。主人就笑他說:你這麼貪吃!可是這個小朋友就跟主人講:因為我母親她很喜歡吃這樣的橘子。所以趁主人不在的時候,他就拿了兩個,想要帶回去給母親吃。雖然這是不好的行為,但是他想到母親。因為他想到母親平常對他的愛護,現在看到母親喜歡吃的東西,他沒有忘記母親,所以他就順手多帶了兩個,放在這個袖子裡頭。由此可知,孝順不分貧賤,不分年齡,只要你懂得讓父母高興,你能體貼父母。你能讓父母得到歡喜,你就是孝順。
「親憎我,孝方賢」,雖然有一點困難,但是在歷史上我們看到這麼動人的故事,也說明,人本性還都是善良的。即使父母對我有不善之處,只要我們肯用心,肯定可以感化父母對我們這個態度的轉變。所以孝順不是困難,孝順也不是掛在嘴上,一定要落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接下來我們再看下一則,請看第六條: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這裡就講到在家裡,假使父母親有過失、有不對,為人子女要基於盡孝,我們也要勸父母不可以這樣做。但是在勸勉父母的時候,這個「諫」就是勸諫。在勸諫父母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我們的神情,我們的表態,是不是很尊重?是不是很客氣?是不是我們的臉色也和顏悅色這樣來勸勉?「親有過」,這個「過」的意思就是有過失,或者有不當的這種行為。諫就是勸勉的意思,勸解的意思。
「使」就是使他能更正,或者能及時停止。我們曉得,這種事情相當難為。可是我們看到也有一些不是的父母,譬如說染上惡習,好飲酒,或者沉迷賭博,這時為人子女的要來勸解、勸諫,也要特別注意我們的態度、舉止。古人說,如果勸勉三次之後,這裡就有講: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這裡就講到,如果我們和顏悅色地勸諫父母讓他能及時更改,或者能停止。萬一父母不能接受,「諫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悅復諫」,我們可以委婉地再勸諫。古人告訴我們,如果勸諫三次之後,可能會覺得很難過,很傷心。說不定我們第四次勸諫的時候,就會「號泣隨」,就會覺得很傷心、很難過,為什麼父母不能接受我這樣的建議?所以難免會傷心、會落淚,「號泣隨」。
如果這樣父母還不能接納,「撻無怨」,這個時候如果父母惱羞成怒或者他不願意聽到我們這樣勸他,即使被打了,也不應該有所怨恨。在此地,我們也要特別注意到,一個人如果發怒的時候,往往出手的力量非常的大,所以沒有辦法節制。因此,假使有被打的時候,我們也要衡量當時的情景,應該要躲避的時候,我們也要趕快離開現場。
像歷史上很有名的曾子,因為有一次他的父親覺得他有過失,於是當時就拿著手上的杖,就是一根木頭,就打他。結果一打,大概是打中了要害,曾子就昏迷了。孔老夫子針對這一件事情,他就說是曾子的錯。為什麼?你昏迷了,萬一你死了,你不是害了父親殺人的罪名嗎?所以我們在此要特別的注意。
歷史上還有一個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唐太宗,當他年紀很輕的時候,他隨著父親李淵到處平定,當時因為天下很亂,所以他就陪著父親一起打仗。在當時父親有一個決策,就是連夜拔營要攻打另外一個地方。當時還沒有當皇帝,李世民就跟他說:這樣做的話,我們可能沒有辦法成功,因為可能後面有埋伏,前面不但不能得到勝利,可能後面又被圍剿,反而不利我軍。當時唐高祖(也就是他的父親),他不採納。三次之後,他仍不採納。
眼見明天父親整個軍隊就要拔營了,這個時候,唐太宗就在這個帳篷外面號啕大哭,哭得非常傷心。為什麼很傷心?他知道父親這個舉動是錯誤的,從整個局勢來看,唐太宗已經看出他相當的危險。李淵在帳篷裡頭,突然聽到外面有很大的哭聲,而且哭得非常的傷心,所以就走出去看。看了之後,他才曉得他的兒子在那裡哭泣,於是他就問他是什麼原因。唐太宗這個時候就做最後一次的勸解,說他為什麼哭泣的原因。他希望能阻止父親的這一項軍事行動,但是父親不能採納,他非常的傷心,非常的難過,就在那裡唉聲歎氣。他的父親看到兒子這麼傷心,他所分析的道理又這麼的中肯,就及時停止這項軍事行動。後來唐高祖跟他兒子太宗,終於平定各地的這些賊寇,奠定了唐朝的基業。
