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如今年輕人在朋友圈屏蔽父母的現象,我認為年輕的人們應自我反省一下。
前幾天朋友小劉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其實只是不想讓父母看到自己發的朋友圈而已。自從父母加了小劉的朋友圈後,就開始極度關注她的一舉一動哪怕有些小情緒發這好玩,他們也要不斷詢問,勸說」小劉如是說。可小劉的父母為什麼如此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呢?
究其根本,其因有二:一是小劉的父母費盡心思加入小劉的朋友圈,主要是因為想瞭解孩子最近的動向,像工作是否順利,與同事相處如何......諸如此類。父母無法從孩子身上直接獲得,而孩子亦不願意和父母溝通總是一味的認為自己長大了,父母無法理解自己,他們也無需知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代溝。
其實的生活中有很多像小劉一樣的人,他們寧願在微信上對著一群可能並不關心自己的人哭訴,玩樂。也不願意與父母談談心。可能是不想讓父母為自己擔心,亦可能是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需要父母了。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在撫養我們的過程中習慣了為我們解決一些事情,而面對像小劉一樣的屏蔽,他們只能盡可能的追上我們的腳步。
原因二是因為父母年紀大了,有的也已經退休了,在家裡頤養天年。身邊的事情越來越少,空餘出的閒餘時間讓他們更加想你。於是將你的開心作為自己的開心,把你的愁苦當做自己的愁苦,從以前把你當做主旋律的生活中無法走出。所以即使你工作了,結婚了,他們依舊把你當做他們的天。天下雨了,他們也落淚,天晴了,他們也笑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所以對於父母的過度關懷,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屏蔽朋友圈裡的父母,而是在生活中多一點與父母的交流平衡好朋友圈內父母與隱私的蹺蹺板既不能傷父母的心,也應有自己的隱私。比如再註冊一個朋友圈,在有父母的朋友圈內多發一些父母給你興趣的東西等。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讓我們今後在生活中多一點與父母的交流,少一些對手機電腦的依賴。有時候我們也需放慢腳步等一等年邁的父母,多一些適時地體諒,這樣我們就會少一些代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