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作文參考範文讀後感作文《追尋愛情的真理軌跡》_3000字

  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在英子的長篇隨筆《追問愛情》出版之前,得以先睹為快。讀完作者為作品寫的後記後,我立刻被吸引住了。全稿閱畢,我的心情很不平靜。這部作品的內涵之深、範圍之廣已經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在閱讀這部作品前,我是做夢也不會想到世上居然會有這樣的一部作品,更不會想到這部作品的作者是一個青年女子。

  關於愛情,我和這世上許許多多人一樣,經歷了希望到破滅的過程,最後在心底只留下了幾個疑問: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愛情?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真正的愛情?我們的希望為什麼會破滅?帶著這些疑問,我翻閱了大量有關愛情的書籍,但沒有一本書給我答案。似乎人們都對此諱莫如深,除了對表面現象的描述和空洞的議論,人們一無所知,一無所為,一籌莫展。而流行影視劇中總把愛情神秘化,強調愛情是沒有理由的,沒有原因的,是莫名其妙的。而所有這一切的疑問我都在《追問愛情》一書中找到了答案,雖然這些答案並不是具有最終的意義。

  這是一部追尋愛情真理的書,我們不禁為作者深邃的思想、廣博的視野所驚歎。在對愛情進行理性思考和探索的領域裡,本書的作者已經站到了一座旁人無法企及的高峰上。顯然,在這個領域,即使是以理性見長的男性也是望而生畏的。更令人驚奇的是,所有最複雜、最深邃的道理和思想都被作者用詩一樣的語言輕而易舉的表達了出來,讀起來絲毫不覺得晦澀難懂。而且書中充滿了具體的有關愛情的事例、故事,還有許多美麗的詩歌,豐富的聯想以及作者靈氣十足的議論,讀者不會覺得枯燥乏味。

  我們的愛情為什麼會破滅?作者在開篇中以兩個具體的真實的愛情故事開始了思考愛情的旅程。這兩個故事反映了兩種愛情破滅的方式,有情人難成眷屬和成了眷屬的有情人不再有情。作者看到“那故事中的人、事、物都被囚禁在一個狹小的時空內,早已失去了真正的自由。”,所以失去自由是愛情破滅的根本原因。在過去的封建社會和解放前,是沒有選擇對象的自由,而在現在人們有了選擇對象的自由後又被自己的慾望所統治而沒有選擇真正愛情的自由。所以作者說“人只有得到真理,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不懂愛情的真理,去編織愛情的童話,當然不會得到真正愛情的幸福。作者認為,還有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就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貧乏的時代和世界,精神在物慾和肉慾的雙重打擊下奄奄一息,使人們看不到痛苦、愛情和死亡的本性。愛情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作者在最後這樣寫到:愛情的本質在於,我們最高的愛情對像不是一個人,而是高於人的神聖永恆的生命,是“上帝”本身,它是一切愛的源泉,只有它才能保證人的愛情,體現愛情的真正價值和意義。這是本書中少有的比較難懂的話,我是這樣理解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愛情是需要理由和原因的,是需要媒介的。我們普通人以為愛情的意義是尋找到一個自己愛且愛自己的異性,並把愛情的全部價值寄托在他(她)的身上,這是錯誤的。愛情的最高對像不是你尋找的那個人,而是人類的一種追求自由和真正幸福的永恆精神。這種精神是人類一切真愛的源泉,是人間一切真、善、美的源泉,作者稱之為“上帝”。我們因為都愛它並以它為媒介而相愛!為什麼要愛它?因為我們只有與它聯繫在一起,心中才會得到真正的愛,才會有愛奉獻給自己的愛人!

