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美麗的家園——清浦坐落在江蘇省淮安市,原名清江浦。他有著令世世代代清浦人自豪的運河文化。
有著「中國運河之都」之稱的江蘇省淮安市,與運河結緣兩千五百年,在歷史上因運河而興,也因運河而衰。而有著六百年歷史的清江浦,是淮安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清江浦,原是水名,到了後來才被後人改為城鎮的名稱。這是與運河文化的變化密切相關。隋朝開鑿大運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附近,因此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而隋唐的大運河在我們今天的淮安市境內即淮安區到淮安區碼頭鎮段,是用的淮河河道。宋代以後,北方的黃河經常氾濫,滾滾的長江水,夾著大批的泥沙向東南方而來,搶奪了淮河河道。這使得今天的淮安市境內即淮安區到淮安區碼頭鎮段的這段河道,難以行舟。於是,明代,永樂年間,漕運總督陳瑄,利用沙河故道,加以疏浚,易其名為清江浦,即今天橫穿主城區的裡運河。並可以更加直接的到達北京,從那時起京杭運河從此疏通。也稱為了南北交通的一大要道。史稱:南船北馬,九省通衢。陳瑄開埠,掀開了清江浦的輝煌歷史。
清江浦的繁榮令人矚目,明代詩人在詩中描寫了「曉日三岔口,連檣集萬艘」的石碼頭情景。每屆漕運,「帆檣如林,百貨山積」。舳舫蔽水,絡繹不絕,江南水手、居民乘船北上往來頻繁。明代漕運,准許運軍附載私貨和旅客,不徵稅收,促進了民間貿易的繁盛。來自全國的商賈,乘船雲集清江浦,呈現「南艘鱗集,商有興販之便」,「四方百貨,信於往時」之勢。明成化年間,貿易集市多處,商業中心已經形成,直接促進了內河航運的發展。
裡運河因運河而生,而運河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也隨之發展。到了清朝,清江浦繼續保持繁榮。乾隆時期,清江浦進入全盛階段,包含清江浦的淮安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東南四都」、「運河沿線四大都市」。這裡文化發達,人才輩出。來往的文人墨客只能眾多,他們都被運河之美所吸引,也為運河留下了許多佳句,也體現了豐富的運河文化。如:
清江浦
【明】方尚祖
高台縱目思悠悠,排泣當年勝跡留。
樹繞淮陰堤外路,風連清口驛前舟。
晴煙暖簇人家集,每挽均輸上國籌。
最是襟喉南北處,關梁日夜駛洪流。
今天的清江浦,為淮安市主城區的一部分,境內有清江浦樓、中洲島、清江閘、淮揚名菜美食街、文廟新天地、花街、牛行街、慈雲寺、大運河文化廣場、都天廟文化街區、周信芳故居、蘇皖邊區政府舊址、楚秀園、清晏園、王瑤卿故居、吳公祠、淮安名人館、淮安戲曲博物館、淮安運河楹聯館、陳潘二公祠等歷史文化景點。
今日的清江浦已恢復了當日的繁華,而今天的大運河文化令人佳傳。
最全的作文範文、優秀作文參考
盡在「dse作文範文(https://fanyi.cool/dse)」
dse作文範文 - https://fanyi.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