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凌虛台記
蘇軾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選
蘇軾 凌虛台記
【原文】
國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於扶風。以至近求最高,其勢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嘗知有山焉。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事理有不當然者。此凌虛之所為築也。
方其未築也,太守陳公,杖屨逍遙於其下。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者,纍纍如人之旅行於牆外而見其髻也。曰:「是必有異。」使工鑿其前為方池,以其土築台,高出於屋之危而止。然後人之至於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為山之踴躍奮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虛。」以告其從事蘇軾,而求文以為記。
軾復於公曰:「物之廢興成敗,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1,狐虺之所竄伏2。方是時,豈知有凌虛台耶?廢興成毀,相尋於無窮,則台之復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嘗試與公登台而望,其東則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也,而其北則隋之仁壽、唐之九成也。計其一時之盛,宏傑詭麗,堅固而不可動者,豈特百倍於台而已哉!然而數世之後,欲求其彷彿,而破瓦頹垣,無復存者,即已化為禾黍荊棘丘圩隴畝矣,而況於此台歟!夫台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於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而或者欲以誇世而自足,則過矣。蓋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既已言於公,退而為之記。
【註釋】
1翳:遮蓋。
2虺(huǐ):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
【譯文】
州城建造在終南山下,住在城裡的人似乎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喝茶吃飯等,和山的聯繫多一些。州城四面的山,沒有高過終南山的,而城市靠著終南山的,沒有比扶風(指鳳翔府治所,在今陝西鳳翔)更近的。以最近的去眺望最高的,一般來說,是一定能夠做到的。但是太守居住在扶風,卻不曾知道眼前還有座終南山。這雖然與治理政事的好壞沒有什麼關聯,但從事理上來說卻是不應該的。這就是建造凌虛台的原因。
在還沒有築台的時候,太守陳希亮公拄著手杖在它下面自由自在地散步,突然看見樹林上面露出一些山峰的影子,一個接一個的就像人行走在牆外只能看到他的髮髻那樣,便說:「這裡一定有奇異的景致。」便派人在前邊挖了一口方正的池塘,用挖出的土築起一座檯子,檯子的高度只稍稍高過人家的屋簷。這樣,人走在台上,恍惚之間忽略了檯子的高度,卻認為山峰是突然騰躍上來的。陳公說:「這個台應該起名為凌虛。」就把這個意思告訴給他的屬官蘇軾,要他寫篇文章記下來。
蘇軾又對陳公說:「一座建築物的荒廢與興起,完成與毀敗,是不能夠預料的。過去,這裡的荒草野田,是霜雪雨露覆蓋遮蔽、狐狸毒蛇潛來竄去的地方。那時,哪裡能料到會有座凌虛台呢?破敗與興起,完成與毀敗,是相互循環無窮無盡的,那麼凌虛台是否又會變遷為荒草野田,都是不能預料的。我曾經試著和您登台眺望,東邊是秦穆公所建的祈年宮、橐泉宮,南邊是漢武帝建造的長楊宮、五柞宮,北邊是隋文帝建造的仁壽宮、唐太宗建造的九成宮。估計這些盛極一時的建築物,它們的宏偉、傑出、奇異和壯麗,以及堅固到不可動搖的程度,何至超過這個檯子的一百倍呢!然而經過幾代之後,想要尋求它們的大概形狀,卻連破瓦斷牆也不復存在了,即已化為禾苗雜草土丘田地了,更何況這個檯子呢!檯子且不能依靠什麼得以長久存在,何況人事方面的得與失忽去忽來呢?倘若有人想通過這個檯子在世上誇耀而自滿就錯了。因為世上有可以依靠的,但不在於檯子的存在與消亡啊。」
我把這些話說給陳公後,退下來就寫了這篇文章。
【評析】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蘇軾任鳳翔府簽書判官。太守陳希亮於後圃築土台,自名「凌虛台」,請蘇軾寫了這篇題記。文章記敘了土台的修建和命名過程,並引古證今,大發感慨,從人事萬物變化無常的感歎中,批判了稍有所得便「誇世而自足」的作風,鼓勵人們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東西。文章寓理深刻,委婉含蓄,讀來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