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秋又至,中秋節也隨之而來。
又是一家人久違的重逢,滿桌的菜酒佳餚,斑斕五彩,卻始終少了一隻碗,一個人。在外求學的我有多久沒親身過這味道與氛圍,道不清是熟悉還是陌生。如今街道是水泥大道,街上車水馬龍,紅瓦白牆的小樓鱗次櫛比,路邊的排排靜木更給這個中秋平添幾分靜謐。相比後院那間雜草橫生的小舍,顯得與當今這盛景格格不入。
那座破舊不堪的瓦礫小舍便是爺爺生前所居住的屋子。門前木梨樹旁那張爺爺的躺椅,鋪滿了灰塵,縫裡的青苔也襯得十分老舊,像是站在紅塵邊緣的爺爺,一碰就倒。簷角的那一系風鈴,沒了從前鮮艷的青藍,褪變成了腐朽。那把銹跡斑斑的古銅鎖,還是靜靜地鎖在那裡,像是在為爺爺把守這衰舊的小屋,付出自己的一份力。每當看到此番場景,總會覺得爺爺就在這張躺椅上,手持葵扇,眉眼帶笑地給我講老年代那些時價兩三錢,牛鬼又蛇神的故事。這間小屋,我雖忘記了裡面的陳設,但與爺爺的點滴,卻歷歷在目。
有一次,我在桌前一字一字誦讀課文時,爺爺便停下忙活,專門搬來一張凳子,坐在旁邊,靜靜地,專注地盯著我,學著我的嘴型,張著嘴卻不出聲,時不時便半站起來,翹首看幾眼他一字不識的文字。
我問起爺爺,爺爺便大笑道:「孩子,你以後可一定要多認識些字,好好學文化,這樣才能幹大事,爺爺沒讀過書,沒幹過啥大事,你爸爸就有文化,你爸爸會認很多字……」
我記得爸爸經常對我說,爺爺大半生貧困潦倒,幾乎沒怎麼讀過書,在那個年代,人們都不曾想過讓自己的孩子出去讀書,但爺爺卻總是對奶奶說:「一定要讓孩子讀上書,不能讓他想咱們這樣受苦了!」而家裡的農活都留給了爺爺奶奶,各種雜活擠出的生活費都留給他的幾個孩子讀書。
我於是問爺爺:「爺爺,爸爸說您一邊為家一邊又撐他們讀書,這樣不累嗎?」
「怎麼不累啊,這麼多活……」爺爺的目光透過窗,仰視著天,那眼裡,飽經滄桑,「能讓你們以後過得好,也值了呀。」
我的心裡感受到陣陣溫暖,爺爺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深明事理,關愛後輩,不辭勞苦,任勞任怨,如果可以,我真想爺爺能再給我講講那種種的牛鬼蛇神的故事,如果可以,我真想誠懇地對爺爺說一句:謝謝您。
中秋這晚,小孩們搖著螢光棒,晚會上的人跳舞的跳舞,唱歌的唱歌,煙火朦朧,燈光璀璨,滿天都是送思寄情的孔明燈,與星星相襯,與月亮相伴,這盛景,您生時又幾曾認真看過,現在,我替您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