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成為了現時代的標籤,當今講究快速度,什麼都要快。而這,也引起了當代人的思考:是否在教育孩子這方面也要快?
在朗朗父親所寫的《我和朗朗的30年》中有一條這麼寫:讓孩子成長得快一些更快一些。那些是否意味著要讓孩子自小就參加各種補習班,興趣班?是否利用一切時間讓孩子學?於我看來,這有些拔苗助長了。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一直被我奉為真理。因為孩童的成長不應該有太多的壓力,孩子身上有種天性-自由。他們嚮往在藍天之下自由的翱翔,奔跑。過於壓抑,只會讓他們失去了天性。
其實,很多父母說讓他們參加各種興趣班是為了他們的將來著想,避免以後被社會淘汰。這不免有些讓人傻眼,在現今社會,對於特長方面的要求在精不在懂。就如孔子所言:術業有專攻。精通這張技術好比雨露均沾但又略懂的人好吧。況且,每個孩子天生就有一種天賦,而這種天賦往往在孩子兒時玩鬧時有所體現,但如果我們不按照這自然規則,隨意決定孩子的一生,這恐怕難免讓人有些痛苦。
而一些父母的觀念裡,可能中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毒太深,完全不顧孩子的心理感受,說一不二的讓孩子順著他們計劃好的路走,有點像是木偶人啊。梁啟超曾言:學習不必求猛進,像罐頭塞得太多太急,不見得受益。是,時代在追求速度,然,在教育這方面我們卻急不得,畢竟欲速則不達。
可能某些錯誤的觀點認為朗朗教育模式出了這麼一個天才,那麼我們照著做,是否也可以培養出一個朗朗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種行為不為是在浪費時間與精力罷了。
縱觀當今社會,不少90後的辣媽也是有些著急,在某些錯誤觀點的誤導,致使走了不少彎路。在我看來,成長是需要用心去呵護的,幼苗成長成壯樹,也需要每天有人給他澆水,松土,施肥,需要充足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而人亦是如此甚至更為精巧。凡事都要有一個過程,我們需要耐心等待其成長,卻莫拔苗助長,畢竟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