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歷史,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鴻門宴拉開了它的序幕。
這,是一支悲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多年的紛爭最終草草收場。
翻開史書,看到的不是所謂英雄氣概,聽到的不是得勝是興奮的吶喊,撲面而來的,是冷氣,是血腥,寒氣直滲脊骨。
嗜血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項羽,可謂是秦末戰爭中最有英雄模樣的人了,歷代文人不惜筆墨在這位末路英雄身上大下功夫,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司馬遷的“彼可取而代之”,還有淒美的“霸王別姬”的傳說。人們對失敗的項羽的同情,使歷史化為文學而又回歸於歷史,項羽於是成為了英雄氣概,俠骨柔情的天地男兒,可歷史呢,何為事實……
居數月,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谷,泅水殺漢卒十餘萬人。
項王怒,烹周苛,並殺樅公。
以上不過只是史記中所記載項羽所殺害人中很小一部分,可也足以看出其殺人樹木之多,手段之殘忍。或許,當時的人民該慶幸,最終的勝者不是項羽,不是一個狂暴的嗜血之徒。
所謂英雄--真正的英雄應該是什麼樣的?是僅僅擁有足夠的力量就足以為之的嗎?不,在我認為,項羽只是勇士,而劉邦,蕭何,韓信等才算是英雄。
能屈能伸,劉邦躲過鴻門宴之劫,韓信忍住胯下之辱,為了什麼?有朝一日,必會掌握全局,雪恥當初。項羽憾死江邊,只為“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可誰有知道,歷史會不會因為他不同的決定而改寫。
知人善用,蕭何追韓信,劉邦攬賢才。劉邦是幸運的,同時也是智慧的。他的幸運,遇到了數位良臣信將,他的智慧,終使人才為其所用,扭轉局面,得到天下。而項羽,由於他的自負,不知錯過了多少“韓信”,僅一名謀士范增的勸告又每每不聽。孰不知,在鴻門宴散的那一刻,往後那段圖窮匕現的過程已長出了暗紅色的腹稿。
楚漢之爭,是一段血腥的歷史,項羽劉邦,都帶有文人加工過後的痕跡,可無論誰是誰非,勝者王侯敗者寇。縱使我的周圍不曾聽到有人讚美劉邦的功績,責罵項羽的殘暴。可我心裡,依然認為,英雄這個稱號,項羽頂不起,這場戰爭中,他是真正的敗者。而劉邦,我會記住他,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
歷史終究不是浪漫。