由此可知,當我們對父母有所勸解的時候,首先應該注意我們的態度,我們不能義正詞嚴,這種臉色很凝重,或者好像是很有正義,然後那種臉色好像是以大來說服小,這樣是完全不對的。所以晚輩如何用和顏悅色,還有委婉的神情來告訴長輩,來為他們建議、分析。千萬不可以大人的這種角色,用訓勉的話來對待父母,父母肯定不能接受。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交談都希望對方能尊重。最先的接觸一定是看到你的臉色,如果你的臉色很難看,表情非常的嚴肅,而且是一派指責的言語,肯定沒有辦法讓對方接受。更何況此地所講的是父母有過失的時候,當然我們如果碰到這種事情,為人子女的應該要三思,而且也要掌握時機。時機的掌握也是非常的重要,因為時機不對,我們所說的話不但別人不能接受,父母更不能接受。
所以在這一條裡,我們應該要特別注意,為人父母,我們讀到這一條,也更應該警誡自己,經常反省自己有無過失。有不良的習慣,我們要及時把它改正;不能一時戒掉,我們也要慢慢地來戒除,這樣才能做好榜樣讓子女傚法。接下來我們再看第七條: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第七條就是告訴我們當父母生病的時候,為人子女應該怎麼樣來侍奉湯藥。我們曉得在過去,這個藥幾乎都是水藥,剛煮起來的湯藥一定非常的燙。我們要端給父母的話,要特別注意它的溫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燙到父母。所以在古者,他往往會倒一點點,然後喝喝看,舀一小瓢試試看,它是不是溫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對父母的侍奉,可以說是無微不至。
「晝夜侍,不離床」。晝就是白天,夜晚都侍候在旁,不離開床邊。為什麼要做到這樣?我們曉得父母養我們,這樣的恩德非常大。我們想想小時候,父母照顧我們,當我們會走路,他怕我們跌倒;當我們生病的時候,他半夜不曉得要看我們幾次,摸了我們的額頭,一摸再摸,怕我們發燒。隨時隨地都在關心我們,體貼我們。這個時候父母年紀已經大了,他們生病了,身體不好了,正是我們回饋的時候,所以說「藥先嘗」,應該的。「晝夜侍,不離床」,也是應當的。
我們現在醫藥發達,現在父母吃藥就方便多了,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要按時讓父母服藥。這個時間我們要經常注意,不可以服錯藥,就是照顧的時候不可以服錯藥,一定要特別的注意。尤其病情危急的時候,更應該守在床邊,稍微的閃失,都有可能使父母病情惡化。所以在照顧年老的父母,這個時候為人子女應該要很細心很仔細的來服侍。能讓父母在晚年的時候,得到好好的照料,不但是父母所期望的,同時為人子女有這樣的機會為父母盡孝,我們也應該要好好珍惜這一段因緣,一定要盡心盡力侍奉自己的雙親。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之後,這時候如果辦喪事,我們也一定要盡孝,盡到為人子女所應該盡的這些禮節。禮節,不在於鋪張,不在於浪費。如果父母有信仰,我們應該要用他所信仰、他所期待的這個喪事來為他辦理。佛教徒有佛教徒的儀規,基督教、天主教也有他們不同的彌撒禱告,我們在送走父母最後的這個喪事,也要讓父母感受到我們對他的尊敬與追思。
所以,「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尤其古人都有守喪三年的美德。為什麼要守喪三年?因為在過去,父母養育子女,他們哺乳都有三年,為人子女在父母過世守喪三年,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在以前,經常孝子就會在墳墓的旁邊築一個圍廬,就在那裡居住。
歷史上有很有名的王裒泣墓。在晉朝的時候,有一個叫王裒的人,他的母親生前很怕打雷。母親過世的時候,他就在墓旁邊築一個小屋,就在那裡居住。每一次碰到風雨交加又是打雷的時候,王裒都會跑去墓前,跟母親呼叫著說:媽媽!你不要難過,你不要害怕,你的兒子就在這裡。他經常在打雷的時候,下雨的時候,在墓前安慰自己的母親。
由此可知,每一個人都有孝心,只是我們在現在這樣的大時代環境裡頭,很少人提到孝道。但是當我們看到古人盡孝的表現,我們也會深深地感受到,父母的確對我們的恩德非常大。王裒這樣的故事,也可以給後人很大的啟發,是值得我們傚法的。傚法他的精神,對父母那樣的追思,那樣的仰慕,即使母親過世了,他還念念不忘母親最怕的是什麼。
