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職前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著,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後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發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於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學工作幾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保持心理平衡。
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橋樑,是通向文明的階梯;教育事業是一項激動人心的事業,它為我們提供了實現理想、激發智慧的宏大舞台;為實現師生雙方的生命價值、獲得內在的幸福提供了無限空間。
我們教師肩負著課程改革的歷史重任,新課程的理念要內化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行為,需要漫長的路要走。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將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因此,我們必須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行評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把學校視為學習的場所,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
用新理念提升教學的品質;用新理念重塑教師的行為;用新理念改變學習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