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作文範文(https://fanyi.cool/dse)專稿 未經允許歡迎分享
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但倉廩實衣食足之後,眾皆知榮辱乎?顯然,其不全然也。倉廩實之人繼續搜刮粟米,衣食足之人繼續聚斂衣帛,最後個個撈的腰纏萬貫,而榮辱心卻無處可置。
難道於人來說,知榮辱這門必修課,竟不及如糞土般的身外之物嗎?
縱觀古今,因權勢錢財丟棄榮辱心的例子不勝枚舉。南宋小朝廷受金兵壓迫,搖搖欲墜,而主和派卻主張媾和來保全明日黃花的地位。明魏忠賢發動叛亂,矯詔紛出,殘害忠良,民間生靈塗炭。而現今社會,拉關係,走後門,接完全成了到達高薪強權職位的必不可少的途徑。榮辱心被金錢權勢的私慾吞噬殆盡。人生的著門必修課,就這樣被無情的從基本課程中剔除,留下的全是“拜金主義”、“走後門”、“潛規則”的全然扭曲人性的科目。他們拋棄榮辱心,堂而皇之的籠絡人心,排擠對手,陷害他人,卻還自以為是的誇耀自己是“識時務者為俊傑”的“英雄好漢”。把榮辱出賣,所作所為無非是辱人賤行,其身無非是披著“高尚”的卑鄙之人。如同沉積在澄澈溪水裡的泥沙,看著周圍清冽的溪水,便臆斷自己也如其般清澈空靈,實則不知自己有著骯髒醜陋的本質。豈不悲夫?
那麼,若為軀體醜陋,其心靈也一樣不堪入目嗎?
漢代司馬遷因李陵案牽連獲罪而受到宮刑。同僚覺得他是醜陋的,不再完整的。司馬遷自己也以此為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但他更已不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恥。榮辱心的恥辱感給他以動力,磨滅了恐懼,造就了“千古絕唱”。而對榮耀的追求,光輝了他的人格魅力。伏地而起,勇於超越,堅持不懈,榮與辱極大地拓展了他內心的美與善,並由外在的非凡意志集中地體現出來。榮辱並相依存,辱以悲痛勉勵人,榮以更高的信仰和理想推動人。知榮辱方能高尚,方能窺探內心所缺,拓寬心扉,完善自身,昇華自我。范仲淹以憂己之喜悲為恥,以憂民之多艱為榮,其心之榮辱感由此升騰為國恨民憂,其高尚之心可見一斑。知榮辱之人,耳聰目明,明辨是非,孰輕孰重於其身易明也。
人之知榮辱,為人生之必修課。榮辱心之於人,亦如水之於游魚之不可或缺也。
吳江市高級中學高三:徐宇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