所以盡孝,不在一時,也不止三年,有道是孝子終身仰慕父母。所以「喪三年,常悲咽」,只是形容父母剛過世的時候,我們因為思念他,經常不自禁地眼淚會涔涔下來,這也是為人子女所經常有的。如果有的父母已經過世,即使已經多年,我們想到當年父母跟我們在一起的這種情形,也不免會傷心落淚。
「居處變,酒肉絕」。這裡就提到當我們面對家裡有過世父母,生活應該要簡樸,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茹素,那是最好不過的,為父母祈禱。在這個時候,我們想到平常父母跟我們一道吃飯,此刻一個位子空著,我們看到這種景象,往往是吃不下食物。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深信有很多人也無心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當我們守孝的期間,應該要遵從古人的禮節。我們的飲食、我們的日常生活都要特別的節儉,可以說是對父母的一種哀悼。雖然我們現在物質環境這麼好,但是在這一段時間之內,我們也可以讓父母的錢財遺留人間,替他佈施或者做有意義的事情,也是非常好的,也是一種盡孝的表現。我們再看底下: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這裡就提到辦喪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盡到禮節,不可以隨便。但是這個禮節並不是很鋪張,很浪費,應該要莊嚴肅穆。在莊嚴肅穆當中,我們也要樹立良好的典範。什麼典範?我們也看到一般民間的這種喪禮很鋪張,完全是做給別人看的,這個不是真正的孝道,反而是一種浪費。所以,我們在辦喪事的時候,也應該以莊重肅穆為主。每一個人、每一個子女,或者晚輩,能在此刻,能有孝思追念之心,而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形式的喪禮不是真正的盡到禮節,發自內心才是真正的禮節。
「祭盡誠」,這裡「祭」所指的是祭拜的時候要真誠。我們祭拜祖先,或者祭拜剛過世的父母,要有怎樣的心?要有他彷彿就在我們旁邊這樣的心。所以,我們不可以好像我有拜一下,我有祭祀這樣就好。我們說「祭神如神在」,雖然他們已經遠離了我們,但是我們在祭拜他,就好像我們呼請他回來一樣,這樣的親切,讓父母在天之靈也能得到寬慰。為人父母的,你能這樣做給你的子女看,讓他也能瞭解什麼叫對父母的一種禮敬。
古人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人能感恩祖先,能感恩過世的父母,這樣我們就不敢胡作非為,我們有父母在,我們有祖先在,我們不敢貽羞祖先,我們不敢丟自己祖先的臉。所以,我們祭拜的時候,能用這樣的心,很誠敬,好像他們就在我們週遭,跟我們在一起,這樣的祭拜才有意義。
「事死者,如事生」。這個也就是剛剛所講的,祭拜的時候要把過去的人,雖然他已經遠離我們了,但是也應該像他還在我們身旁一樣。過去捨姐曾經住在末學家裡有幾年,她過世後,我們吃飯的時候、喝茶的時候,都不忘擺一副碗筷、擺一個茶杯在旁邊,也請她隨時隨地都回來與我們團聚。為什麼要這樣?我們這個感覺,就是她永遠都在我們身旁。雖然她已經不在,不跟我們生活在一起,但是我覺得她的精神就常在左右。
所以追思父母,不一定是形式,經常能想到父母他所教育我們,他所指導我們,所教誨的種種言行,或者其他這個很有道理的情形,我們都要牢記在心裡。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因為我們要秉承父母所教我們的,能一代傳一代,這樣才不辜負父母的養育之恩,也才不辜負古人為什麼要立教垂范於後世。
為什麼要教我們孝?為什麼要教我們悌?因為沒有這些基礎的話,我們又如何能做人?所以,最基礎的應該從「入則孝」,在家裡這麼幼小的時候,就應該好好學習如何孝養父母。做父母的也更應該好好把握時間,在他們三歲到七歲入學的年齡當中,不要任意放棄這一段寶貴的時光;這一段時光他們沒有好好建立這種家庭教育,實在是非常的可惜。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