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四合院,這是大年初四我才聽聞的,也是是我的母親從小長大的地方。
我的母親姓張,抱著她為什麼在陳家長大的疑惑,我們一家在大年初四早早的到達目的地。沿著一小段泥濘的小路,遠瞧見四合院門口的迎春年,我不由加快了腳步。
一行行的彩旗、一圈圈的小燈籠、一列列的桌子映入眼簾,再則向東看是一橫幅:二零一八陳家四合院團年會。我繼續走著,走著,到了台階右側母親的住處。裡面的結構早已「斷壁殘垣」,又看著木牆上還留著當年應許受文革時期影響的幾行字——毛主席宣言,「反對日本帝國侵華主義」。當我現在拿起歷史書時,那一頁頁的歷史有彷彿在她們那是重現。東側是母親祖父母的房間,門是兩開著的,門樑上月一顆五角紅星和印刻的文「明戶三」大字。
每一步都是回憶,每一處都是經典。
人漸漸地多了,幾個人、一群人,有聊不盡的家常。我也聽大姨說道,這院子是曾祖父建於一九零四年。那時的曾祖父些有名氣——一件大衣含一桿煙,有了票子就給母親他們帶好吃的……而這也只是我從長輩們口中瞭解到。
晌午,大家開始張羅拍全家福,必然是長輩優先,依次往下。看著他們的女兒,女婿和晚輩們都主動前去給這些長輩們戴上年費購買的圍巾,又幫著理一理衣領……我不由得感歎「百善孝為先」。當快門按下時即是一瞬,而傳承的不朽的精神意識卻是下一代。
回到家我問母親:「那麼『陳』與『張』有何關係呢?」
「同根同(家)族。」她道。
一顆堅挺的大樹,離不開根基的穩固,而這也正是一個家族的傳承史。根源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