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女排姑娘們風趣地說:“苦是一副靈丹妙藥。我們要強大起來,就得每天吃這副藥。它雖然苦,卻苦盡甜來。花,將在汗水中綻放。”這話說得何等好呀!我們說,任何成功,任何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一個“苦”字,都是用汗水換來的。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一自古流傳至今的名言,激勵多少有志之士,潛心書海,發奮攻讀,為人類做出了有益的貢獻。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用自己的親身實踐,證明了它的正確性。可是,今天卻有人認為學生的學習太艱苦了,應該把“苦”字改為“樂”字、“巧”字,即“學海無涯樂作舟”、“學海無涯巧作舟”。我認為這種說法是很不恰當的,是非常有害的。'
“苦作舟”為什麼不能改成“樂作舟”?學習既然是一艱苦勞動,靠苦學精神才能取得進步,怎能把學習當作一種娛樂,一種遊戲來對待呢?有人說學習是一種有趣的事、愉快的事,那也只有在“辛苦”、“刻苦”、“苦學”之後,取得了進步,取得了成績,才能夠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苦作舟”為什麼不能改成“巧作舟”呢?學習既然是一種艱苦的勞動,需要有老老實實的態度,當然不能有取巧的想法。有人說“巧”是指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當然少不了科學的方法,但有了科學的方法,就可以不下氣力,不下功夫學習嗎?有了好的辦法,仍需要刻苦學習,這樣才能取得更高的效率。試想,僅僅有了好的辦法,而不去刻苦學習,能行嗎?
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這個“苦”字。
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被馬克思稱為“超群的小說家”。他為什麼能取得這麼高的成就呢?據記載,他在20多年裡,一直辛辛苦苦、夜以繼日地工作,每天連續寫作16小時以上,只睡三、四小時。這不是夠苦了嗎!他的巨大成就,是用“刻苦”換來的。
中國女排姑娘們風趣地說:“苦是一副靈丹妙藥。我們要強大起來,就得每天吃這副藥。它雖然苦,卻苦盡甜來。花,將在汗水中綻放。”這話說得何等好呀!我們說,任何成功,任何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一個“苦”字,都是用汗水換來的。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應該把“學海無涯苦作舟”永遠作為我們的座右銘,讓它永遠激勵我們刻苦學習,勤奮學習,在科學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