  以前的青年人常常為求索人生的意義不得而苦惱,而作者卻從愛情中輕易的發現人生的真諦:愛情已是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了,自由為什麼還在兩者之上?因為自由就是終極的真理,或者說是終極真理的表現形式,是包涵所有小真理的大真理;是真理的基礎和源頭,是真理之真理。而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無法無天,是一切真、善、美的集中體現,是生命的榮耀和彰顯。真正的自由是真的自由,是善的自由,是美的自由。生命正因為有了這樣自由才變的可貴和重要?得到真正的自由,這就是人生的意義、價值和目的。在這裡,我想就作者上面的話進一步展開來談。生命最根本的特徵就是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最大的悲哀和不自由就是它不願死而又不得不死。我們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會遇到無數的打擊、挫折、悲傷和痛苦,但是所有這一切的痛苦都比不上生命的無價值、無意義、無目的的痛苦。生命只有一次,在我們出生之前沒有我們,在我們死亡後不再有我們。如果這唯一的生命是無意義、無價值的,在它死亡後就會永遠被埋沒在歷史的灰塵之下,好像它從來都沒有存在過一樣。這才是生命最大、最深的痛苦,而任何其他的痛苦和它相比就算不了什麼了,其實這也就是痛苦的本質。我們要戰勝這種最大的痛苦,要擁有真正的自由就必須讓自己不死。肉體的死亡是自然規律,不可避免,那麼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的精神不死,靈魂不死;我們必須把自己的生命和一種人類的永恆精神結合起來,才能通過人類文化這一特殊的載體讓自己的精神永存後世。

  在這部作品中不僅體現了作者非凡的天才,而且展現了作者超越常人的熱情。這是一部燃燒著作者全部青春熱情的作品,充滿了無限的光明、熱量和理想,是人類追求愛情道路上的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作者在第一篇中論述積極和消極的悲劇中這樣寫到:羅密歐和朱麗葉,梁山伯和祝英台,他們的悲劇是積極的。他們為了愛情的美付出生命的真。一次美的毀滅可以喚醒千千萬萬的靈魂,可以讓更多的人明白生的意義、愛的價值以及自由的可貴。這才是可歌可泣,叫人悲而不傷、哀而不怨的有價值的悲劇。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的又豈止是人性的尊嚴、生命的威儀、真理的力量??人類的歷史正是由許許多多壯麗輝煌、為愛情、為真理而不畏強暴、不惜犧牲的悲劇寫成的,它們在通往光明的道路上豎起了一座座莊嚴的紀念碑。除了艾米莉·勃朗特,我從未在其他任何一個女性身上發現能和本書作者生命中所具有的非凡熱情和健全的理性相媲美的。這部作品最大的魅力就在於熱烈、充沛的感情和深邃思想的完美結合。如果拿艾氏和作者對比,就會發現作者已經在愛情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上對艾米莉有所超越,而且作者對於人類及愛情的前途不像艾氏那麼悲觀。我無法估量這本書對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和作用。多少年來,在追求愛情真理的歷程中,我像一葉在黑暗大海上航行的孤舟,看不到一線光明,也不知何處是岸,幾乎失去了希望。只有在這部作品中,我才像一個漂泊多年的遊子終於回到故鄉,終於找到了歸宿。我將終身與它相伴相隨。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幾乎涉及了與愛情有關的各個方面,如愛情和人生,愛情和婚姻,愛情和家庭,愛情和文學,愛情和性,愛情和金錢,愛情的中外歷史發展等等,充分體現了作者無比廣闊的視野。在這些領域中,作者都有自己獨到、深刻的探索和思考,整個作品中無處不閃現作者天才般的思想火花。試舉一列,在談到愛情和家的關係中,作者這樣寫到:從本質上說,只有將生命、愛情、自由這三者結合起來,才能組成一個真正的存在意義上的家,一個屬於靈魂的永恆的家。

  最後談一點本書的不足,由於它的隨筆性質,缺乏嚴密的邏輯和體系,有些枝節上的觀點存在偏頗之處,少量觀點是值得商酌的。比如,作者在最後一章中說尼采關於超人的思想被希特勒發展成了種族歧視理論,引發了數百萬猶太人被害的災難。這是需要提出疑問的。在我看來,希特勒實際上是歪曲和利用了尼采的哲學思想,絕不是對尼采的繼承和發展。尼采的思想是和猶太人的災難是沒有關係的。但是毫無疑問,這些細枝末節的不足如白玉之微瑕,是不會影響整個作品的價值的。

  叔本華在《論女人》一文中斷言:女性對藝術和真理沒有真正的熱愛,所以是低等的人。我想,如果他能讀到英子的這部作品,就會發現自己完全錯了。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