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日觀看了電影《無問西東》。
這部影片主要是通過四個故事,來講述故事中的五位青年,在不同時代人生道路上的選擇。
故事之一:現代白領青年張震,面對有四個嬰兒的貧困家庭,在幫與不幫中的選擇。到影片最後他還是決定選擇幫。
故事之二:六十年代,三個青年王敏之、陳鵬、李想在人生道路上的選擇。通過他們介入班主任老師與其妻子感情不和這根導火索,而引出一場人生觀與道德觀的碰撞。在這場撕裂的鬥爭中,他們的師母自殺,老師懊悔,王敏佳差點丟了生命,李想在關鍵時刻,為了實現自己去大西北的目標,而放棄了王敏佳。陳鵬在感覺追求王敏佳無果的情況下,選擇了服從學校分配。最後李想為了救同事,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大西北,到死他都在懊悔自己的逃避。而王敏佳在陳鵬的幫助下,終於敢於面對現實,而選擇了主動到大漠中去尋找自己的愛人。陳鵬在王敏佳需要幫助的時候,做了那個無怨無悔給王敏佳托底的人。
故事之三:也是電影最精華的部分,講述了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故事。1937年北平淪陷,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的學子奔向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大。這所存活了8年的最窮的大學,卻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拉瑪峰。故事之三:也是電影最精華的部分,講述了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故事。1937年北平淪陷,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的學子奔向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大。這所存活了8年的最窮的大學,卻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拉瑪峰。
在炮火中,沒有教室,在山洞、溝壑中席地而坐,掛一塊黑板就是教室。瀑雨聲蓋過先生的教書聲,先生在黑板上寫下了"靜聽雨聲"四個字。雨水淋濕了先生、學生的衣服,打濕了先生、學生的頭髮,但沒有一個人離開。
翻來西南聯大的歷史,朱自清吃糙米度日;聞一多靠治印換錢,2年留下1400多方印譜;華羅庚住牛棚;鄧稼先的父親鄧以哲教授叮囑兒子"好好讀書,將來力圖報國"。鄧稼先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為祖國的強大做出了重大貢獻。臨終時他還說:"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的太遠"。 他們的身上具有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是"身處逆境而正義必勝的永不動搖的信念,對國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責任感,支撐了聯大對敬業、求知的追求"。
吳嶺瀾在選擇專業時感到迷茫,梅校長對他說"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最後,他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後找到了答案。
故事之四:面對國家山河破碎,西南聯大的學子們投筆從戎,"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沈光耀在經歷了空襲,經歷了死亡之後,激發了國家情懷,背著母親報名參軍,空投食物給那些忍受飢餓的孩子。在戰場上以微笑面對死亡,在最後關頭,駕機迎頭撞向敵人。 他的原型就是清華學生沈崇海,當沈崇海發現自己的飛機受損,不能返回空軍基地時,他駕機撞向了敵艦。 抗戰時期,有1200名聯大學子投筆從戎,其中14人以身殉國。
影片《無問西東》,表達了一種精神,就像西南聯大校歌中寫的"趕緊學習,趕緊準備,抗戰、建國,都要我們擔當!" 整部電影通過四個故事的相互穿插,和年代的交替,把四個故事中的人物相互關聯起來。就像一部散文詩,形散而神不散。
在講述的這四個故事中,"選擇"始終貫穿在其中,它想表述的就是: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無論是張震,還是沈光耀,還是陳鵬,還是李想,他們都在選擇中追逐著自己的理想,這種理想表現出來的是善良,是國家情懷,是一種責任擔當。 愛你真愛,行你本真,立德立言,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